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的走道上總是擺放了許多的推薦新書诲侮,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換一批沟绪,保持著有規(guī)律的輪動空猜。那天看到一本小詩集,看看作者的名字也認不出是誰辈毯,但是封面很吸引人漓摩,那么幾朵五顏六色的野花錯落在黑色的背景上,有種安靜和憂傷的詩意腿椎,于是便拿起書來翻翻看。挺有意思的一本小詩集铆隘,不乏精彩的句子南用,作者說自己在Instagram上有賬戶,我順便去看了看肿嘲,在她的網(wǎng)頁上果然貼著同樣的詩歌,也一樣是帶有花朵的配圖筑公,和打字機打出來的那種詩句的字條雳窟,她的名字下面有4位數(shù)的粉絲,我順手點了好幾個贊匣屡,這就是網(wǎng)絡時代封救,我們總是那么容易的有了小感動,而且不用等待捣作,就能同樣快捷地在網(wǎng)絡上表達自己的心情誉结,然后快步轉(zhuǎn)身,尋找新鮮的熱點券躁。
想起看到過的一個小漫畫惩坑,畫面上是一個留著綠色長發(fā)的網(wǎng)紅在快餐店吃漢堡,眼睛時不時地留意著周圍進進出出的路人嘱朽,希望能夠被粉絲認出來怔接,結(jié)果是人人都在看手機搪泳,誰也沒有注意到網(wǎng)紅就在身邊。美女開始想著怎么吸引眼球扼脐,回到家里岸军,她挖空心思地倒立起來吃漢堡,自拍了好多次瓦侮,終于“創(chuàng)作出”喜歡的照片艰赞,立刻上傳分享到社交圈和朋友圈,她的社交賬戶上肚吏,蜂擁而至的陌生人們熱情叫好點贊方妖,她統(tǒng)計了一下3千多個贊,全部來自于陌生人罚攀。而朋友圈應者寥寥党觅,很久都沒有動靜雌澄,于是網(wǎng)紅得出結(jié)論現(xiàn)實中的朋友們冷漠善妒,而網(wǎng)絡上的陌生人才是最熱情可愛的人杯瞻。
我點贊的那位女詩人镐牺,想必看見來自陌生人的點贊也會又驚訝又快樂,但是她身邊的朋友和詩友們魁莉,會不會給她同樣的掌聲睬涧?如果帖子真的好,為什么朋友圈不理不睬旗唁,反倒是陌生人不吝嗇給予贊美呢?
有人將點贊和點評比喻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社交貨幣畦浓,雖然是虛擬的財富,但是每個人的每一次轉(zhuǎn)發(fā)和點贊都會促成社交貨幣的發(fā)行和流通检疫。在虛擬的盛宴中只有少數(shù)人成為了網(wǎng)紅或是大V宅粥,擁有更多的曝光率和支持率,而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只是靠朋友圈維系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或近或遠的人際關系电谣。
每個愛貼朋友圈的人秽梅,用心良苦地貼出狀態(tài),卻又開始了一層焦慮剿牺,誰點贊企垦?誰沒有點贊?為什么我給點過贊的人晒来,卻不肯回報一下我的關注钞诡,我們刷屏,我們焦慮湃崩,希望獲得贊美和稱頌的喜悅荧降,卻又被點贊和跟帖的多寡轉(zhuǎn)化為一種強烈的焦慮。于是為了得到點贊攒读,又跑去被迫性的點贊別人朵诫,期望換取關注,這大概也是朋友圈里的孤獨常態(tài)吧薄扁。
拿我自己來說剪返,有些朋友我天天點贊,完全不管她們說了什么邓梅,說白了也是為了感激我們之間的親密互動的關系脱盲。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可點贊可不點贊的“朋友”,網(wǎng)上的關系是靜默無聲卻又直白清晰的日缨,面對面的交往钱反,礙于情面,再普通的關系也一樣客客氣氣的,甚至還會表現(xiàn)出虛偽的熱情面哥,但是在網(wǎng)絡上乙各,不好就是不好,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幢竹,既然不用面對面耳峦,有時連敷衍的點贊也沒有必要啊。
