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朵朵魚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于92歲高齡時寫的散文回憶錄,記錄了這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家庭的點點滴滴贿堰。
全書分為三部分辙芍。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羹与、獨特的筆法故硅,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纵搁,女兒與丈夫先后病重去世吃衅,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xiàn)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jīng)歷。第三部分诡渴,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捐晶,并在牛津喜得愛女菲语,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惑灵。
看完這本書山上,我的內(nèi)心夾雜著哀傷、歡喜英支、羨慕佩憾。
第一部分楊絳做了一個夢,夢到本來和錢鐘書一起散步干花,結(jié)果他不見了妄帘,任憑她如何尋找都無果。
這是夢池凄,也不是夢抡驼。錢鐘書先于楊絳去世,便是對這個夢最好的詮釋肿仑。
曾經(jīng)我奶奶老了的時候致盟,她常對我說她又做夢了,夢到她離我們而去尤慰。雖然我知道人總是會死去馏锡,心里卻總希望這一天來得遲一點,再遲一點伟端,只希望親人能再陪陪我們杯道。沒過幾年,奶奶真的走了责蝠。
所以党巾,對于楊絳的這個夢,我深有體會玛歌。那種花將凋零昧港,人將遲暮之情總讓人心里難受擎椰。
第二部分是現(xiàn)實與夢境的結(jié)合支子。錢鐘書在一條船上住著,雪白的床單达舒,雪白的枕頭值朋,這分明就是醫(yī)院。而楊絳只能住在一個客棧巩搏,客棧里面什么都有昨登,無需擔心。
只是這客棧到船上的路途不好走贯底,年邁的楊絳總是小心翼翼丰辣,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著撒强。女兒阿圓工作繁忙,偶爾只能來一次笙什。后來女兒也病了飘哨,便只剩下楊絳一個人在這清冷的旅途上追趕。
這客棧其實就是他們的家琐凭,因為最重要的丈夫與女兒都不在家里芽隆,所以這家的存在便如同客棧一般。
我曾做過一個小夢统屈,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胚吁。他現(xiàn)在故意慢慢走,讓我一程一程送愁憔,盡量多聚聚腕扶,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愿意吨掌。送一程蕉毯,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思犁。離別拉得長代虾,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激蹲。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棉磨,愈怕從此不見。
他發(fā)愿說:“從今以后学辱,咱們只有死別乘瓤,不再生離〔咂”
我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衙傀,一路上都是離情。
從客棧一程一程追趕小船的過程萨咕,便是楊絳一程一程送別錢鐘書的過程统抬。讀來自然覺得心上凄涼。
文章里多次寫到楊柳危队,從郁郁蔥蔥到樹葉脫落只剩光禿禿的枝丫聪建,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以及送別的意味。
在古代茫陆,楊柳表送別之意金麸。楊絳獨自走在這送別的路上,我們?nèi)詈笾皇N乙蝗瞬局眩瑹o比哀傷挥下。
第三部分寫了生活與工作的點點滴滴揍魂,我們從中看到楊絳一家樸素、平凡而努力棚瘟、有趣的生活著愉烙。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解取;我們?nèi)齻€人步责,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禀苦,與人無爭蔓肯,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链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调限;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误澳,都能變得甜潤耻矮。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骋湮剑快樂裆装。
正如楊絳所說,這簡簡單單幾十字便能概括這一生倡缠。
在生活上哨免,鐘書先生“笨手拙腳”。
鐘書這段時期只一個人過日子昙沦,每天到產(chǎn)院探望琢唾,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盾饮〔商遥”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丐谋。我說芍碧,“不要緊,我會洗号俐。”“墨水呀定庵!”“墨水也能洗吏饿∽傥#”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壞事了猪落,把臺燈砸了贞远。我問明是怎樣的燈,我說:“不要緊笨忌,我會修蓝仲。”他又放心回去……(此間省略若干)
可這并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愛情官疲,反倒叫人向往袱结。在生活上錢鐘書很是笨拙,但楊絳用她的愛來包容他途凫。而錢鐘書也盡全力對她好垢夹。在他學會煮早餐后,一直堅持早起做早餐维费,幾十年從不間斷果元,除非有重要的事情。若非這樣互相包容和照顧犀盟,他們怎能一起攜手到白頭而晒。
放眼今天,哪個女生不期望自己的另一半最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阅畴,能賺錢養(yǎng)家還要對自己寵愛有加欣硼。稍有不順心就各種作,比林妹妹還多愁善感恶阴。沒有公主命卻一身公主病诈胜。
而錢鐘書與楊絳的愛情已經(jīng)不需要再多的言語來表達,便能看到滿滿愛意冯事。
他們把外出散步焦匈、逛公園等稱為“探險”,這樣的生活多么有意思昵仅。
在對方出差不在身邊的日子缓熟,他們會把一件件小事記錄下來,稱為“小石子”摔笤,待在一起后够滑,便把這些“石子”拿出來“把玩”,別有樂趣吕世。他們是生活的智者彰触。
那時生活條件很艱苦,他們沒有自己的房子命辖,只能不斷的借宿况毅。來來回回搬了好多次家分蓖,有時候家具都是別人送的。
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尔许,他們對工作的熱情絲毫不減么鹤。
我們不論在多么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味廊。
這樣的精神讓人心生敬佩蒸甜!錢鐘書小組在編寫書籍時,幾個人圍坐在一張小書桌前余佛,書桌前后兩人面對面坐著柠新,還有書桌下的空擋可落腳,可坐在書桌旁的人卻連伸個腳都難衙熔。
而楊絳工作的小書桌僅能放一本書和一疊稿紙登颓。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完成書籍的編纂與翻譯。
用“斯是陋室红氯,惟吾德馨”來形容他們很是合適框咙。身處陋室,卻心志堅定痢甘,不懼困難喇嘱。
錢鐘書負有盛名,卻從不為名所累塞栅。他做事認真負責者铜,效率極高,卻從不喜歡出風頭放椰,只想專注自己的工作作烟。有出國訪問、參加國宴等這樣大展風頭的機會他全都拒絕了砾医。有好友邀請他擔任重要職務(wù)拿撩,他不得已答應(yīng),沒多久卻毅然辭掉如蚜。這是真正做學問的人压恒。
看完這本書,只有滿心的敬佩错邦!錢鐘書與楊絳的愛情叫人羨慕探赫,對工作的認真讓人欽佩,對家人的愛也讓人動容撬呢,他們的行為舉止更讓人稱頌伦吠。
三言兩語無法描述他們這平凡卻又偉大的一生,還好有《我們仨》供我們回味。是書讨勤,也是生活箭跳,更是智慧晨另。
PS:文中引用了很多原文潭千,是因為我的概括能力向來很差,更重要的是覺得沒有任何更好的詞語比楊絳先生本人的話語更合適了借尿。
365無戒極限挑戰(zhàn)訓練營 第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