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大每年只有一位畢業(yè)生丑蛤,他們負責和遠古談戀愛 澎湃新聞記者 章文立 實習生 王倩 邢立達凌晨
邢立達凌晨4點爬起床,趕早班機去野外考察恐龍化石那天撕阎,長鯨吟刷了一整日鯨魚寶寶擱淺的相關微博受裹,心痛之情溢于言表;發(fā)出最后一條時虏束,菊石君還在聚精會神地畫長頸鹿這是繼完成全世界共計95種鯨和海豚的圖畫之后棉饶,他給自己挖的新坑。
Ent 感冒了镇匀,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昏昏欲睡照藻。難受,但沒什么好擔憂的汗侵,這位職業(yè)科普作者寫的第一篇科普文岩梳,就是分析為什么同是病毒感染的伊波拉死亡率那么高,而感冒的死亡率那么低晃择。
對面兩桌之隔坐著他老板拇姬冀值。身為泛科技主題網(wǎng)站果殼網(wǎng)總編,拇姬認識的科普作者不計其數(shù)宫屠。但中國內地做古生物領域相關的列疗,他想了想,也就以上4位了浪蹂。加上香港古生物藝術家抵栈、邢立達早年的合作伙伴張宗達,一只手數(shù)得過來坤次。這領域就這么冷門古劲。
可說起正在做的事,總有一些瞬間缰猴,這些人眼神會發(fā)亮产艾,語速會加快,笑意會掛在臉上滑绒。就像和科普談了一場戀愛闷堡,他們有過怦然心動的瞬間,收獲過鼓勵和支持疑故,也曾生氣或迷茫杠览,終歸于淡然堅守。歸根到底纵势,真愛無敵踱阿。
千禧年前的暑假管钳,還是高中生的邢立達去逛北京自然博物館。年愈古稀的老先生甄朔南拉著他软舌,熱情洋溢地從頭到尾介紹了一遍才漆。
甄朔南建國初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專攻博物館學和古生物學葫隙,早年和恐龍專家董枝明合著的《恐龍的故事》,是邢立達小時候最喜歡的書之一躏仇。被作者本人帶領著恋脚,看到真實的恐龍骨架那一刻,邢立達震撼:太壯觀了焰手!
三年后糟描,在香港讀中學七年級的張宗達開始為一個名叫恐龍網(wǎng)的網(wǎng)站畫插圖∈槠蓿互聯(lián)網(wǎng)剛剛興起的年代船响,這是中國和海外華人恐龍愛好者的聚集地,也是專門介紹恐龍知識的網(wǎng)站中最權威的躲履。張宗達常把自己畫的復原圖發(fā)上論壇版塊见间,和愛好者們一起分享、交流工猜,熱熱鬧鬧混跡兩年米诉,互相都成了未曾謀面的好友。
直到網(wǎng)站創(chuàng)始人發(fā)來消息篷帅,邀請他加入團隊史侣。張宗達成了復原圖版塊的版主,整天拿著畫稿跑去圖書館畫恐龍魏身。起初還是手繪惊橱,一張圖修修改改,終于到能拿出手時箭昵,滿意和成就感打心底咕嘟咕嘟往外冒泡兒税朴。還有雜志和出版社循跡找上門來,邀請他做插畫家制、配圖出書掉房。
2003年,張宗達考入廣州美術學院慰丛。在廣州街頭的快餐店里卓囚,他終于見到了恐龍網(wǎng)的創(chuàng)始人正在讀大學的邢立達。
彼時空氣燥熱喧囂诅病,兩個一腔熱血的年輕人一拍即合哪亿,在薯條和漢堡的誘人香氣中粥烁,埋下此后十余年人生的伏筆。
那已是邢立達創(chuàng)建網(wǎng)站的第5個年頭蝇棉。經歷了找不到資料的抓狂讨阻,反復推敲恐龍中文譯名的崩潰,為維護更新而每日朝四晚十一的作息一個龐大的資料大廈拔地而起之時篡殷,創(chuàng)建初期的新鮮感正在淡去钝吮,熱愛之情卻綿延至更深的維度。翻譯了那么多相關科研報道板辽,感覺不難嘛奇瘦,我也可以做。邢立達天真地想劲弦。
