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燕
寫下這么沉重的話題琼稻,是因為最近看了兩本挺沉重的書——楊絳的《我們仨》和余華的《活著》蛛芥。
一條古棧道,柳葉落滿地宾濒。一步一步地送別腿短,一段一段的離情。楊絳先生把離別寫得凄美溫馨绘梦,把相思寫得動人心弦橘忱。“從今以后卸奉,咱們只有死別钝诚,不再生離¢茫”讀來感人至深凝颇∨斯埃《我們仨》出版的時候,楊絳先生92歲高齡拧略,經(jīng)歷了愛女與丈夫的先后離世后芦岂,她用平靜柔和的筆觸思念著“我們仨”。但文字背后的落寞與深情辑鲤,讓人揪心盔腔。那些苦中作樂杠茬、平淡溫馨的日子月褥,在她筆下娓娓道來。很難形容我讀后的感覺瓢喉,既為離別感到揪心宁赤,又為知識分子家庭平凡的快樂深感安慰。這是一本溫暖的書栓票,在離愁別緒中夾雜著的溫馨快樂格外珍貴决左。
閱讀《活著》的過程則是“受虐”的過程,充滿壓抑走贪。一個又一個生命的逝去佛猛,一場又一場生離死別,讓人透不過氣來坠狡。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继找,在死亡氣息里探尋活著的意義,或許是這部作品想表達的吧逃沿。的確婴渡,活著,是最美好的事凯亮,也是最有意義的事边臼。活著假消,就有悲歡離合柠并,就有人間百味。
“人有悲歡離合富拗,月有陰晴圓缺臼予,此事古難全∶较浚”一直以為生離死別這個話題瘟栖,離我很遙遠。然而回想近年谅阿,已連續(xù)三年有親人離世半哟,每年參加一場追悼會的節(jié)奏真讓人吃不消酬滤。
還記得,2014年7月寓涨,去醫(yī)院看大姨夫盯串,醫(yī)生已宣布不能手術(shù)了。臨走時戒良,我說:“大姨夫体捏,我們先走了,過些天再來看您糯崎〖哥裕”大姨夫輕輕地點了點頭。嘴上雖這么說沃呢,但心里已有預感年栓,真不是滋味。
還記得薄霜,2015年8月5日某抓,病床上的湯老師已瘦得幾乎認不出樣子了。我心里很清楚惰瓜,這是最后一面了否副,臨走的時候,湯老師“睡著”了崎坊,我沒有和他道別备禀,“再見”“過些天再來看您”,那一刻流强,這些話我都說不出口痹届。我知道他是假裝睡著,我知道他也害怕這樣的離別打月《痈“什么都不說了吧,這樣奏篙,或許下輩子還能遇見柴淘。”我心里這樣想著秘通,我忍住不再看他一眼为严,我忍住不讓眼淚掉下來。就這樣,頭也不回地離開肺稀。
還記得去年10月1日第股,去醫(yī)院看望老公的叔叔,腹水讓他的肚子變得特別大话原,但他精神還好夕吻,坐著和我們說了會話诲锹。臨走時,我覺得情況沒那么糟涉馅,真的以為還會有下次探望归园,但沒想到,他幾天后就離世了稚矿。那一回庸诱,終究還是成了最后一面。
如今晤揣,老公的小阿姨正躺在病床上桥爽,在與死神作最后的掙扎。我卻沒有了去看她的勇氣碉渡,光是聽婆婆每次看她回來后的描述聚谁,我都可以想象那會是怎樣一幅場景母剥。又是最后一面嗎滞诺?還是不見了吧。
這些年环疼,我不只一次地想习霹,既然生離死別不可避免,那么我們活著的時候該做些什么炫隶?
大姨夫走后淋叶,我能想到的都是他對我的好,每每想起小時候有關(guān)他的記憶伪阶,都是很溫暖的片斷煞檩,我想這就夠了;湯老師走后栅贴,我細細回想那些年斟湃,也都是很美好的畫面,我一直很尊敬他檐薯,從沒頂撞過他凝赛,從未和他有過不愉快。和他相處的十年坛缕,足夠我回憶一輩子墓猎。我想,這也足夠了赚楚。
活著的時候真誠相待毙沾,多一點相互理解,離別后也能少留一點遺憾宠页。對父母左胞、對朋友都是如此膨俐,這個道理很簡單,卻也很難做到罩句。
近日接到電話焚刺,得知湯老師的愛人及朋友想把他生前的稿件集結(jié)成冊,需要我提供一些幫助门烂,我是萬分的愿意乳愉,我們能為故人做的,也正是為我們自己做的屯远。
清明將至蔓姚,思念千萬重。在這個季節(jié)讀《我們仨》慨丐,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坡脐。“無論愛與不愛房揭,下輩子都不會再見备闲。”雖然我真的相信世事輪回捅暴,但還是想說恬砂,珍惜當下是活著最該做的事。與家人蓬痒、朋友的相處泻骤,一分一秒都不允許被浪費。
好好活著梧奢,是對生活最大的尊重狱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