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蜻蜓
紅的綠的小的大的;
都好看轻绞,都有掠過微波的薄翼采记。
荷葉
半卷的,全開的政勃;
都可愛唧龄,
都是蜻蜓的小綠傘。
也許會因為這樣一首簡單清澈的小詩愛上一位詩人奸远,朱湘既棺。這樣的文字讓人感到溫暖,為何在煩擾中忽然能夠寧靜下來去聆聽細雨滴答在荷葉上的聲音懒叛,又有什么能驅動著讓我們去看著那荷葉半卷著漸漸變成一支小綠傘丸冕?朱湘找到了這樣的韻律,讓人沉醉芍瑞,他輕輕地撥弄著弦兒晨仑,會是孩子們最愛的搖籃曲,輕輕柔柔拆檬,余音裊裊洪己。
朱湘也曾是最富盛名的詩人才子,但不流于俗竟贯,擁有獨特的詩作風格答捕,他的獨特主要表現在他為藝術而遠離了當時的文學的激昂而是在輕描淡寫的情趣中顯露自我。詩人為人甚是孤傲屑那,特立獨行拱镐,性格乖僻,因而為世俗不容持际。后來詩人死了沃琅,這本不是什么大新聞。他選擇在一個冬日的凌晨蜘欲,當輪船即將駛入南京時投入采石磯自盡益眉。據說,這個名叫朱湘的年輕人姥份,最后的時刻一邊飲酒郭脂,一邊吟詩。隨身攜帶的兩本書澈歉,一本是海涅的詩集展鸡,另一本是他自己的詩作“D眩縱身化著一脈清流莹弊,把一生終結在一個詩意的神話中涤久。詩人短暫的二十幾年的時光,留下無數清雅的詩篇箱硕。朱湘雖沒有徐志摩那樣橫恣的天才拴竹,也沒有聞一多那樣深沉的風格,但技巧之熟練剧罩,表現之細膩,豐神之秀麗座泳,氣韻之嫻雅惠昔,也使他成為一位不平常的詩人。
《蜻蜓》能夠被選錄在給兒童的小詩集中挑势,成為孩子們喜愛的兒歌在于它的不復雜镇防、不拗口。完全的是聲韻律的和諧潮饱,這樣的朗朗上口来氧。這首詩讓人想到的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小池》中的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香拉±惭铮”兩者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微焦距在那些惹人憐愛的小小池塘中的最細微的事物之上凫碌,朱湘也許就是在讀了楊萬里的詩作之后有了靈感扑毡,這是獻給孩子們的歌謠,也是詩人自我的安慰盛险,有誰會去理解這樣一個外冷內熱的詩人瞄摊,他的孤傲讓人望而卻步,他的詩作卻是這般親近可人苦掘。色彩上的獨具匠心换帜,形狀上的大小刻畫,摹狀荷葉的卷曲與舒展鹤啡,顯示出詩人的細膩筆觸惯驼。詩風明朗、色彩亮麗揉忘、節(jié)奏歡快跳座、感情樂觀,展示出清新雅麗的風格泣矛,流露出和對大自然美好的追求疲眷,表現出詩人天真、純凈您朽、明朗的內在性格狂丝。那一首《搖籃歌》也見證了詩人的童心换淆,醉臥在自然的懷抱中,醉臥在母親的懷抱中几颜,看遍了世間的春夏秋冬倍试,沉睡在自然的理想國度。
《搖籃歌》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蛋哭,
一陣陣溫風拂上人身县习,
你瞧日光它移的多慢,
你聽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谆趾,寶寶躁愿,
蜜蜂飛的真輕。
天上瞧不見一顆星星沪蓬,
地上瞧不見一盞紅燈彤钟;
什么聲音也都聽不到,
只有蚯蚓在天井里吟:
睡呀跷叉,寶寶逸雹,
蚯蚓都停了聲。
一片片白云天空上行云挟,
像是些小船飄過湖心梆砸,
一刻兒起,一刻兒又沉植锉,
搖著船艙里安臥的人:
睡呀辫樱,寶寶,
你去跟那些云俊庇。
不怕它北風樹枝上鳴狮暑,
放下窗子來關起房門;
不怕它結冰十分寒冷辉饱,
炭火生在那白銅的盆:
睡呀搬男,寶寶,
挨著炭火的溫彭沼。
