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到古典老師講了一個故事:
? 古典老師曾經(jīng)在法國的一個機場遇到一個中國小姑娘佃蚜,向他借手機用谐算。
? 她的手機沒電了斤儿,因為都是中國人,又同是身在異鄉(xiāng),古典老師就把手機借給她用了。
用完手機才知道這個姑娘是在這個機場轉機,她的目的地是德國的法蘭克福。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古典老師繼續(xù)問她嗦篱。
古典:你去法蘭克福干什么?
小姑娘:去找一個朋友荒叼。
古典:你懂英語嗎?
小姑娘:不懂
古典:你懂法語嗎萝玷?
小姑娘:不懂
古典:你會德語嫁乘?
小姑娘:不會
古典:那你去德國去旅游?
小姑娘:不是的球碉,我打算去德國開個餐館蜓斧。
古典,當時很震驚睁冬,這個小姑娘才16——17歲的樣子挎春,除了漢語,其他語言什么都不懂豆拨。她就敢去德國開餐館直奋。她怎么正常的溝通?怎么交流辽装?怎么解決一些實際且一定遇到的困難帮碰?
古典倒退了兩步,重新打量了一下這位小姑娘拾积。
因為古典老師的學識和職業(yè)問題殉挽,他當時就給心理學的概念對上號了。這個小姑娘身上展現(xiàn)的氣質就是“自我效能”呀拓巧。
她在普通人眼里斯碌,好像沒什么特別的。但是去德國開餐館肛度,她連最基本的溝通可能都會遇到問題傻唾。她反而一臉陽光,好像沒想過似的承耿,或者是根本不把普通人認為的“困難”當回事冠骄。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忽視存量,重視變量加袋。存量僅僅代表過去凛辣,變量才能決定未來。
過度重視存量的話职烧,會阻礙發(fā)展扁誓,同時也會出現(xiàn)決策錯誤防泵,因為這個世界瞬息萬變。只有勇敢的擁抱變量蝗敢,才能符合現(xiàn)今的發(fā)展規(guī)律捷泞,才能從“變”中求得不斷地成長。
? ? ? ? ? ? ? 寫給Blake的第23篇文章
? ? ? ? ? ? ? ? ? 與你共同成長的Tony
? ? ? ? ? ? ? ? ? ? ? ?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