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設計心理學》——
作者: [美] Donald A.Norman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0年
《設計心理學》堪稱設計心理學的經典力作博杖。作者唐納德·A·諾曼,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娩脾、計算機工程師漠吻、工業(yè)設計家量瓜。
本書以輕松的筆調,將本能途乃、行為和反思這三個設計的基本概念加以闡述绍傲,以此說明了情感在設計中所處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書中最后所指出耍共,我們都是設計師烫饼,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實際上都在與設計打交道。
02
——《藝術的故事》——
作者: [英]貢布里希(SirE.H.Gombrich)
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
《藝術的故事》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fā)展歷程试读,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tǒng)不斷迂回杠纵,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钩骇”仍澹”
貢布里希爵士,其殫見洽聞倘屹,斐然文采之作银亲,往往寥寥數(shù)語就能闡發(fā)一個時期的整個氣氛。
他以這本書極為成功地教會了成千上萬的人如何去欣賞前人的繪畫纽匙,這是一部博學動人的精彩之作务蝠,也是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烛缔、而又最經久不衰的著作之一请梢。
03
——《設計的法則》——
作者:威廉·立德威爾(William Lidwell)等
出版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年: 2010年
《設計的法則》的目錄按照字母順序和法則類別各自分類赠尾。每項法則都是兩頁對照的形式力穗。
左頁包括法則簡短的定義毅弧、進一步的描述、范例当窗,以及法則使用的指導方針够坐。
注解列在文本的右側,提供細節(jié)與參考資料崖面。右頁包括圖例與相關圖解元咙,使讀者對法則有更直觀的進一步了解。
04
——《設計方法與策略——代爾夫特設計指南》——
作者:[荷]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工業(yè)設計工程學院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4年
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直覺和創(chuàng)造力巫员,同時也離不開設計方法庶香。本書是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工業(yè)設計工程學院50多年來對產品設計方法的經驗總結。
該書放棄了對設計方法的贅述简识,直接展示了72種核心設計方法赶掖、策略和技巧。
其中七扰,有些方法是代爾夫特獨創(chuàng)的奢赂,且已廣泛流傳。每一種方法颈走、策略和技巧均用單獨的一頁文字來描述膳灶,并輔以插圖說明。
05
——《疾風迅雷》——
作者:杉浦康平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出版年: 2006年
杉浦康平立由,國際知名平面設計家轧钓、書籍設計家、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名譽教授锐膜。1932年生于日本東京毕箍,1955年東京藝術大學建筑科畢業(yè),1964-1967年任德國烏爾姆(UIm)造型大學客座教授枣耀。
1970年起開始書籍裝幀設計霉晕,創(chuàng)立以視覺傳達論、曼茶羅為中心展開亞洲圖像捞奕、知覺論和音樂論的研究牺堰。
1982年獲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金獎,1998年被授予日本國家紫綬勛章等颅围。
亞洲圖像研究學者第一人伟葫,曾策劃多個介紹亞洲文化的展覽會、音樂會和相關書籍的設計院促,以其獨特的方法論將意識領域世界形象化筏养,對新一代創(chuàng)作者影響甚大斧抱。
將亞洲傳統(tǒng)的、神話的圖像渐溶、紋樣辉浦、造型的本質形容成“萬物照應的世界”,見諸于多部著作茎辐。
06
——《藝術與視知覺》—
作者:(美)阿恩海姆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98年/2008年
《藝術與視知覺》看起來宪郊,藝術似乎正面臨著被大肆泛濫的空頭理論扼殺的危險,近年來拖陆,真正堪稱為藝術的作品已不多見了弛槐。
它們似乎在大量書籍、文章依啰、學術演講乎串、報告會、發(fā)言和指導等——這一切都是想要幫助我們弄清楚什么是藝術速警,什么不是藝術叹誉;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創(chuàng)造了什么作品,他為什么或為了誰才創(chuàng)造了這些作品等等——組成的洪流中淹沒了坏瞄。
在我們眼前出現(xiàn)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醫(yī)生和外行的化驗員們合力解剖開的小小的尸體桂对。
