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中邦泄,隨著這幾年的自媒體浪潮的推動裂垦,互聯(lián)網(wǎng)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自媒體人。
大神們熱衷于分享干貨,而我們也非常享受的閱讀著大神們分享下來的干貨,每天重復(fù)不斷的刷新著自己的認(rèn)知筐喳。
殊不知,我們正在慢慢的掉入一個陷阱之中硅瞧。
什么是干貨腕唧?
吳伯凡老師提到過瘾英,所謂干貨其實就是具備著:
- 娛樂
- 簡單答案
- 速成效果
這三個特點的文章。
為什么我們這么喜歡干貨缺谴?
從干貨的這三個特點中我們不難看出,干貨其實就是一種能夠讓人感覺“我已經(jīng)學(xué)到”新東西的文章膀曾。
大家這里注意到阳啥,我前面說的是感覺“我已經(jīng)學(xué)到”,而不是“我真正學(xué)會了”斩狱,為什么呢?
因為干貨本身自帶的娛樂性質(zhì)讓人看著不費勁所踊,而且答案簡潔明了概荷,減少了讀者的思考時間,并且操作簡單继薛,讓人產(chǎn)生一種一看就會的錯覺。
干貨有毒惋增!
你有沒有過這么一種感覺改鲫,今天看看某大神的一篇文章,然后驚呼:“我曹稽亏,牛逼啊缕题,又刷新認(rèn)知了”,“天啊烟零,我怎么現(xiàn)在才看到他的文章啊咸作,我又覺得自己落后了”记罚,“寫得真是太好了,完全就是在說我啊桐智,太實用了”烟馅。
接著,回去睡一個大頭覺刊驴,然后該干嘛干嘛,直到又刷出另外一篇干貨缺脉。
正如前面所說的悦穿,其實干貨是一種讓你“感覺自己懂了”,而非“自己真的懂了”的東西礁扮。
由于干貨本身,簡單答案的特性太伊,減少了讀者大腦思考的能量逛钻,就會讓別人產(chǎn)生一種閱讀的快感。長此以往芳悲,讀者的大腦就會退化边坤,變得對信息不那么敏感,只能閱讀所謂的干貨茧痒,深度思考的能力慢慢就會癱瘓掉。這其實和吸毒是一個道理弄企。
有煙癮,毒癮的各種癮的人桩蓉,都是“來一發(fā)”的時候很爽劳闹,但是過后該啥樣還是啥樣。(想想我們玩游戲的時候就知道了)
解毒的一劑良方
前面說到了“干貨有毒”业汰,我的本意并不是說干貨這個東西本身是有問題的菩颖,而是說在看干貨的同時我們不要被繞進去,不要因為干貨本身而放棄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晦闰。
在這個信息爆炸,自媒體泛濫的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中跪妥,我們很多人很容易被文章中的一些東西給繞進去声滥,自己迷失在其中不能自拔卻渾然不知。
要想解毒落塑,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時刻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污朽,并將想法快速的落地實踐就可以了龙考。
其實,我們從來都不缺少干貨洲愤,我們?nèi)鄙俚闹皇巧疃人伎疾⑷バ袆恿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