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常常因為擁有太多信息以至于連自己都難以分清哪些信息才是對自己真正有益的遭铺,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知識障礙”。只有兩種具有智力的生命形態(tài)不會被“知識障礙”所困擾桥胞,那就是外星人和孩子治笨。
30多年前的一部加拿大卡通電影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兩名外星人被派往地球,他們的任務是監(jiān)視地球并把地球上的情況匯報回自己的星球剔蹋。在地球上呆了兩周以后旅薄,這兩名外星人得出了結(jié)論:地球上居住著一些有四個輪子的叫汽車的東西,每輛汽車都擁有至少一個長著兩條腿的叫做人類的奴隸泣崩。每天早上少梁,鬧鐘會發(fā)出巨大的噪音把人類叫醒,這樣矫付,他們會將汽車帶到一個俱樂部(停車場)去凯沪,在那兒,汽車會呆上一整天买优。而同時妨马,人類會進入到一座大廈里去工作來供養(yǎng)汽車。這部卡通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杀赢,它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烘跺,從一個完全沒有偏見的角度來看世界,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與眾不同的事實脂崔。
圖像-背景原則
看下面這張圖滤淳,是圣·喬治和龍。圖中既可以看到圣·喬治的肖像脱篙,又可以看到圣·喬治殺死龍的圖像娇钱。你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畫面伤柄,這取決于你將目光集中在哪個方面绊困。類似的背景和圖像可以相互切換的圖片大家應該都見過不少,例如有的圖片乍一看是一個花瓶(圖像)适刀,但那兩個花瓶同樣也能被看做是兩張臉的輪廓(背景)秤朗。
曾有一個以“圖像-背景”原則為基礎的心理學實驗。這個實驗用了3幅圖笔喉,每一幅圖都是專門為此研究而設計的取视。其中一幅圖是一個鉆石硝皂,它的每個角都被削掉,本身被削成了原來的1/4作谭,只在畫面底部剩下一些彎彎曲曲的線條稽物。該實驗中有20位實驗者,其中被告知折欠,那些畫中的圖像是在藍天白云下飛舞的風箏贝或;而另外10位實驗者則被告知,那幅圖中的景象是一扇由4個長方形組成的窗戶锐秦,窗戶上掛著窗簾咪奖,窗臺上還放著一些花。經(jīng)過10分鐘的休息后酱床,每位實驗者被要求畫出剛才在畫中看到的圖像羊赵。結(jié)果每個人畫出的圖形更像是他或她被告知的那樣東西,而不是他們本身所看到的圖像扇谣。那些被告知是“窗戶”的人畫出了一些彎曲的窗簾以及一些花朵昧捷;而那些被告知是“風箏”的人則畫出了白云,甚至還畫出了風箏線罐寨。當他們第一次看這幅畫的時候料身,他們被告知的東西就決定了他們對圖形和背景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知識障礙”衩茸。
這種情況概括起來就是:如果你看到的是風箏芹血,你就會想到風箏線,想到好天氣楞慈;如果你看到的是窗戶幔烛,你就會想到玻璃;如果你看到的是花囊蓝,你就會想到花盆饿悬,想到花盆里的泥土。你對所有事物(包括產(chǎn)品聚霜、服務狡恬、行為和各種產(chǎn)生作用的系統(tǒng))的感知總是在不停地改變,這完全取決于你將目光鎖定在事物的哪個方面蝎宇。你的感知是你受教育的產(chǎn)物弟劲,也就是所謂的“知識障礙”。接下來幾天我們會討論幾個關于“知識障礙”的案例姥芥,以及如何通過外星人的眼睛換個視角看待這些事情兔乞。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炒蛋幫幫主,只是一個和我相遇并交流的角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