新媒體研究者將點贊從行為動機上分為三類:拉近距離(網(wǎng)絡社交)焕毫、維持關系(橫向社交)蹲坷、被動順從(縱向社交)。
拉近距離式的點贊顧名思義就是常常說的“點贊之交”邑飒。點個贊循签,打個招呼,期待更進一步的“禮”尚往來疙咸。
維持關系式的點贊可能是朋友圈點贊最常見的方式县匠。這類點贊,大家主要是朋輩撒轮、同學或者同事乞旦,點贊主要是維持彼此之間的關系,點贊屬于保持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题山±挤郏互動原則是我給你點,你給我點顶瞳,聊上幾句玖姑,調(diào)侃一番,線上party慨菱,皆大歡喜焰络。
被動順從式點贊主要發(fā)生在不同的社會階層或地位的人之間。遵從單向原則符喝,我給你點闪彼,但是你很少或者從不給我點,一般只是點個贊洲劣,不發(fā)表任何評論备蚓。內(nèi)容不重要课蔬,關鍵看人囱稽。由于點贊的對象主要屬于不同的階層和社交圈子,這類點贊也叫縱向社交二跋。
如果將朋友圈里的各種曬比喻為集貿(mào)市場战惊,張家瓜甜,李家棗香扎即,攀比和嫉妒都是隱性的吞获。不點贊的背后也許就是代表了不喜歡况凉,和不想看你開心。也代表著對方不點贊表明他沒有需求跟你拉近距離各拷。朋友圈里沒有主動拉近距離的情況有幾個可能: 一刁绒,不喜歡你的人,不喜歡卻要呆在朋友圈里烤黍,這樣的人其實并不少知市;二,嫉恨你的人速蕊,看見你過得那么開心嫂丙,懷疑你曬圖的真實性,當然不能點贊规哲,讓你開心豈不是讓自己添堵跟啤?三,頑固的潛水員唉锌,你的一切對對方來說只是窗外隅肥,看看就可以了,滿足一下好奇心袄简,這一類應該是不點贊的大多數(shù)武福。
也許面對著虛擬的網(wǎng)絡人際關系,我們該如何定義朋友圈上的光怪陸離痘番? 存在主義大師莎特曾說過:“他人即地獄”捉片,即個體總是在最低限度地尋求他人的關注和認可,他人的欲望可以甚至必須成為我的欲望:父母汞舱、戀人想要我成為的樣子伍纫,最終會成為我想要變成的樣子(同時,如果我無法滿足他們的期望昂芜,愛會變成暴力)莹规。當我的欲望和他人對我的欲望相沖突時,他人就變得危險了泌神。朋友圈也許本來就是個充滿表現(xiàn)欲的地方良漱,每個在朋友圈里展示的生活都帶有自我標簽的意味,于是嫉妒和憤恨也都成了人性欲望的必要構(gòu)成在朋友圈里上演欢际。
讓我用一個笑話來結(jié)束這場由點贊引發(fā)的漫長思考:
一個貧窮的農(nóng)民在海難中幸存下來母市,他發(fā)現(xiàn)自己困在一個島上,和他在一起的還有辛迪·克勞馥(Cindy Crawford)损趋』季茫克勞馥和他交歡后,問他感覺如何;他回答說蒋失,爽極了返帕,但他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來實現(xiàn)徹底的滿足——她能否扮成他最好的朋友的,穿上褲子篙挽,在臉上畫上些胡須荆萤?當克勞馥裝扮好后,農(nóng)民走近她铣卡,戳了戳她的肋部观腊,帶著男人之間那種揶揄,得意地笑說:“你知道我做什么嗎算行?我剛和辛迪·克勞馥做了愛梧油!”
如果農(nóng)民有朋友圈,你覺得是個什么情況州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