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侵浸,有簡友當中的老鄉(xiāng)說,把簡書當成日記就好氛谜,別管它篇幅多少掏觉,別管它鎖定與否。這話值漫,想想頗有道理澳腹,日更本身就是點點滴滴的文字記載,可以敘事杨何,可以抒情酱塔,可以超脫生活,可以升華現(xiàn)實危虱。
敏銳的不敢寫羊娃,深邃的不愿寫,隱秘的不能寫埃跷。于是蕊玷,翻翻這半年來的更文,倒像是備忘錄弥雹,倒像是流水賬垃帅。也好,萬一將來有一天需要查詢什么脈絡(luò)和線索缅糟,簡書上的文章確是不錯的因循和佐證挺智。
不得不承認,在簡書上更文、閱讀和評論赦颇,已經(jīng)漸漸成了每天的日常二鳄,如完成任務(wù)般自覺,如達成定額般自律媒怯。與一些簡友的困惑相同订讼,既要抽時間把關(guān)注作者的文章閱遍、點贊并短評扇苞,又要或早或晚欺殿、或繁或簡地去盡心盡力做好日更,久而久之便會產(chǎn)生莫名的枯竭鳖敷、焦燥和煩悶脖苏。然而,大家又是一如繼往地痛并快樂著定踱,從不言棄棍潘,從未荒輟。
越是到這個時候崖媚,自己就越發(fā)清晰亦歉,原來在頭腦之中記憶深處,還有那么那么多的如煙往事和如晦心思畅哑,亟待訴說肴楷,值得載錄。如此說來荠呐,這創(chuàng)作平臺上的奮筆直書赛蔫,不僅是生活常態(tài),更是人生百味泥张。
也許未來有一天濒募,我會忙碌到無暇顧及,或者疲憊到難以為繼圾结,可是依然堅信,閱讀和寫字齿诉,將以新的方式新的頻率來呈現(xiàn)和延續(xù)筝野。
不管今后怎樣,至少目前看來:這習慣粤剧,還能維系歇竟;這堅持,有點兒意思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