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到孩子心坎里叽赊,才是家長最想看到的結果。
昨天必搞,我和閨蜜帶著孩子小聚必指。
剛一見面,閨蜜就開始抱怨恕洲,說女兒越來越不聽話塔橡,每次自己都強壓怒火講道理,結果她越講女兒越不愿意聽研侣。
還沒吐槽完谱邪,她女兒妞妞就過來說:“媽媽我想吃冰淇淋∈睿”
雖然餐廳里有各種冷飲供應惦银,但閨蜜還是一口拒絕了女兒的要求:“天冷不能吃冰淇淋,對身體不好末誓,媽媽也是為你好扯俱,你可以喝熱牛奶±瑁”
妞妞并不“買賬”迅栅,不依不饒地和媽媽僵持著。
眼看閨蜜就要發(fā)火晴玖,我趕緊對小女孩說:“妞妞读存,阿姨先問你個問題为流,你有沒有拉肚子的時候?”小女孩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轉移让簿,懵懂地朝我點點頭敬察。
“那你還記不記得,拉肚子既難受尔当,又不能吃好吃的莲祸?”我問道。
“對椭迎,我上次都哭了锐帜。”妞妞顯然心有余悸畜号。
我接著說:“媽媽不讓你吃冰淇淋缴阎,就是怕你又像上次那樣難受呀∨担”
妞妞這才恍然大悟药蜻,痛快接受了我的建議,把冰淇淋換成了熱飲料替饿。
閨蜜驚訝地看完全過程语泽,念叨著自家孩子怎么突然這么聽話。我笑著對她說:“你老是說大道理视卢,孩子當然不聽了踱卵。”
很多人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据过,卻沒有意識到:聰明的爸媽惋砂,從來不和孩子講道理。
01
你的道理孩子聽懂了嗎绳锅?
生活中西饵,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家里來客人了,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鳞芙,家長催促道:“快和叔叔阿姨問好眷柔,好孩子要有禮貌≡”
孩子晚上鬧著不肯睡覺驯嘱,家長半是威脅半是勸誡:“早睡早起身體好,小孩子晚睡要長不高的喳坠【掀溃”
飯桌上孩子吃幾口就不吃了,家長拉著孩子說:“誰知盤中餐壕鹉,粒粒皆辛苦剃幌,別浪費糧食聋涨。”
爸媽們脫口而出的大道理负乡,真的能收到預料之中的效果嗎牛郑?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敬鬓,發(fā)脾氣,刻意感動笙各。
多少父母無意之中已經(jīng)把這三個“不應該”做了個遍钉答。
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冬天吃冷飲對身體不好杈抢、與陌生長輩要及時問好数尿、要珍惜糧食不要浪費,這些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惶楼。
但在孩子眼中右蹦,他們不會在乎爸媽舉動背后的深意,只會記得“媽媽不讓我吃我愛吃的冰淇淋”歼捐、“我明明不認識那些叔叔阿姨何陆,爸爸硬要我打招呼”、“我肚子一點都不餓豹储,爸媽卻逼著我吃飯”贷盲。
為什么這種“講道理”對孩子很難起作用?因為孩子的認知水平與成人存在很大差異剥扣。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jīng)提出一個理論营勤,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另伍。
在他們的認知方式中,往往只能從自身出發(fā)看世界,在這個階段玖院,孩子常常以為他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所看到的是一樣的。
所以璧瞬,不是孩子不講道理嗅绸,而是以他們的心智成長程度,還不能適應“講道理”這種說服方式刽锤,甚至根本聽不懂镊尺。
與父母經(jīng)過社會馴化的思維方式不同,孩子的思維方式是發(fā)散的并思、創(chuàng)造性的庐氮,強行將孩子的思維裝進成年人的殼子中,只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宋彼。
02
別讓講道理把孩子越推越遠弄砍。
思想家荀子把教育分為“君子之學”和“小人之學”仙畦。
“君子之學”是從耳朵進來,進入心中音婶,傳遍全身慨畸,影響到行為;而“小人之學”則是從耳朵進來衣式,從嘴巴出去寸士,只走了四寸,所以難以影響到整個人碴卧。
每一段健康的親子關系中弱卡,都少不了雙方溝通和互動,在眾多教育方式中住册,單方面的“講道理”就像是“小人之學”婶博,父母全力說理,孩子無動于衷荧飞。
小S在錄制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時凡人,就上演了“給女兒講道理”的一幕。
當時叹阔,女兒艾莉打來電話挠轴,大意是看上了一件心儀的外套。沒想到小S一接電話就是一通教訓条获。
她一邊告誡女兒以后不要隨便上網(wǎng)忠荞,“知不知道你看上的這個牌子非常有名,而且非常貴”帅掘,一邊很不客氣地說“你要搞清楚委煤,你才十三歲,沒必要穿那么貴的衣服”修档。
作為旁觀者的大S打斷了她的話碧绞,讓艾莉拍一張照片給自己看,看過之后吱窝,還非常捧場地說“這個衣服很好看讥邻,而且可以穿很久”。
