作者:龐鶴鳴 著
印張:32.25
開本:16
頁數(shù):502
裝訂:平裝
時間:2018年12月
ISBN 978-7-5177-0901-5
定價:108元
內容簡介:
本書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修身養(yǎng)性进副、心學做了簡要梳理拯腮,揭示了儒釋(禪)道心學之形成计维、發(fā)展、各自特點及其興衰過程榛鼎。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是心學的基本知識(包括《緒論》和第一章《心與心學》)者娱,下篇是中華心學的沿革(包括心學的雛形抡笼、擴展、隆盛黄鳍、沉滯推姻、復蘇共五章),旨在闡明心學對于傳承中華文明以及提高人們文化素養(yǎng)的意義框沟,宣示中華心學源遠流長藏古。
作者簡介:
龐鶴鳴,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特聘教授忍燥,中華心學和氣學研究者和修持者拧晕。近幾年致力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著述,出版有《禪宗證悟理法輯要》《儒家內圣修持輯要》《傳統(tǒng)修身法理》《針灸心法淺談》等梅垄。
編輯推薦:
綜觀中華文化厂捞、心學5000年的歷史可知,心學是傳統(tǒng)文化“內圣外王”的精髓队丝,能為外王事業(yè)的優(yōu)秀品格奠定內在根據(jù)靡馁。它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體生命觀博大精深的理論基礎上,以“法天則地”的尊重自然炭玫、效法自然規(guī)律為方法論奈嘿,以內求諸己、外應于世的手段(方法學)來認識完善自己吞加,以自己本具的“廓然大公”之性指導自己的行動裙犹,以“公義勝私欲”的準則規(guī)范駕馭自我,以融利己于利他人之中的實行來造福人民衔憨,以正義大愛的心態(tài)來戰(zhàn)勝邪惡叶圃。
目錄
上篇 心學基本知識
緒 論
第一節(jié) 開頭語
第二節(jié) 對心學含義的約定表述
一、對心——意識的認識
二践图、對氣學知識與人天整體觀的簡單介紹
三掺冠、內求、頓悟認知簡介
第三節(jié) 從心體修持的心學視角鳥瞰傳統(tǒng)文化內圣學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心學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簡要介紹
一码党、傳統(tǒng)文化治學為何強調要識心體
二德崭、從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理解,看其重要意義
第五節(jié) 本書所取內容揖盘,以儒家心學為主干眉厨,兼取釋、 道心學之成果
一兽狭、緣于儒家內圣學的特點
二憾股、緣于心學的發(fā)展過程
第一章 心與心學
第一節(jié) 心的知識綜述
一鹿蜀、心的名稱略釋
二、心的體服球、用簡介
第二節(jié) 心學綜述
一茴恰、十六字心法推原
二、 心學類別
第三節(jié) 心學的證悟
一斩熊、心學證悟綜述
二往枣、心學證悟歷程與功夫
第四節(jié) 心學證悟的意義
一、對心學開悟的不同看法
二座享、心學證悟修持與傳統(tǒng)文化科學技術成就的關系
三婉商、心學修持(內圣)與外王的關系
下篇 中華心學的沿革
第二章 心學的雛形
第一節(jié) 心學發(fā)端階段(堯至春秋初)
一、堯傳舜的“允執(zhí)厥中”
二渣叛、堯是被世人視為圣人之懿范人物
三丈秩、戰(zhàn)國時文獻對巫的記敘
四、對“心法”踐行的記述
五淳衙、心學的修持有了簡單的軌則
六蘑秽、如何看待三代之“圣治”
第二節(jié) 心學的雛形(春秋中期至秦)
一、對二帝三王的“業(yè)績”有了“內圣外王”的表述
二箫攀、心學之理法肠牲,初具整體輪廓
三、心學雛形之方方面面
四靴跛、 本時期的出土文物
第三章 心學的擴展(西漢至唐)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缀雳、綜述
二、漢代以后的儒學
三梢睛、心學的發(fā)展肥印、演化、分化
第二節(jié) 心學的發(fā)展(西漢至西晉)
一绝葡、 氣論的發(fā)展
二深碱、 心學踐行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心學的深化、歧化(東晉至唐)
一藏畅、簡述
二敷硅、《復性書》簡介
三、簡述《六祖壇經(jīng)》之禪——直指心源愉阎,見性成佛
第四章 心學的隆盛(宋至明代)
第一節(jié) 本時期心學綜述
一绞蹦、氣一元論的形成
二、儒家的心學語系與道統(tǒng)的建立
三榜旦、心學修持——開悟過程體認的深化坦辟、具體化
第二節(jié) 本時期禪宗心學概述
一、本時期禪宗心學簡述
二章办、本時期禪宗心學的成就
第三節(jié) 本時期道教心學概述
一、內丹修持成了本時期道教修煉的主題
二、對各種修煉方法做出了良莠的系統(tǒng)排列
三藕届、本時期道教心學的成就
第四節(jié) 本時期儒家心學
一挪蹭、本時期儒家心學概述
二、本時期儒家心學的成就
第五節(jié) 心學之突顯實學
一休偶、心學的各類修持都要求在實處下功夫
二梁厉、心學修持達成內圣,是外王操持的基礎與保證
三踏兜、心學修持為克成技藝之學奠定基礎
第五章 心學的沉滯期(清代)
第一節(jié) 綜述
一词顾、儒家心學幾被封殺
二、禪宗心學的零落
三碱妆、道家心學的新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本時期儒家心學簡述
一肉盹、清初明遺大儒心學簡述
二、清代儒家心學(本題所述疹尾,限于康熙至道光時期)
三上忍、變法維新運動中的心學觀念的涌現(xiàn)
第三節(jié) 本時期禪宗心學簡述
第四節(jié) 本時期道家心學簡述
一、龍門派第七代律祖王常月(號昆陽)
二纳本、伍沖虛的弟子柳華陽
三窍蓝、著述豐富的劉一明(號悟元子)
四、有所創(chuàng)新的閔小艮
五繁成、主先天混元一氣的黃元吉
第六章 傳統(tǒng)心學的復蘇與現(xiàn)代心學思想的萌發(fā)(辛亥革命以后)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心學的復蘇
一吓笙、道家修持之新貌
二、釋家心學復蘇之新貌
三巾腕、儒家心學的復蘇與現(xiàn)代心學思想的萌現(xiàn)
第二節(jié) 氣學的新生
一面睛、氣學得以“翻身”
二、張岱年先生對氣學的貢獻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心學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