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史書祷嘶,歷史上屎媳,《尚書》簡稱為“書”;《詩經(jīng)》簡稱為“詩”论巍。二者合稱詩書烛谊。
《尚書》和《詩經(jīng)》在春秋時期就是士大夫的流行讀物,孔子教學也要教導弟子這兩本書嘉汰。
《尚書》記載了虞丹禀、夏、商、周四朝的歷史双泪,而記載的方式分為六種體例持搜,即典、謨焙矛、訓葫盼、誥、誓村斟、命贫导。
尚書通過這六種體例記構(gòu)建了我國的最早一本史書,那么這六種體例又是什么意思呢蟆盹?
典:這是先王們用來治國的典章制度脱盲,大致相當于現(xiàn)代的成文憲法。如《堯典》日缨、《舜典》等钱反,就是記載了堯舜的治國言論,和行政政策匣距。
謨:指謀略面哥,所謂:君有典,臣有謀毅待。謨就是記載了大臣對于時政方針的建議和規(guī)劃尚卫,以及他們與君王的進言獻策,如《皐陶謨》就是記載了大禹尸红、皐陶吱涉、伯益等向舜的進言獻策的事件。
訓:即說教外里,訓誡怎爵。通常是大臣對于君主的勸諫,如《伊訓》盅蝗、《太甲》等篇鳖链。
誥:即告知,使人知曉墩莫,有告誡芙委,慰勉的意思。誥可以是對民眾的狂秦,也可以是對神祇或君王灌侣。就像后世的詔告天下,是一種廣而告之的體例裂问。如《湯誥》侧啼、《大誥》玖姑。
誓:是一種條文,宣誓慨菱。通常用來告誡民眾焰络,尤其對敵人下達最后通牒用的。在討伐敵人前君主通常會作誓符喝,聲討敵人的罪行闪彼,以示師出有名,如《甘誓》协饲、《湯誓》畏腕。
命:命令。指君王對大臣下達命令茉稠,如《微子之命》描馅、《顧命》、《王侯之命》而线。
《尚書》對于唐堯铭污、虞舜、夏禹膀篮、皐陶等人的言論記載嘹狞,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品德文化的重要來源,為后世人修身誓竿,行事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典范磅网。
《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危筷屡,惟精惟一涧偷,允執(zhí)厥中”兴溃”十六字箴言燎潮,成為宋代理學的重要思想基礎。
《尚書》也記錄了許多重要的歷史資料规哲,如周公攝政跟啤,成王繼位诽表,穆王改制等重要的歷史事件唉锌。甚至還可以上溯大禹治水,分述九州的古代地理知識竿奏。其中的《禹貢》篇袄简,也被視為最早的歷史地理著作。
《尚書》還記載了我國古代政教合一泛啸,神權(quán)干預政權(quán)的情況绿语。《酒誥》描述了殷商酗酒,周代嚴刑的情況吕粹。體現(xiàn)出最早的德治思想种柑、民本思想等。
《尚書》是我們民族重要的思想財富匹耕,值得更多的去了解和探索聚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