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和土灶臺
算起來家里新房子已經(jīng)蓋了有些年局荚,但常常在午夜夢回所夢見的都小時候住過的老屋,而不是后來建的樓房愈污。老屋承載了我兒時的全部時光耀态,不管是無憂快樂還是自卑貧窮。
家里土坯所砌的三間老屋暂雹,是爸爸在我出生那年修建好首装,聽奶奶說為了蓋這三間瓦房,爸爸每天起早貪黑杭跪,所有蓋房用的土坯都是他一人親自在田地用個木模子做出來仙逻,再曬上好些天才可以用,屋頂上的木梁也是獨自一人去外婆那邊舒城大山區(qū)一步步一根根步行馱回來涧尿。
在那物質(zhì)極度匱乏的年代系奉,尤其是貧苦人家,即便是再普通不過的三間土坯房姑廉,也是耗盡一家人的全部心血喜最。以前奶奶常提起這些辛酸就會不停的抹著眼淚。
老屋的左側(cè)是廚房庄蹋,進門便是大大的灶臺瞬内,聽老人說砌灶臺是個很強的技術(shù)活,高高的煙囪通風(fēng)要好限书,不然很費柴禾虫蝶,有的砌得不好的會滿屋煙氣,鍋與灶臺要嚴(yán)絲合縫倦西。
大部分人家的鍋臺上會安有兩口鍋能真,一個主鍋用來炒菜,另一個大鍋用來煮飯扰柠,中間會有有兩口水井罐兒粉铐,用來煨熱水。
飯好了卤档,熱水用來洗臉和刷碗蝙泼,再后來有了鋁井罐,熱水開了也會把裝在水瓶里劝枣,這樣能節(jié)省柴禾和時間汤踏。灶臺的上方织鲸,掛著鐵鏟、銅勺溪胶、筷籠子這些物件搂擦,貼著春節(jié)時寫的長而仄的四個字:水火平安。鍋臺的一端下方會放一個大大的水缸哗脖,里面放著一個用半邊干葫蘆做成的水瓢瀑踢,用來舀水盛水。
那時都是用的木頭鍋蓋才避,煮飯時鍋沿常常會用洗碗布圍一圈以免會漏氣丘损,我常常會坐在灶門口的蒲墊上幫忙塞柴禾,有稻草工扎、油菜秸、松毛和樹枝等等衔蹲,有時用棍柴樹枝時總會容易把燃著的火弄滅了肢娘,即使我鼓起腮幫子使勁地吹,眼睛時常會嗆得流淚舆驶,火總是還著不起來。
媽媽就會告訴我,“人要實心础锐,火要空心”胖翰,要把樹枝架起來,中間留個空隙這樣火才會旺起來撬陵。也有人家會按個風(fēng)箱珊皿,遇上柴禾不好著時,就會拉一拉風(fēng)箱巨税,有利于柴禾的通風(fēng)蟋定。
灶臺、木鍋蓋草添、柴禾驶兜、大鍋煮出來的米飯是格外的香,起米湯后远寸,再添幾把小火抄淑,飯就會慢慢溢出香氣來后,不用再加柴禾驰后,遠遠的都能聞得到香氣撲鼻肆资,直叫人饞涎欲滴,每每飯后灶芝,我會把底下香而脆的鍋巴泡上米湯吃迅耘,甭提有多美了贱枣。
下午放學(xu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進廚房找中午剩的鍋巴泡開水颤专,就著咸菜吃得津津有味纽哥。
秋天是紅薯收獲的季節(jié),我們姐妹常常在灶洞里放進去紅薯栖秕,讓火星火種一起覆蓋起來春塌,一個多小時后聞到香味再把取出,管不了外面那黑乎乎的一層皮簇捍,也管不了多燙手只壳,我們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暑塑,掰開就吃吼句,那金黃的瓤咬一口,哇事格,好吃惕艳!別提有多爽了,時至今日那香噴噴驹愚、熱乎乎的烤紅薯依然是我心理最美的美食之一远搪。
隨著液化氣電飯煲電磁爐各種電器化廚具的普及,如今再也很少見到記憶里那樣的土灶臺了逢捺,那樣的木鍋蓋谁鳍、那樣的大鍋、那樣的燒紅薯味……這一切都將淹沒在時光深處了劫瞳。
以后的我們只有花高價錢去農(nóng)家樂去體驗了吧倘潜?
灶臺、火光志于、媽媽窍荧,那都是我們心中永恒溫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