可他讀的是金融系耳标。算盤打得好:專業(yè)用來賺錢糊口,恐龍作為興趣研究邑跪,兩手都要抓次坡。他聯(lián)系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IVPP)的老師,以古生物愛好者的身份跟隨科考隊一起出野外画畅。
張宗達遵從父母指導砸琅,專業(yè)選擇了建筑環(huán)境藝術。他從不與長輩討論畫恐龍轴踱、為雜志供圖出書的自豪感明棍,因為知道在大人們看來,這些都是沒什么用處的玩意兒寇僧,僅供一曬罷了摊腋。但接下來的幾年大學生涯,他基本沒花時間在讀書上嘁傀,全給了恐龍網(wǎng)復原圖版塊這一畝三分自留地兴蒸。
復原圖版塊的活躍用戶里還有個天津ID,這孩子叫陳瑜细办,前一年剛考上美術高中橙凳,畫畫技能飛漲時,想起了打小喜歡的恐龍和初中起關注的古哺乳動物笑撞。市面上科普書太少岛啸,有圖的更少,他去郵局給家里訂報紙時發(fā)現(xiàn)了一份學術期刊《古脊椎動物學報》茴肥,纏磨著大人給訂了坚踩。資料在手更技癢,陳瑜抱著玩兒的態(tài)度開始涂涂寫寫瓤狐。也不知怎么就名聲在外瞬铸,還被《博物雜志》約了幾次稿批幌。
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2006年嗓节,已經在大學里游蕩的陳瑜開始癡迷于畫各種各樣的古生物荧缘。好不容易做出一張滿意的,過幾個月學了新的繪畫方式拦宣,回過頭再看還差點意思截粗,又重頭來。鯨豚目的大坑就是那時候挖下的鸵隧,往后一填就是十年绸罗。
當時的恐龍網(wǎng),正和創(chuàng)始人一道站在十字路口掰派。邢立達大學畢業(yè)找了一份記者的工作从诲,職場新人期焦頭爛額左痢,網(wǎng)站運營很難顧及靡羡。恐龍網(wǎng)合并入IVPP改為中國古生物網(wǎng)時俊性,早年那群學生鐵粉組起來的小圈子也慢慢淡去略步。張宗達畢業(yè)后要回香港工作,沒有博物館需要定页,也沒有公司聘請他畫畫趟薄,他心里明白,僅靠稿費為生幾乎是天方夜譚典徊。通過朋友介紹杭煎,他去了一家動畫公司,漸漸不再有精力畫恐龍卒落。
微博認證羡铲,寧靜海的菊石君是知名科學科普博主。他喜歡發(fā)照片曬自個兒養(yǎng)的小魚小蝦儡毕,夢里出現(xiàn)森林來了靈感也切,他也會半夜爬起來畫,畫完了大清早發(fā)個朋友圈感嘆:真的太喜歡森林了腰湾。
前不久雷恃,菊石君在果殼網(wǎng)發(fā)了一篇文章,講日本漫畫家村田雄介畫的一系列未來人類根據(jù)骨骼想象動物們的長相圖费坊,和動物實際形象對比差距之大令人捧腹倒槐。
村田雄介漫畫中,抹香鯨的骨架附井、未來人類的想象復原圖和真實的抹香鯨导犹。圖片來源:寧靜海的菊石君
他順帶詳細介紹了畫復原圖的復雜程序:要首先做骨架復原唱凯,再根據(jù)動物解剖學復原肌肉,體色谎痢、羽毛磕昼、紋理則要依據(jù)實證、壁畫节猿、環(huán)境票从、發(fā)育過程、生態(tài)場景等來判斷你看到一張簡單的復原圖時滨嘱,它背后可能隱藏著研究者無數(shù)復雜的推演峰鄙、修正和繪制者們查閱的海量資料。文章末尾寫太雨。
本科三年級時為了畫好三趾馬吟榴,他發(fā)郵件給IVPP的老師請教。沒抱太大希望囊扳,未料幾位老師都回信了吩翻,還夸他小小年紀問題專業(yè)。對于小孩挺鼓舞的锥咸。他笑著回憶狭瞎。機緣巧合,幾年后其中一位老師去美國參加古脊椎動物年會搏予,看到外國專家做的報告PPT中用了他的圖熊锭,回來便問他:愿不愿意來我這里干活?