由于這批人總是喜歡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談論藝術,就不可避免地給人造成這樣一種印象:藝術是一種使人無法捉摸的東西鸠匀。
08年作者有重新編排蕉斜,它采用一種不受羈絆的寫作風格來系統(tǒng)地陳述藝術與視知覺。
書中力圖將那些潛在的原則清晰地陳述出來缀棍,闡述了視覺所具有的傾向于最簡潔結構的趨勢宅此、視覺圖式細分的發(fā)展階段、知覺的動力特性及其他各種適用于所有視覺現(xiàn)象的基本原則爬范,以使讀者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形狀父腕、顏色、空間和運動等要素都可以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媒介呈現(xiàn)在藝術作品中青瀑。
藝術似乎正在面臨著一種危險璧亮,那就是被大量空泛的理論探討所淹沒。
這使得公眾形成一種印象:藝術飄忽不定斥难,很難把握枝嘶。
這是因為那些人太多得使用理性思考和理論探討的方式對待與藝術有關的問題。
07
——《認知與設計:理解UI設計準則》——
作者:[美]約翰森(Jeff Johnson)著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
用戶界面設計準則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規(guī)律哑诊。本書是交互設計領域的大師Jeff Johnson的新作群扶,從簡單的認知心理學理論出發(fā),輔以豐富的案例,將設計與心理學有機結合起來竞阐,闡明了一系列用戶界面設計準則以及在實踐中的運用缴饭。
第1版大獲成功,深受專家和讀者好評骆莹,第2版不僅更新了案例和研究數(shù)據(jù)颗搂,而且還增加了全新的章節(jié)討論人類如何做決定,以及手眼協(xié)調的規(guī)律汪疮。如果你在從事交互設計的工作峭火,那么這本書必不可少。
08
——《今日文字設計》——
作者:赫爾穆特·施密德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
《今日文字設計》收錄了15個國家88位設計師的作品智嚷,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文字設計的面貌。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利西茨基纺且、奇险档溃霍爾特、茨瓦特载碌、沃爾夫岡·魏因加特猜嘱、維姆·克勞威爾、杉浦康平嫁艇、埃米爾·魯杰爾朗伶、卡爾·格斯特納和赫布·魯巴林等。新版又收錄了內維爾-布羅迪步咪、阿普麗爾·格雷曼和安尚秀的作品论皆。通過沃爾夫岡·魏因加特、維姆·克勞威爾猾漫、杉浦平点晴、弗朗哥·格里尼亞尼、約翰·凱奇和赫爾穆特·施密德的評論悯周。本書回顧了20世紀文字設計的發(fā)展歷程粒督。
09
——《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
作者:王受之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年
《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王受之設計史論叢書》共分九章,對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的源流禽翼、發(fā)展及現(xiàn)狀進行通論式的闡述屠橄,描述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上的各個時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闰挡、重要作品锐墙,展現(xiàn)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的基本輪廓、構建基本框架解总。
10
——《通用設計法則》——
作者:[美]威廉?立德威爾贮匕,[美]克里蒂娜?霍頓,[美]吉爾?巴特勒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年
《通用設計法則》是第一部跨越各專業(yè)領域的設計著作花枫,圖片豐富刻盐,使用方便掏膏。用清晰易懂的語言解說設計概念,且配有將概念用于實踐的圖示實例敦锌。
從“80/20法則”馒疹、“意元集組”、“娃娃臉偏見”乙墙、“奧卡姆剃刀”颖变、“自相似性”到“講故事”等通用法則。讀者可從這125條法則中听想,快速地吸收寶貴經驗腥刹,避免致命錯誤,開啟更多汉买、更好的溝通與創(chuàng)意衔峰。
11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
作者:[美]維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通過為第三世界國家所做的產品與服務等這些最佳實踐的例子,質疑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興起的消費文化蛙粘。
此書預想了設計行業(yè)的未來垫卤,在保持自然和諧的條件下,他們實施教育來滿足“大部分”世界持續(xù)增長人口的需求出牧。
對于設計與批判穴肘,帕帕奈克用語言強調了他對于工業(yè)設計自我限制的觀念和擁抱所有被設計替代的人類行為的抨擊,這具有重大意義舔痕。
12
——《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 2002年