小S依然沒有松口院峡,堅持“超過一千塊的不能買”兴使,大S打圓場說,正好艾莉舞蹈比賽得了冠軍照激,這件衣服就作為自己送她的禮物发魄。
幾經(jīng)周折,小S被說服了,發(fā)訊息告訴女兒這個好消息励幼。結果她一邊說汰寓,一邊還不忘教育女兒“你還是要保持節(jié)儉”、“沒有必要買那么貴的衣服”苹粟。
最后就連在一邊的大S都聽不下去了有滑。
從頭到尾,電話那頭的小S女兒都沒有出現(xiàn)嵌削,但我們不難想象這個13歲少女的心情毛好。
從最初的期待,到中間的失望苛秕,再到最后心愿得償卻不得不聽母親“長篇大論”的無奈睛榄。
難怪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說:嘮叨是把小刀子。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父母想帅,一定要謹記五個字:別講大道理。
03
最好的教育啡莉,是從對方的角度說話港准。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溝通方式咧欣,是共情浅缸。
當成年人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有些難題自然會迎刃而解魄咕。
孫儷曾在微博中分享道:
“當孩子有不滿衩椒、憤怒、悲傷的情緒發(fā)生哮兰,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毛萌,不要說教。
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喝滞、支持他阁将、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右遭∽鲋眩”
她的想法,與現(xiàn)代心理學的實踐結果不謀而合窘哈。
研究表明吹榴,想要孩子接受一個觀點,從情緒上入手最容易滚婉,調動孩子主動思考图筹,讓孩子有機會體驗,這樣比強行灌輸?shù)览碛行У枚唷?/p>
前段時間满哪,微博上一則國外搞笑視頻婿斥,就把“共情溝通”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劝篷。
家有14歲女兒想穿超短褲上學,這讓愛女心切的老爸操碎了心民宿。
一味阻止孩子穿超短褲娇妓,顯然沒用;要想講些大道理活鹰,正值青春期的女兒也聽不進去哈恰。
最后,老父親靈機一動志群,直接套上了同款超短褲着绷,還特地到女兒面前秀起了身材。
正當女兒瘋狂大笑時锌云,老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建議荠医,并且強調,如果女兒不改變主意桑涎,自己就干脆穿著超短褲去接她放學彬向。
女兒笑著接受了父親的建議,一次溝通危機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解決了攻冷。
網(wǎng)友紛紛留言:“這樣的老爸也太可愛了娃胆!”“想到家里那位只會板著臉說大道理的老爸,就覺得心塞等曼±锓常”
他沒用滔滔不絕的大道理,也沒一味指責禁谦、強行干涉胁黑,而是讓女兒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到“穿超短褲”的樣子,意識到自身做法的不妥州泊。
這種“攻心為上”的親子溝通别厘,既讓家長實現(xiàn)了初衷,也讓孩子感覺被尊重拥诡,是實實在在的“雙贏”触趴。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這份愛不僅要有理智與規(guī)則渴肉,也要有保護與溫情冗懦。為人父母,生怕孩子行差踏錯的心情可以理解仇祭,但呈現(xiàn)的方式更重要披蕉。
把話說到孩子心坎里,才是家長最想看到的結果。
▽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没讲,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眯娱。
這就是說,要讓孩子明白道理爬凑,不是單單從口頭上“講述”就有用的徙缴。
教條不重要,教養(yǎng)才重要嘁信。
一個理想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樣的于样?
家長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潘靖,孩子明白道理穿剖。
教育是一門需要終身修習的課程。一個溫暖的家庭卦溢,在表達與溝通上一定也是溫暖的糊余。
希望父母能少一些冷冰冰的“講道理”,多一些溫情脈脈的共情與互動单寂。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啄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凄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