這個畢業(yè)后四處打雜換了好幾份工作雪侥,卻一直堅持在D站發(fā)圖的年輕人碗殷,由此正式成為一名古生物科學繪師。他就是陳瑜速缨。
也是在本科三年級锌妻,另一個名叫張博然的北大學生,在一門本校與耶魯合作的課上打開了演化生物學的大門鸟廓。
為什么鳥有可以飛的翅膀从祝?為什么大熊貓的幼崽那么小引谜?為什么有些病原體足以致命而有些就毒性很弱牍陌?第一次想明白的時候太帥了!豁然開朗员咽。九年之后毒涧,以筆名Ent行走江湖坐擁近300萬粉絲的他,回想起來的瞬間依然眉目生光贝室。
這個曾以理科狀元身份考入北大的學生契讲,最終選擇了與演化生物學最接近的古生物學專業(yè)仿吞。此后幾乎每年,這個冷門的學科都只有一位畢業(yè)生捡偏。Ent一點不后悔唤冈。對他來說,那個頓悟的瞬間之后银伟,開始明白自然界的現(xiàn)象都是可以解釋的你虹,而且大部分已經有人解釋了;萬事萬物有自己的運行邏輯彤避,而且大部分時候都相互關聯(lián)傅物,這本身就足以令人安慰。
成為職業(yè)科普作者之后琉预,他試圖將這種安慰以其它方式傳遞出去董饰。2011年日本地震海嘯,有留學生發(fā)私信說圆米,所有家當都收拾好了放在車上卒暂,有事隨時準備跑然而他并不在日本,在美國加州榨咐。那種恐慌Ent沉吟一下介却,調整著措辭:在一些大的事件發(fā)生的時候谴供,這(科普)是一個立竿見影的事情块茁,你真的能安慰人,幫助人以冷靜的態(tài)度去(應對)桂肌。
因此在滿足表達欲和智力愉悅感之外数焊,把自己關心的東西講明白成為他工作成就感的重要來源。當興趣轉化為責任崎场,痛苦隨之而來佩耳。Ent形容自己總是寫得很費勁,也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知識的詛咒(編者注:指一旦知道某個知識谭跨,就很難想象自己不知道它干厚;由此可能導致無法合理預測缺乏相關知識的人的接受能力,也就無法有效傳播和交流)螃宙。
古生物更讓他發(fā)愁蛮瞄。他想寫,卻總是很難找到讓它更多和日常生活狀態(tài)產生關聯(lián)的方式谆扎。Ent甚至有點怨念:大家說恐龍說太多了挂捅,但是古生物還有很多別的好玩的東西啊。
眼下的目標是抒情式科學寫作的訓練堂湖。沒有人不喜歡故事闲先。哪怕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能拋棄他状土,就給他講故事。Ent說伺糠。他堅信興趣不是坐在那兒等你收割的蒙谓,而是要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大眾對科學的興趣正是職業(yè)科普作者的事業(yè)训桶。
粉絲數(shù)只有他六十分之一的菊石君顯然更自在些彼乌。說起科普他語調輕快:大部分是因為喜歡,自己哄自己開心渊迁。如今工作要求畫個魚龍慰照,他順手還要添個海百合、菊石琉朽。周末不工作也要畫點自己喜歡的毒租,湊夠九張發(fā)一批圖。
粉絲在下面起哄:好好看箱叁!你的畫工簡直無敵了墅垮!順便催他:大象畫得怎么樣了?那長頸鹿能完了嗎耕漱?古生物圈里的長鼻目和長頸鹿科算色,他畫了有小十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螟够,進度條遲遲不更新灾梦。我挖的坑太多了,好多人都叫我坑王妓笙。菊石君自嘲地笑若河。
