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已久凄贩,雖然沒真正瀏覽過衷笋,但是能深切地感受到這個口號背后所蘊含的絕望與吶喊酣溃。正如武志紅老師說的,這個口號肯定不是意指普通的事實栓撞,只是一種極端的情緒宣泄遍膜。
有些父母確實是不具備愛孩子的能力。生育的能力幾乎人人都有腐缤,但是愛與養(yǎng)育的能力則比較稀缺捌归,是需要學(xué)習的。遺憾的是岭粤,我們的一些父母無法從他們父母身上學(xué)習,我們的社會也沒有提供過這些基本卻至關(guān)重要的教育:如何愛你的孩子特笋,而不單只是喂飽他/她剃浇,將他/她視為所有物,加以控制猎物。從這個意義上看虎囚,這些父母確實是對孩子的人生造成的或大或小的禍害。因為蔫磨,作為一個個體淘讥,生而為人,我們不被允許活出自己堤如,甚至于被當作“你的存在是錯誤的”來對待蒲列。
另一方面窒朋,父母的形象在人類的文化中都是理想化的,神圣的蝗岖。幾乎將任何負性的特性歸諸父母親身上都會受到巨大的輿論與道德壓力侥猩。這種道德綁架會阻斷一些孩子自我獨立的嘗試。 對于幼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的滋養(yǎng)的人來說抵赢,心理療愈與心理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欺劳。我同意一般需要經(jīng)歷以下的階段:
1.、自我覺悟铅鲤。認清事實的真相划提,哀悼你的失去,釋放你壓抑的情緒
2邢享、自我接受腔剂。接受事實之不可改變,父母之不可改變驼仪,接受自己的局限掸犬,開始發(fā)掘自我真正的價值,理解自己的人生責任----你要做自己的父母绪爸,靠自己的力量前行湾碎。
3、學(xué)習愛自己奠货、自省介褥、行動。真正從父母身邊獨立出來递惋,尋找合適的方法自我成長柔滔,必要時尋求專業(yè)的咨詢協(xié)助。
社會上廣泛的當權(quán)者萍虽、道德家乃至不少心理專家仍秉持兒女必須接納父母睛廊、必須無條件孝順父母的觀點,當他們看到有人敢發(fā)出“父母皆禍害”的大逆不道之言論杉编,可能會感到自身的利益或一部分的潛意識受威脅超全,便會拿起道德、文化或所謂專業(yè)的武器作批評邓馒。無疑嘶朱,對于尚處于第一個覺悟階段的孩子或成人們,如果不能以自身的力量對抗外界的惡意及內(nèi)心的強大攻擊的話光酣,很可能就止步于此疏遏,縮回囚籠,終此一生扮演好孩子的角色。
當然财异,當我們頂住輿論壓力和內(nèi)心的煎熬終于敢發(fā)出反對父母的聲音倘零、發(fā)泄我們的憤怒與悲傷時,也要承擔起自我責任宝当、負重前行(第二视事、第三階段)。因為, 我們已經(jīng)是成人庆揩,我們可以選擇為自己負責俐东,無論平順還是坎坷、富貴抑或貧窮订晌,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虏辫,而不是父母的; ?因為,原生家庭雖不能選擇锈拨,會加諸生命不可磨滅的烙印砌庄,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實屬不易,非幾堂成功學(xué)或身心靈課程頓悟即達奕枢,非此世間的強者和衛(wèi)道者可理解個中的痛苦娄昆。但重要的是要有意識、有行動缝彬、走在路上萌焰,即使有退步有掙扎,但只有在進步的路上谷浅,就是活出不屈就命運的榮耀扒俯。
而到這個境界,是否原諒父母一疯,是否與父母和解撼玄,你也有自由選擇的力量。
以上墩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