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曾子曰:“慎終追遠荐开,民德歸厚矣百框÷独粒”
曾子說:“哀戚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定期地读宙、虔誠地祭奠久遠的祖先彻秆,老百姓自然忠厚老實,社會風氣就會趨于忠厚安定了。
【感悟】
本章記錄的是曾子的語錄唇兑,是曾子與孔子的精神世界對接后的感悟酒朵。對于曾子的簡介,我已在【1.4】中略有介紹扎附,有興趣的可以回看一下蔫耽。
一、為什么要“慎終”留夜?如何做到“慎終”匙铡?
一方面,“慎終”表示尊禮碍粥,古代都是按照死者的身份來確定禮鳖眼。從君主到庶民,各有各的禮即纲。你不能說自己家里有錢具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博肋,超過了禮低斋,別人就要批評,你死去的親人也不能心安匪凡。
另一方面膊畴,“慎終”表示內心的誠敬〔∮危《孝經(jīng)》說:“宗廟致敬唇跨。不忘親也。修身慎行衬衬÷虿恐辱先也∽涛荆”玉控。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恩重如山狮惜,可父母活著的時候高诺,總覺得日久天長。一旦父母離我們而去碾篡,我們想要報答父母的恩德虱而,已經(jīng)沒有機會了,所以那種哀戚之情是非常重的开泽,也最能促使良心發(fā)現(xiàn)牡拇。最明智的是把親人放在心里,讓親人很有尊嚴地活在我們心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诅迷,那么生者所有的快樂與成就佩番,逝者都可以分享。生者透過和諧自己的家庭罢杉、創(chuàng)造人生的成就來告慰和榮耀逝去的親人趟畏。用這種心態(tài)來表達兒女對父母深刻的懷念、無限的感恩滩租。人能感恩祖先赋秀,感恩過世的父母,就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律想。
二猎莲、為什么“追遠”,民德就會歸厚
《漢書·王子侯表上》:“大哉技即,圣祖之建業(yè)也著洼!后嗣承序以廣親親《穑”親人入土為安之后身笤,還要有定期的祭祀,一代一代傳下去葵陵,一直追悼到遠祖液荸,就始終和家族連著根,就像給一棵大樹澆根脱篙,使根越扎越深娇钱,根深葉茂,家族興盛绊困。
過去文搂,很多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總是有"慎終追遠"這四個字,慎終追遠秤朗,強調的是人對于文化和道德傳承煤蹭,應當秉承十分謹慎的態(tài)度和強烈的責任感,對于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悖于祖輩的教育川梅,身后對后世子孫有何影響疯兼,都應當深思熟慮。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做人做事贫途,社會風氣就會淳厚樸素吧彪。
三、忘記了自己的先人與祖宗之根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孔子家語·賢君》:“ 孔子曰:‘昔者夏桀丢早,貴為天子姨裸,富有四海秧倾,忘其圣祖之道,壞其典法傀缩,廢其世祀那先。’”導致國亡赡艰,被放逐而餓死售淡。大家的血管里流著同一種血液,都是炎黃子孫慷垮,是血緣把國人連在了一起揖闸,形成一種攻不可破的強大力量。所以料身,對祖宗的追思汤纸,對傳統(tǒng)的承續(xù),使人們不忘自己民族的根芹血,人們由此便有了相互關愛之心贮泞,仁愛之心就會強化和加厚。
過去的人們幔烛,都有家廟之類的場所強化這種教育啃擦,通過這種祭祀,追憶先祖的豐功偉績與高尚品德说贝,以繼承他們的遺志议惰,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yè)慎颗。我們今天的祭祀活動比起古人來乡恕,無論是形式上的規(guī)模,還是內涵上的誠敬俯萎,都已經(jīng)遠遠不如了傲宜,這也可能正是“人心不古”的根源吧。
四夫啊、所有人的生命里都是一部歷史
這是莎士比亞的墓志銘上的話函卒。我們誦讀“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我們體會“路上行人欲斷魂撇眯”ㄇ叮”……讓我們在這種體會中,放眼去看一看:我們的祖先為什么重視祭祖熊榛?現(xiàn)在我們知道锚国,古人的慎終追遠,不忘先人玄坦,是對“根”的呵護血筑;以祭祀的方式喚起后人對祖先的追思和敬慕绘沉,沉淀的是一種道德、一種文化豺总,它以國家統(tǒng)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车伞。祭祖先,也是為了使活著的人道德醇厚喻喳,不做給祖宗丟臉的事另玖。這里,血脈相承表伦,滋養(yǎng)著根日矫,根則使樹枝繁葉茂。
五绑榴、“慎終追遠”另解
也有人理解為:慎重地追趕哪轿、超越學高德馨的前人,只有這樣翔怎,才能讓整個社會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窃诉,才能讓整個社會風氣達到良好的積厚。
歲月就像一條河,左岸是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值得把握的人生價值赤套;中間飛快流淌的或是生命的明媚飘痛,或是冷落與悲涼。
我們學習《論語》容握,是希望得到圣人的開智宣脉,明白怎樣做人,人與人之間怎么和諧相處剔氏,以及汲取世間許多美好的精氣神塑猖。
學習《論語》,會讓生命在百轉千回中多一份厚重谈跛!我已經(jīng)在“簡書”發(fā)表了百篇感悟羊苟,如果想系統(tǒng)地看,請在“簡書”搜索引擎搜“教育參悟人”感憾。謝謝大家助力蜡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