偶爾他也寫文章。說起做科普的動機來寞宫,謙遜中又帶點驕傲:古生物方面萧福,90%的人會寫不會畫,9%的人會畫不會寫辈赋,剩下的1%里還要把學者刨掉我湊巧會畫鲫忍,專業(yè)性還了解一點。(古生物學)好容易研究出來那么多東西钥屈,別糟蹋了唄悟民。
通過科普他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些早年追過他作品的小粉絲焕蹄,如今已是IVPP的研究生逾雄。由于出過書,他也成了一些學者和出版社之間的橋梁。(科普)大部分懂的人不屑去寫鸦泳,寫的人不一定懂實際上信息量不夠银锻。菊石君說,有更多專業(yè)人士愿意參與做鹰,他樂見其成击纬。
在菊石君看來,好的科普要把握幽默感钾麸、感性和專業(yè)性之間的平衡更振。Ent寫過一個故事,他挺喜歡:生物學家從康奈提格的海邊挖下一批牡蠣饭尝,放進千里之外芝加哥一個地下室里的水族箱肯腕。兩周之后,牡蠣們的潮期行為不再和康奈提格的潮水吻合钥平,經過反復計算实撒,生物學家意識一點:這是芝加哥的漲潮時間。
然而芝加哥沒有海涉瘾。Ent寫:也許牡蠣是感知到了氣壓的變化知态,從中反推出了潮汐應來的時間、自己應有的節(jié)律它們正想象著這樣的一片海立叛,一片不存在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海负敏,在那里會有潮起潮落,而它們會隨著海的節(jié)律而開合秘蛇。
文章的最后一句是:芝加哥沒有海其做,但牡蠣帶來了海,菊石君覺得心里面最柔軟的一塊地兒被戳中:哎呀彤叉,好浪漫庶柿。
菊石君怒贊Ent之時村怪,長鯨吟在一邊樂:菊石君是我偶像秽浇。不為別的,他研究鯨豚目甚负,而菊石君歷時十年柬焕,把全世界的鯨和海豚都畫了一遍。
長鯨吟看的第一本相關科普梭域,還要追溯到《鯨與海豚》斑举。那是一本集全世界79種鯨與海豚的彩色圖鑒,讓他大一暑假回家的火車行程充滿愉悅病涨。后來他想找專門的網(wǎng)站進一步了解富玷,卻沒有找到。
信息獲取的渠道太少了,他想赎懦,不如自己做雀鹃,順便增長認識。這和十幾年前邢立達做恐龍網(wǎng)的動機如出一轍励两。但新時代的年輕人有了微博黎茎。長鯨吟在上面發(fā)表了第一篇關于古鯨的論文翻譯。現(xiàn)在回去看那篇文章当悔,真的沒法看傅瞻。他笑。專業(yè)性太強是科普入門的常見問題盲憎,Ent有拇姬帶著繞過了坑嗅骄,一頭撞進來自己摸索的長鯨吟就沒那么幸運了。
古鯨太難寫饼疙。知名度低掸读,研究程度也低,需要讀者有比較好的進化論知識基礎宏多。然而事實是儿惫,莫說古鯨,大眾對鯨豚目的了解都少得可憐伸但。常有人認錯種類肾请,或者問他:為什么海里還有江豚?如今在微博上更胖,他的一部分任務铛铁,就是粉絲發(fā)圖,他給鑒定和解釋却妨。
科普文也只好從其它鯨豚目入手饵逐。寫虎鯨,他由社會與家庭寫起彪标,又將筆下的鯨擬人化倍权,講述巴塔哥尼亞虎鯨的擱淺戰(zhàn)術,虎鯨如何捕食大白鯊捞烟,抹香鯨與虎鯨之間的史詩戰(zhàn)斗有時寫到最后把自己都感動了薄声,發(fā)送后忍不住一會兒就拿出手機看一眼,焦急地等待評論题画,覺得特別好的還會專門開個小文本記錄下來默辨。
這一系列文章奠定了成功的基礎,長鯨吟逐漸學會融入個人感情和文筆修辭寫原創(chuàng)科普苍息。但和菊石君一樣缩幸,他堅持科比普重要壹置。有段時間盛傳白鰭豚滅絕,有公眾號文辭優(yōu)美傷感表谊,卻配錯了圖蒸绩,把他給氣的:白鰭豚早在2007年就宣布功能性滅絕,但正式滅絕最早也要到2057年铃肯!另外悼念也就悼念吧患亿,能不能把圖片配對了?人家中華白海豚和長江江豚都還沒滅絕呢押逼!
