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陽光矢洲,就會有陰影
無論多么快樂的人
內(nèi)心都會有悲傷的影子
不快樂與快樂無關(guān)璧眠。
快樂,是一種發(fā)現(xiàn)微光幸福的能力读虏。而不快樂责静,是因為我們無法處理與悲傷的關(guān)系。
但悲傷又是一種必然盖桥,甚至是生命的常態(tài)灾螃。
只不過我們總是覺得它是生命的偶然,而拒絕去學會與它的關(guān)系揩徊。
可是既然無法逃避腰鬼,我們就只能學習和悲傷對話。要不然塑荒,它就會殘留在我們心中熄赡,成為一根不快樂的刺。
一個與悲傷說再見的故事齿税。故事的主角叫瓊·狄迪恩彼硫。著名的作家和記者,被譽為“美國的文學女神”。
她在擁有成功作家生涯的同時拧篮,卻也經(jīng)歷或許是人間最殘酷的悲傷词渤。
如果說悲傷也有分等級的話, “喪慟”應該屬于最高級串绩。(“喪慟”是一個心理學名詞缺虐,指喪失或死別的多重反應。)
狄迪恩的人生就經(jīng)歷了最慘痛的喪慟礁凡。
圣誕節(jié)前夕高氮,她的女兒突然病倒進了重癥病房。
在她女兒昏迷不醒期間顷牌,丈夫又突然心臟病猝發(fā)死亡纫溃,她看似堅強冷靜地安排后事,而其實她的內(nèi)心陷入了如海浪般洶涌的喪慟之中……她遇到了人生最艱難的一年韧掩。
多年后,在垂暮之年窖铡,她把這段經(jīng)歷疗锐,寫成了一本書《奇想之年》,一本勇敢與悲傷告別的紀實作品费彼。
《奇想之年》的偉大滑臊,是因為除了哀傷動人的回憶外,它還帶來許多對于生命的思考箍铲。它帶給我們震撼人心的勇氣和堅強雇卷。
最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們颠猴,如何與悲傷相處并最終說再見关划。
壹:悲傷總是突如其來
人生在剎那間改變,而那一剎那稀松平城涛停——
這種體驗充滿諷刺贮折,卻又如此真實: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從來都非意料之中资盅,悄無聲息或突如其來调榄。
而當時你覺得一切如常。
其實呵扛,人生本無常每庆。
瓊·狄迪恩就是在一如往常的晚餐時間,遭遇了她人生潮水的大逆轉(zhuǎn)今穿。
如果“伴侶”二字有模范的話缤灵,那就是瓊·狄迪恩與丈夫約翰·鄧恩。
狄迪恩被譽為美國“當代最優(yōu)秀的散文作家”,她的小說《照著做》曾入選《時代》雜志百大英文小說凤价。與此同時鸽斟,她還做過時尚雜志《VOGUE》的編輯,也是電影編劇利诺,曾獲戛納電影節(jié)富蓄、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等多個獎項慢逾。
最重要的是立倍,她很美。
而狄迪恩最令人羨慕的侣滩,不是她的美貌與才華口注,而是她與丈夫之間,愛人君珠、伴侶寝志、知己三合一的關(guān)系。
他們在一個屋檐下創(chuàng)作策添,約翰在樓梯頂端的書房材部,狄迪恩在門廳對面的陽臺。
他們會在每天下午4點結(jié)束創(chuàng)作唯竹,一起去游泳乐导;他們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餐廳共進晚餐;他們一起辟田地浸颓,培育花園物臂。他們一起寫作,做彼此的第一個讀者产上;他們生活的每一天都充盈著對方的話語……
他們的婚姻維系了近40年棵磷,還擁有了一個女兒。
最終晋涣,是死亡才將他們的婚姻結(jié)束泽本。
只是這死亡來得太突然。
“你坐下來吃晚飯姻僧,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結(jié)束规丽。”