李澤厚先生的書不用我多介紹评抚,《美學三書》,關于審美的啟蒙赵讯∮龋《美的歷程》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shù)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边翼。
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鱼响,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组底,楚辭丈积、漢賤、漢畫石之“浪漫主義”债鸡,“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江滨,六朝、唐厌均、宋佛像雕塑唬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晶密,明清時期小說擒悬、戲曲由浪漫而感傷現(xiàn)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多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稻艰。
13
——《IDEO懂牧,設計改變一切》——
作者:[美]蒂姆?布朗(Tim Brown)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1年
《IDEO,設計改變一切》是IDEO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布朗的最新著作尊勿。在書中僧凤,作者帶領我們認識“設計思考”。
這本洋溢著活力元扔、能夠啟發(fā)靈感的指南躯保,是每位迎接今日挑戰(zhàn)以創(chuàng)造明日機會的人不可或缺的寶典。
14
——《設計中的設計》——
作者:[日]原研哉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先生摇展,在本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設計到底是什么吻氧?
先生從“re-design”21世紀的日常用品再設計出發(fā),分析了日本設計的方方面面咏连。
并提及了關于信息建筑的思維方式、設計領域的再配置等等鲁森。原研哉先生認為祟滴,“設計”的意義定會超越技術的層面,為我們的生活觀和人生觀注入力量歌溉。
15
——《設計的覺醒》——
作者:[日]田中一光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田中一光垄懂,日本設計協(xié)會、AGI(國際平面設計協(xié)會)成員痛垛,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設計家草慧。
作者以親筆文字將讀者帶入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去體驗與眾不同的設計人生匙头,進而認識一個真實漫谷、全面的田中一光。同時也能從中了解到日本設計的點點滴滴蹂析。
16
——《王受之講述產品的故事》——
作者:王受之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 2005年
王受之先生作為我國設計理論和設計史專家舔示,可謂中國現(xiàn)代設計奠基人之一。作者說电抚,他這輩子都在講設計的故事惕稻,只不過以前老在講臺上講,很少通過書的方式和大家講◎眩現(xiàn)在就想和大家通過這本薄薄的書來講故事俺祠。
本書通俗易懂,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領略產品的故事蜘渣,也可以欣賞到各國風情的縮影淌铐。
17
——《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
作者: [日]杉浦康平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出版年: 2006年
《亞洲的書籍宋梧、文字與設計》收錄了國際著名平面設計家匣沼、書籍設計家杉浦康平近年與中國、韓國及印度的六位著名設計師——呂敬人捂龄、黃永松释涛、安尚秀、鄭炳圭倦沧、R.K.喬希(R.K.Joshi)唇撬、柯蒂·特里維迪(Kirti Trivedi),就東方各國的文化異同展融,亞洲的書籍窖认、文字、設計以及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所進行的對談告希,通過他們的對話使讀者得以分享這些設計師們對本國的文化扑浸、文字的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融入實際設計工作的體會和經驗燕偶。
而書中配合各處對談內容分別選刊的杉浦康平和六位設計師的作品喝噪,也為讀者提供了從思想到實踐的典范。
18
——《簡約至上:交互式設計四策略》——
作者:[英]Giles Colborne著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
《簡約至上:交互式設計四策略》介紹交互式設計的技術與技巧指么,講述如何從目標用戶的需求和期望出發(fā)酝惧,結合人類本身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點,用最簡單的方法創(chuàng)建易用伯诬、有效而且讓用戶愉悅的設計晚唇。
書中闡釋了合理刪除、分層組織盗似、適時隱藏和巧妙轉移這四個令交互式設計成果最大程度簡單易用的策略哩陕。本書適合Web應用、互聯(lián)網產品桥言、移動應用及其他交互設計人員閱讀萌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