他曾親眼見過長江江豚的尸體步藕。2016年初去鄱陽湖調查,他遠遠地看到泥岸上有個小黑點挑格,近了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只江豚咙冗。本該是深灰色的皮膚,由于死去時間很長已經全部成了黑色漂彤,頭上有一個很大的傷口雾消,嘴巴和眼睛在陽光的曝曬下溢出油脂。他親手觸摸挫望、采樣立润,又找了石塊親手將它埋葬。凄涼感在心中揮之不去媳板。五天之內桑腮,他找到了兩具尸體。
科普做多了蛉幸,也參與過一些國際交流破讨,長鯨吟知道國外的水族館有公眾教育中心,還負責救助擱淺的野生鯨豚奕纫,不免對國內的相關機構有些失望提陶,覺得它們賺了不少錢,卻不關心科普匹层。普通人不能到野外去考察隙笆,動物園、水族館是給他們提供這個空間的又固。賺公眾的錢仲器,應該盡到這個責任。他嚴肅地說仰冠。
但他也看不慣某些動物保護組織用激進的言辭引導輿論。我希望粉絲認知方面可以越來越科學蝶糯,有可以分辨營銷號和科普的能力洋只,提高科學素養(yǎng)。長鯨吟說。粉絲會在評論中補充更有價值的問題识虚,這樣的互動交流讓他很受鼓舞肢扯。有些問題總被問到,他就寫一個專題担锤。
對他來說蔚晨,做科普,分享知識的樂趣和自我滿足是一方面肛循,另一方面在于讓大眾理解科研工作的價值:很多科研大家不知道你在做什么铭腕,你的研究有什么意義,這(科普)還是很有必要的多糠。
Ent也這樣認為累舷。科學成就是新的夹孔,是真的人類歷史上沒有發(fā)生過的被盈、了不起的新生事物。他說搭伤。他對科學有近乎虔誠的信仰只怎,想讓人理解這個新的重要性,理解科學家具體在做什么怜俐,也讓大家信任他們是在做重要的事尝盼。
辦公室地下立著一幅框裱好的大照片。金黃的底色佑菩,黑如墨跡的幾道盾沫,乍看像一幅抽象畫。2016年它驚呆了很多古生物學家殿漠,因為這幅放大版顯微鏡圖赴精,意味著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還帶著羽毛绞幌。
當年出社會沒多久蕾哟,這個年輕人就明白了工作興趣兩手抓有多不現(xiàn)實。本科出野外四年莲蜘,恐龍研究沒做膩谭确,倒越發(fā)向專業(yè)靠齊,他心里實在放不下票渠,一狠心辭職跑去常州中華恐龍園做科研科普逐哈,從此再也沒走過回頭路。
如今他已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副教授问顷,手握百萬經費昂秃,每周一周二上課禀梳,周三清晨趕飛機出去考察,周日晚回來肠骆,一年有200天以上都在野外算途。在緬甸找化石的時候正逢內亂,他躲著槍聲蚀腿,笑言找到了拍電影的感覺嘴瓤。
大多數(shù)時候,化石的發(fā)現(xiàn)都沒有那么轟動莉钙,邢立達堅持的理由很簡單廓脆,就是想保護下來:如果不保護,說不定就再也找不到了胆胰。為了貼著陡峭的巖壁臨摹化石狞贱,他學了半吊子的攀巖。有一回掛在山腰蜀涨,繩子磨斷在腳下一米處瞎嬉,徹底下不去了。唯一的出路是換到右邊的另一條繩厚柳。要蕩過去氧枣,像人猿泰山一樣那還怎么辦?干别垮!邢立達手一揮便监,一臉豪邁。