春天缔逛,花香醉人,溫風拂身姓惑,日光慢移褐奴,蜜蜂輕哼,此時有聲勝無聲于毙;夏天敦冬,天上無星,地上無燈唯沮,蚯蚓停吟脖旱,萬籟無音堪遂,此時無愛勝有愛;秋天萌庆,白云小船搖籃溶褪,天上湖心人間,起沉飄悠搖晃践险,寶寶安臥猿妈,半隨云飛半在塵;冬天捏境,寒風低鳴樹梢于游,天寒地凍結冰,關上窗子房門垫言,挨著炭火??詩人抓住了每個最具季節(jié)性特征的意象,以時間的推移暗示出年復一年倾剿,周而復始筷频,不論什么時候,母親都在關照著自己的孩子前痘,無論什么時間凛捏,孩子都在享受著溫情的母愛。柔美的情調芹缔,詩人抓住最有季節(jié)性特征的意象坯癣,母親拍著寶寶安然入睡,在柔情蕩漾中最欠,交織著韻律的美麗示罗,充滿了輕柔和溫馨,詩的外形芝硬、內容柔和溫暖蚜点。一切萬物都安靜的聆聽著母親,這樣的母愛也是詩人的渴求拌阴,他那顆驕傲的心绍绘,也是需要人去理解去疼愛。而這樣的詩作也是孤獨的迟赃,只有寶寶一人陪拘,其他的是自然,母親是想象的隱含的敘述者纤壁,親近自然和孤僻的性格也是相符左刽,因為無人相陪伴,只能從自然中尋找生機摄乒,郁郁寡歡的躲在一旁悠反,任“陣陣溫風拂上人身”残黑,聆聽“蜜蜂在窗子外哼”,是自然撫恤了他孤寂的心靈斋否。 也許當一個孩子在入睡時梨水,倘若他的母親能夠輕輕吟誦這樣的詩篇,那寶寶一定會睡得很甜很甜茵臭。
自然的意象在這首詩中多次出現疫诽,給人在感官上是真實的,人與自然同根同在旦委,密不可分奇徒,莊子將這種關系稱為“天人合一”,親近自然缨硝,融入自然摩钙,將自己的小生命融入到自然之大生命中。無論道家的“天人合一”查辩,還是盧梭的“返回自然"胖笛,都是體現在了朱湘的浪漫詩作特質。他孤高的個性與社會格格不入宜岛,他不挑戰(zhàn)社會與個人奮斗相因相成长踊,他人之本性與自然息息相通。在他的心中萍倡,自然是至高無上的身弊,他以純然的以物觀物的方式發(fā)現自然之美,洞察自然之力列敲,拒絕主觀情緒的滲入阱佛,純凈的自然永遠是歌頌的對象。朱湘終其一生地保持著對自然的摯愛酿炸,不管遭際怎樣瘫絮,他都始終如一地抒寫自然的戀歌,譜就自然的曲譜填硕,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麦萤。
朱湘最有盛名的作品當屬《采蓮曲》,詩歌既充滿著典雅的古代東方情調扁眯,又飽含著現代人思緒的抒情短章 壮莹。初讀此詩就想起了漢樂府《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姻檀。南華帝子的“中有雙鯉魚命满,相戲碧波間⌒灏妫……蓮葉深處誰家女胶台,隔水笑拋一枝蓮歼疮。”朱湘的這首《采蓮曲》即自覺地運用了積淀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審美意識的意象和語言诈唬,用以表達采蓮女的情態(tài)韩脏、愛意。詩中用了楊柳铸磅、菡萏赡矢、蜂蝶、等極具意味的意象:楊柳象征著采蓮少女的美好身姿阅仔;菡萏即荷花吹散,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朱湘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上大量的融入了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特色八酒。他的《采蓮曲》讀來溫柔甜美和諧空民,把人帶入了江南的美景,頗有南朝詩歌的明麗質感羞迷。詩作中所用的詞語“左行”袭景、“右撐”、“拍緊”闭树、“拍輕”在形式上是頗為相似的,都是兩個動詞的并列荒澡,在押韻上也保持一致报辱,這樣的動態(tài)描寫在字里行間中有一種跟隨者小船前行的流動性,與小船在碧波中的蕩漾的姿態(tài)十分符合单山。朱湘十分贊同聞一多的詩歌三美碍现,尤其在《采蓮曲》中,更突出了音樂之美米奸,歌聲的婉轉悠揚昼接,使人仿佛置身其間,一起經歷了江南的美好悴晰。意境美麗和諧慢睡,氣氛清婉柔和,詞匯華麗铡溪,音節(jié)動聽漂辐,完全是一個現代詩人吟唱的古典歌曲,是一個現代人所陶醉的古典夢棕硫。