2003年12月30日撇贺,星期二赌莺,晚上。
狄迪恩和約翰松嘶,和往常一樣在家吃晚餐艘狭。
一如既往,狄迪恩準備晚飯,約翰坐在客廳爐火邊的椅子上讀書巢音,喝點威士忌遵倦。
所有細節(jié),稀松平常官撼,毫無預兆梧躺。
在要入桌吃飯時,約翰突然停住傲绣,耷拉著一動不動掠哥。
狄迪恩還來不及反應,他就向前傾倒秃诵,撞上餐桌续搀,而后撲倒在地。
這一切菠净,只在一瞬間禁舷,這一瞬間,也是約翰生命的終結(jié)毅往。
而此時榛了,他們最心愛的女兒,一個剛結(jié)婚三個月的新娘煞抬,正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昏迷不醒,在死亡幽谷前徘徊著构哺。
是的革答,狄迪恩的美好生活結(jié)束了。
一夕之間曙强,狄迪恩從最幸福的女人變成了最悲傷的老婦残拐。
這一年,她69歲碟嘴。
她突然明白溪食,親人的死亡必然會降臨,就如所有悲傷總不可避免地會進入你的生活娜扇。
只是错沃,我們總是僥幸的以為,悲傷只是電視劇里的故事雀瓢。
所以枢析,當悲傷來臨時,我們措不及防刃麸。
我們無法承受醒叁。所以,我們就被輕易打進谷底。
甚至萬劫不復把沼。
或許啊易,只有明白,悲傷是人生的一部分饮睬,我們才不會被突如其來的它給輕易擊敗租谈。
貳:不用告訴所有人我的悲傷
越彼此依賴,越是分不開续捂。
常人最期許的理想夫妻關(guān)系垦垂,狄迪恩與約翰這樣的,在面臨一方的離開時牙瓢,反倒成了“最不理想”的一種結(jié)局——更悲傷劫拗,更難抽離。
就如越美好的戀情越無法接受最后的分別矾克。
當所有人以為她會悲痛到哭天搶地無法自理時页慷,她卻沒有。
她異常冷靜胁附。
她不悲傷嗎酒繁?
不,她特別特別悲傷控妻。
她關(guān)閉自身的一切反應州袒,故作冷靜地,避免任何不合時宜的情緒發(fā)泄弓候,只為了“自欺”——他并沒有離開郎哭。一切如常。
她必須趕緊處理完善后事宜菇存,這樣她才能趕緊進入獨處狀態(tài)夸研。唯有獨處,她才能相信“他能夠回來”依鸥。
一開始亥至,狄迪恩就是用這種“自欺”獲取了無窮的力量。
因為他人流露出的悲傷與憐憫贱迟,無非都會提醒她:他已經(jīng)離去姐扮。
所以,當朋友提出在報紙上刊登訃告時衣吠,狄迪恩拒絕了溶握。
可是,狄迪恩真如她表現(xiàn)的那么冷靜嗎蒸播?不睡榆。
她的思緒非称妓粒混亂,她疑慮重重胀屿,游移不定塘揣,時而陷入“將他帶回來”的迷思中,時而又在回憶中搜索任何約翰可能死亡的預言或跡象宿崭,她的腦海不斷重播約翰轟然倒下的場景亲铡,仿佛回到那個場景,就可以將故事導向不同結(jié)局……但所有這些不理性的壓抑的沖動葡兑,她都一一隱蔽起來奖蔓,只在她的體內(nèi)奔騰。
也是從約翰離開的那一天起讹堤,狄迪恩開始用筆記錄她那隱蔽壓抑著的喪慟思緒吆鹤,沒有拒絕它。記錄它的同時洲守,也在一步步接受它疑务。
我們沒有必要馬上強迫自己承認悲傷,也沒有必要去擴大自己的悲傷梗醇,讓全世界知道知允。
我們甚至需要一個夢想幻滅的過程去隱藏這個悲傷;但最終叙谨,我們還是必須勇敢地找到一個方式接受它温鸽。
只是,需要一步一步手负。
叁:是時候了解悲傷了
在把悲傷暫時隱藏之后涤垫,她知道自己終究要學會和它對話,去了解悲傷到底是什么虫溜。
每個人有不同的方式。
求助他人股缸,或讓時間告訴你答案衡楞。
而狄迪恩選擇了閱讀。
狄迪恩大量閱讀文學作品中描繪死亡的文字敦姻,但她發(fā)現(xiàn)此類文字都用抽象的方法在表現(xiàn)喪慟的狂暴和痛苦瘾境,這種在死亡之外思考死亡的遐想,于她镰惦,只是一種成見迷守,并不真實。
