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藝苗老師介紹《哥德堡變奏曲》的時候提到乾吻,如果對變奏曲這一形式感興趣的話绎签,可以聽一聽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就大概能基本把握變奏曲這一形式了奢方。
于是饒有興致地去“拆解”了莫扎特和他的這首《小星星變奏曲》蟋字。
Mozart: 12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 K. 265 Twinkle,
莫扎特:在上帝的硬盤中直接拷貝
? 之前聽說過過嚴老師的一個比方:古典音樂這些作曲家鹊奖,巴赫是大班長涂炎、莫扎特是學習委員、貝多芬是體育委員咒林。
作為學習委員的莫扎特,四歲開始作曲澎粟,七歲就寫了第一部協(xié)奏曲活烙,十一歲第一部交響曲,十二歲第一部歌劇重贺,而作為體育委員的貝多芬气笙,二十九歲才寫出一部像樣的音樂作品。莫扎特是這樣說自己的:我每次作曲的時候缸棵,其實并沒有一個非常詳細的思考過程堵第,我要做的只是在譜面上把這個音樂抄下來而已隧出。在他腦子里就直接聽到了這個曲子胀瞪,所以他第一個音就已經(jīng)把所有樂器全部都寫好,用垂直作曲的方式去作曲涵紊,這是一個罕見的天賦摸柄。
已有規(guī)則里的神童
? 莫扎特無疑是個天才兒童既忆,但其實莫扎特作為一個神童,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悲哀的跃脊。這種悲哀不只是說他從5歲就開始被爸爸帶著到處演出苛吱,變成一個表演的機器而沒有辦法有正常的生活翠储;從音樂本身來看,莫扎特是一個滿分學生援所,一開始就很完美住拭,到最后也很完美历帚,一直被用“神童”鼓勵和稱贊著挽牢,所以他就一直在擅長的音樂中去做音樂墨辛,一而再再而三地強化他這部分的能力睹簇,對于那個時代大家所認同的音樂形式運用得非常嫻熟,但你也不能期待莫扎特寫出很驚人太惠、很有突破性的作品凿渊。
可以這么說,學習委員管學習搪锣,可是他不管別人的學習彩掐,他只負責自己的學習堵幽,對于全班的平均分基本是沒有什么幫助的。
《小星星變奏曲》
盡管莫扎特對于音樂形式的進步?jīng)]有產(chǎn)生太大的貢獻努咐,但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經(jīng)營者渗稍,他可以在現(xiàn)有的框架之內(nèi)把規(guī)律發(fā)揮到極致团滥、發(fā)揮到頂點,所以聽莫扎特的變奏曲非常的過癮。聽他的音樂我們也不得不感嘆厨钻,在別人手里可能要花很大的力氣去練習去思考的,莫扎特可以就這樣寫出來……
變奏曲
變奏曲是一種帶有游戲性質(zhì)的曲式夯膀,基本上是“我來變诱建,哈哈你看我多厲害”和“主旋律跑不掉,啊啊放著我來找”的雙向互動:一是作曲家?guī)c炫耀性地翻著花兒地變茎匠,二是觀眾在各種變得不成形的段落里找最開始的主題诵冒。
主題旋律:0:00-0:53
《小星星》谊惭,雖然簡單圈盔,但也要左手右手兩個聲部才組成一個完整的主題旋律。
第一變奏:0:53-01:23(左手主題旋律基本延續(xù))
低音:保持原左手旋律沒有什么大的變動
高音:將原單音的主旋律變?yōu)閲@主題的16分音符的快速音群
活潑跳躍
第二變奏:01:23-01:54(右手主題旋律基本延續(xù))
低音:將第一變奏中右手高音的16分快速音群換到左手低音
高音:將原單音的主旋律變?yōu)槎嘁稽c聲部的和聲铁蹈,其實不仔細聽基本和原主旋律一樣一樣的木缝。
第三變奏:01:54-02:29(左手主題旋律基本延續(xù))
低音:加了一點聲部變?yōu)楹吐暤淖笫治业蛔屑毣韭牪怀鲎儎?/p>
高音:改變節(jié)奏,將16分音符變?yōu)槿B音
第四變奏:02:29-03:01(右手主題旋律基本延續(xù))
低音:把上一變奏右手的三連音轉(zhuǎn)換到左手
高音:主題旋律明顯矫俺,單音加了一點聲部變?yōu)楹吐暋?/p>
第五變奏:03:01-03:41
前四個變奏都是交替改變左右手的平衡這一變奏則改變節(jié)奏上的平衡掸冤,像喝醉酒一樣稿湿,打破穩(wěn)定的節(jié)奏,讓原來熟悉的每個一樣長的音稍稍動搖一點包斑,讓它往一個方向偏斜過去,搖過來搖過去神帅,搖過來搖過去……
最喜歡的一個變奏之一萌抵!
