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看到一個博主提的問題:
即使你有一群朋友歧斟,你也有獨處的經(jīng)歷嗎纯丸?
讓我想起大學時代偏形。我的身邊一直都有朋友的陪伴,課間休息的時候觉鼻,出去吃飯的時候俊扭,出門寄快遞的時候,甚至是在課堂上滑凉。大部分時候我們會在路上嬉笑统扳,在寢室里看電影放音樂,每天玩的都很開心畅姊。唯一一個人的時候大概就是在我周五放學回家的路上咒钟。盡管身邊有著很多朋友的陪伴,我始終有種孤獨的感覺無法擺脫若未。尤其是在回家的路上朱嘴,所有的換歡聲笑語頃刻間都安靜下來了,剩下的只有感到孤獨時候的麻木和純粹的不適粗合。
這種感覺一直持續(xù)到了工作萍嬉,我才逐漸明白問題所在。真正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樣的隙疚。從小到大一直被周圍的人包圍在一座“城”里壤追,周圍的人和事操控著我的思想和建議左右。從很大的程度上來說供屉,一直以來都履行著“城”里的準則:獨處=不合群=孤獨行冰。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想到突然有一天自己一個人坐著或者獨自去做任何事情就會瑟瑟發(fā)抖伶丐。所以當和朋友們分別的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悼做,都會覺得不舒服。我把這種難受視為被孤立和不快樂哗魂。尤其是在大學里肛走,至少在我的大學很少看到學生會獨自走在校園里,結(jié)伴去上課录别,結(jié)伴去圖書館朽色,結(jié)伴去社團...基本每個同學都是這樣,長此以往我都不知道孤獨到底是什么组题。
當我們用人際關(guān)系來掩飾對孤獨的恐懼時葫男,我們真正想要避免的不是“孤獨面對世界”,而是與自己單獨在一起往踢。今年換了工作腾誉,接觸到了“城”外的氣息徘层。原來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在經(jīng)歷著獨處峻呕。于是利职,我也嘗試了一遍:自己拿著筷子去食堂吃飯;自己拿著飲料去電影院看電影瘦癌;獨自拿著飯盒猪贪,獨自在公園里坐一個下午⊙端剑看到有個小可愛放風箏摔倒的樣子热押,當時我都笑抽了。聽到自己那么鬼畜的笑聲斤寇,好羞恥桶癣,但也就是在那時才明白過來,我就是這樣笑的娘锁,這就是我牙寞。誰在乎被人怎么想。也是在這時莫秆,我明白了我是誰间雀。第一次擁有內(nèi)心前所未有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自己去寄快遞镊屎,自己去公園散步惹挟,自己去吃飯,當然不是把時間都花在手機上....讓自己進入到一個思考境界缝驳,那個時候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時候了连锯。不再把需要人陪伴變成某種習慣,做自己的朋友党巾,多了解自己喜歡什么萎庭,在沒有朋友的建議和幫助下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嘗試用這種獨處的方式生活下去齿拂,總有一天我們真正學會了如何照顧自己驳规。
“你必須先和自己建立關(guān)系,然后再和別人建立關(guān)系署海÷鸸海”
所以做一些事情讓自己感到高興。一旦這樣做了砸狞,我們就會明白和朋友出去玩是個不錯的選擇捻勉,但不是必須的。真正需要的是我們自己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