于是旺入,她轉(zhuǎn)而求助于專業(yè)文獻兑凿,精神病學凯力、心理學、病理學礼华,她開始以嚴謹?shù)膽B(tài)度了解喪慟的原理咐鹤、觸發(fā)機制和應對方案。
原來圣絮,她那“悲傷后的冷靜”反應是正常的——
在她內(nèi)心翻涌的“喪慟”的奇思謬想是合理的——
喪慟的行為“意味著要向正常的生活態(tài)度致以嚴肅的告別祈惶。”它不會被視為一種病癥扮匠,因此也不會尋求醫(yī)療幫助捧请,而是仰仗“時間的流逝來克服這一切“羲眩”
她不再不安于那些混亂的“奇想”疹蛉,也不躲避正在脫軌的生活,她以身去認識“喪慟”帮非,與“喪慟”共處氧吐。
其實,悲傷來源于不同的原因末盔,想要了解悲傷并與之對話筑舅,我們就需要通過成長和真正的學習,找到其中的根源陨舱,而不是一味逃避或陷入情緒之中翠拣。
是什么讓你不快樂?通過閱讀或人生體驗你能找到答案。
這個答案游盲,不會讓你不悲傷误墓,但它卻讓你做好了說再見的準備。
肆:跟悲傷好好告別吧
在經(jīng)歷一段披上偽裝的短暫或漫長的悲傷之后益缎,是時候最終克服它了谜慌。
狄迪恩是時候與約翰說再見了。
就像我們所有人都要和過去的不幸說再見莺奔,無論這個悲傷大或小欣范。
約翰去世一年后,狄迪恩收到了醫(yī)院的報告和文檔令哟。
她終于不摻雜情緒恼琼,不交織回憶,好好地真實地面對這份死亡記錄了屏富。
其實晴竞,因為這一年的閱讀認知,狄迪恩對文檔內(nèi)容早已熟知狠半,但她一直是出于理性去了解這些噩死,卻從未因此理性地生活颤难。
而這次,她終于明白了:“我或他所做的或沒做的都不可能導致他的死亡甜滨,也不可能阻止死亡的發(fā)生乐严。”
我們總以為自己能夠阻止悲傷的發(fā)生衣摩,最終卻被悲傷綁架了自己昂验。
她開始走進書房,清理文件柜艾扮,看她和約翰一起制定的卻來不及去完成的“計劃”既琴。
她在一年后的平安夜,開始重新邀請朋友到家里來泡嘴。
一年前甫恩,她和約翰也有此計劃。
她生起爐火酌予,點亮蠟燭磺箕,放CD唱片,準備晚餐……即便會想約翰如果還在抛虫,他這會正在做什么松靡,但狄迪恩還是很好地完成了這個平安夜。
每一個新的一天建椰,太陽依然會升起雕欺。
約翰已經(jīng)去世了,他不能再陪她了棉姐。
但他也成為了永恒的記憶屠列。
以另外一種形式。
讓她的人生開始有了不同的陽光伞矩。
萊昂納德·科恩有一首歌《Anthem》笛洛,里面有句歌詞: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萬物皆有裂痕乃坤,那是光進來的地方苛让。)
沒有悲傷,某種意義上快樂也無法成立侥袜。
悲傷就像人生的裂痕蝌诡,讓人痛苦溉贿,卻也是光進來的地方枫吧。
狄迪恩的悲傷,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宇色,但卻也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勇氣和思考九杂。
在生活中颁湖,許多難過、不幸例隆、不好的事甥捺,讓各種大大小小的悲傷進入我們內(nèi)心,我們必須學會接受镀层、了解并最終與它告別镰禾。
因為,告別不快樂唱逢,我們或許就更有能力尋找快樂吴侦。
最后,給大家送上一段話坞古。
來自蘇打綠的歌备韧。
因為其中一句歌詞,是從科恩的歌詞引申而來痪枫。
像盲目的季節(jié)來來回回
不管黑夜怎麼長白晝總會到來
就像沒有路的森林沖破了天
終於了解生命必須有裂縫
陽光才照得進來
...
來源:《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