第六變奏:03:41-04:16
(1绍填、2句)
低音:快速的波浪音群
高音:延續(xù)上一變奏的“搖擺”主旋律
整體有一種像是點狀的旋律的聲音鋪在波浪狀的低音上面這樣子的效果沐兰,好喜歡~
(3、4句)
把1瓜浸、2句的效果顛倒過來插佛,快速的波浪音群到高音量窘,低音用很沉的聲音保留主題元素,與前兩句形成對照
(5锨侯、6句)
回到1囚痴、2句高音點出主旋律深滚,低音滾波浪的方式~
這整個的一段很華麗麗痴荐,算一個小高潮了官册,準備進入后半段的變奏膝宁。
第七變奏:04:16-04:45
低音:原左手旋律基本延續(xù)
高音:增加音階及很對細小栖榨、高音、響亮的部分辈末,讓曲子加進了激烈的成分,斷續(xù)向前的音也帶有了一點往下聽還有什么不一樣的期待感
第八變奏:04:45-05:20
第一次做出大幅度的戲劇化的改變挤聘。將C大調(diào)的音階轉(zhuǎn)為C小調(diào)组去,自然產(chǎn)生了一種比較幽微甚至是悲傷的感覺从隆,宗教音樂的純潔天使難以逃避的宿命感键闺。
另外辛燥,原來的變奏里基本上都是左右手是一個主音一個伴奏的關(guān)系挎塌,在這個變奏里主音消解了榴都,高音的音段先出現(xiàn)缭贡,低音緊隨其后辉懒,是一種影子一般跟隨呼應(yīng)的關(guān)系眶俩,同巴赫的賦格曲有一點像。
第九變奏:05:20-05:48
我們已經(jīng)跑得很遠了纲岭,快要找不到主旋律了止潮,所以莫扎特又把大家拉回了最像小星星的一個變奏里。
第十變奏:05:48-06:16
充滿了高度暗示性的一段袄琳,剛剛你以為我要回歸主旋律然后結(jié)束了么唆樊?太天真……
高聲部節(jié)奏帶有斷續(xù)性逗旁,漸次增加降低的音強,用不確定性引領(lǐng)往前舆瘪,帶來一種期待感片效,你個調(diào)皮鬼又在玩什么花招
第十一變奏:06:16-08:07
突然變?yōu)橐粋€慢板,基礎(chǔ)仍然是小星星介陶,把節(jié)奏變慢堤舒,一個音上又加了好幾個音。整體感覺是一種很優(yōu)雅的抒情哺呜,和第八變奏相對憂傷的小調(diào)抒情形成呼應(yīng)舌缤,同時也起到一個在最終變奏前徐緩樂章的作用(常用技法)
最終變奏:08:07-09:30
所有變奏中最長的一個變奏吧,高潮迭起某残,金色大廳輝煌萬分的感覺国撵,面臨謝幕時那種興奮慷慨澎湃的心情呼之欲出。
私以為前六個變奏主要是在原主題旋律基礎(chǔ)上玻墅,純音樂“建筑”式的結(jié)構(gòu)改變
后六個變奏則有很多戲劇化的處理介牙,改變調(diào)性啊大幅度改變行進的速度啊這樣剩拢,有了很多情感的內(nèi)容贯钩。
聽這首《小星星變奏曲》的感受就是
一開始專屬于童年回憶的小星星
然后1-4好吧你在玩花招雷滚,5、6就是越來越好玩桑嘶,7以為這位神童應(yīng)該夠了讨便,稍微激烈一下下就結(jié)束了吧,8就突然小憂傷了废菱,宗教畫面開始出現(xiàn)袒炉,小星星那種兒童的純潔感宿命感緊緊抓住耳朵,快要沉溺進小漩渦里無法自拔的時候,9原主題旋律的歡快又冒出來楷掉,再次心滿意足等待結(jié)束,10出人意料再來一波引領(lǐng)漸強,頗吊人……11再次慢板舒緩,12高潮收尾旬昭,一氣呵成。
恩,如同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