書柜里擺著一期《中國國家地理》特刊碳想,他翻出來指著目錄:這篇是我寫的烧董,這篇是我用另一個筆名寫的,這篇是以我老婆的名字寫的整整一本胧奔,十余篇的作者都是他的化身逊移。那差不多是邢立達最困難的時期,寫科普是為了拿稿費龙填,以科普養(yǎng)科研胳泉。他說做科普沒意思,寫錯會被人罵岩遗,寫對了也要面對流言蜚語:覺得這個人做得很雜啊扇商,做不好科研才去做科普吧。
但他還是在做宿礁,找團隊創(chuàng)作恐龍故事的繪本案铺,去小學給孩子們講故事怪嫌。特別要講哪些恐龍以前搞錯了瓮钥,科學家分幾派吵架就乓,后來有了新化石補充片部,變成今天的結論涤姊。這是科學的精神暇番,還有保持好奇心。邢立達說思喊。又撇撇嘴說壁酬,搞科研的人之所以大多不愿意做科普,無非是因為在評價體系里不算數(shù)恨课。
除了科普舆乔,他還在做翻譯工作,稿費極低剂公,說起來就要吐槽:我寫科普希俩、做科研都比這個性價比高。為什么做纲辽?實在看不下去他們(現(xiàn)在市場上的科普讀物)瞎翻譯颜武。當年他做恐龍網(wǎng),專門買了本拉丁語詞典拖吼,查恐龍名稱的詞源鳞上。
恐龍網(wǎng)早已隱沒于過去,但他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留了個小小的圖標吊档,像是時光機的秘密入口篙议。輕輕一點,過往撲面而來:各式各樣的恐龍圖片怠硼、資料簡介鬼贱、學名和中文譯名
老搭檔張宗達2015年重新開始創(chuàng)作恐龍。從動畫公司離職后香璃,他自己開辦畫室这难,逐漸向商業(yè)轉型,從2D到3D摸索出雕塑和打印模型的市場增显。那年恰逢《侏羅紀世界》上映雁佳,他做了一款伶盜龍小藍,賣得很好同云,也略帶點無奈:還是電影流行文化中的恐龍形象受歡迎糖权,可惜不一定科學。
近來他正與博物館合作炸站,做復原雕塑展覽星澳;也想找生產工廠配合,做恐龍玩具開發(fā)旱易。下一步禁偎,他想將科研機構腿堤、商業(yè)項目和科普結合起來。自己走多一步如暖,就能對這個產業(yè)或領域有一點改變笆檀。張宗達說。
站在他們曾佇立過的路口盒至,如今的長鯨吟不再猶豫酗洒。我是從做科普開始的,這是我的起點枷遂。他說樱衷。未來,他想以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做科普酒唉。
他依然記得剛上大學時去鄱陽湖觀鳥矩桂,路過湖邊正是日出時分,熹微的晨光在湖中投下倒影痪伦。同行的學生們小聲地討論著鳥的行跡侄榴,而他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忽見幾個滑溜溜的灰色腦袋露出水面流妻。
那是長鯨吟第一次看到江豚牲蜀。它們在朝陽的倒影中游弋徘徊,他蹲在那兒绅这,再也沒顧上看鳥涣达,目光追逐著它們的身影,心里滿懷驚訝和喜悅证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