這樣的詩作是與當時詩壇的狂飆突進格格不入的髓涯。“五四”之后哈扮,有誰還會去細讀古人的篇章纬纪,那些腐敗發(fā)臭的東西是令當時文人不齒的蚓再。而有一個純粹的詩人,一個孤傲的詩人包各,他一直用一顆平靜的心來面對這種鄙夷和否定的生活摘仅,他相信那些古曲中自有他的出路,他的孤獨只有遠古之音和自然之聲才能夠理解髓棋,他不愿人間的丑惡侵蝕他那顆唯美实檀、唯理想的心靈,雖是孤寂的自我按声,他在作品中也很少表現丑惡的事情和抒發(fā)愁苦之情膳犹。他退居社會一隅,把滿腹悲憤壓在心底签则,因而他詩歌顯露出的感情须床,是平靜恬淡的,他的詩細膩閑雅渐裂,輕盈美好豺旬,如嫻靜微揚的平湖,如幽靜深遠的東方之夢柒凉。而他的生活處境卻是如此的沉重族阅。
《采蓮曲》節(jié)選
小船呀輕輕飄,
楊柳呀風里顛搖膝捞;
荷葉呀翠蓋坦刀,
荷花呀人樣嬌嬈。
日落蔬咬,微波鲤遥,
金絲閃動過小河。
左行林艘,右撐盖奈,
蓮舟上揚起歌聲。
菡萏呀半天狐援,
蜂蝶呀不許輕來钢坦,
綠水呀相伴,
清凈呀不染塵埃咕村。
溪澗场钉,采蓮,
水珠滑走過荷錢懈涛。
拍緊逛万,拍輕,
槳聲應答著歌聲。
朱湘的詩雖是有著嫻熟技巧化用了各方的古典詩詞宇植,雖是在詩作中有著極其講究的韻律得封,但那些表象之下卻是他鐘愛自然的美好心境,最應該讓人稱頌的在于他的不虛妄指郁、不做作忙上。心底純潔的如同孩子的笑容,從來沒有半點虛假闲坎。人生中的苦澀從未顯露在詩作中疫粥,也許他想他詩是給孩子們讀的,孩子們拋卻了成年人固有的知識腰懂,不會再去從古典詩詞上研究梗逮,不會再去從韻律上鉆研,只是在依依呀呀中绣溜,體驗親近自然的快感慷彤。看遍了四季的變換怖喻,看著蝴蝶輕輕舞動底哗,蜻蜓打著荷葉傘,躺在媽媽的懷抱里锚沸,一切都是那么溫暖跋选。朱湘雖然一生坎坷,但在他的句子中總也流露出對于生命哗蜈、對于陽光野建、對于自然的愛與贊頌,其實他不孤單恬叹,因為他有最忠實的伙伴。成年人朱湘同眯,總在詩作中回到了他的兒時绽昼,回到了他的純真時代。忘卻了現世的悲傷须蜗,歡快的駕著船硅确,在碧波中輕輕飄搖……
這樣也許是朱湘帶給當代詩壇的啟示,詩作作為向大眾展現詩人感情的篇章明肮,的確應該要抒發(fā)真性情菱农,但若是在詩作中盡是世俗、苦難柿估、折磨循未、謾罵、諷刺秫舌,這樣的東西就不能是詩的妖,而成了發(fā)泄的工具绣檬。一個詩人,在詩作中都盡是痛苦嫂粟,那么他的人生將會無比悲哀娇未,因為他連自己最后的一片樂土也丟失了⌒呛纾縱使生活中有無限的艱辛零抬、困難,但詩人就應該在詩歌中找到支撐宽涌。為什么不能純真一些呢平夜?在鋼筋鐵骨中就一定要憎惡現代的文明么?那大自然的逝去是不是也因為我們的詩人再沒有去關注過呢护糖?一味的抒發(fā)心靈褥芒,還不如去在自然中尋找自我。孩子是永遠不會去擔憂太多的逝去嫡良,這樣的心靈也會為當代的詩人帶來一份快樂锰扶。像朱湘一樣,成為一個詩歌理想的堅守者寝受,成為一個自然的歌唱者坷牛,身為詩人,有責任為讀者很澄,為孩子們帶來一個完美與健康的詩篇京闰。
朱湘死后被魯迅稱之為中國的濟慈。他的朋友羅念生說:“英國的濟慈是不死的甩苛,中國的濟慈也是不死的蹂楣。”朱湘的自然純美讯蒲、不失古典的“兒歌”痊土,如若能夠為當代詩人學習開創(chuàng),那對于詩壇墨林、對于大眾都將是一種溫暖赁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