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孩子就沒有不犯錯誤的钳吟。到底要不要懲罰犯錯的孩子廷粒?
家長往往會擔心,如果懲罰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红且,不懲罰又會擔心縱容孩子繼續(xù)犯錯坝茎,說起來真是一個讓父母超級糾結(jié)的話題。
那孩子犯錯誤之后暇番,父母應該怎么做嗤放,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這里我建議壁酬,首先我們要了解次酌,孩子犯錯的原因是什么恨课?然后再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處理。
錯誤行為通常分這樣幾種:
第一岳服、適齡性錯誤剂公,即孩子在他的年齡正常的行為,但對于一個更大的孩子或成年人來說就是不當行為吊宋。
比如尿床是嬰兒的正常行為诬留,大聲哭叫也是嬰兒表達自己不同需求的唯一方式。這時候父母能做的只有全心全意地呵護孩子贫母,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樣才能充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盒刚,讓孩子在溫暖有愛的氛圍中成長腺劣。
第二、探索性錯誤因块,即孩子為了自己的成長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不當行為橘原。
如剛會走路的孩子跌跤、踩水塘時鞋濕了等涡上,都是孩子在對世界進行不斷的探索趾断。這時候雖然可能出現(xiàn)一些在父母看起來是不當行為,如孩子跌破了吩愧,衣服弄臟了芋酌,但對孩子來說卻都是非常寶貴的經(jīng)歷。
父母應該盡可能支持孩子的探索行為雁佳,只是要保證孩子的安全脐帝,在孩子能夠理解的情況下,幫助孩子學會避免造成自己和別人的傷害糖权。比如孩子想自己拿牛奶喝堵腹,卻不小心打翻了,這時就先教會孩子怎么避免玻璃劃到自己星澳,和孩子一起清潔弄臟的桌子和地板疚顷,再教會孩子怎么正確端杯子喝牛奶才不會打翻。
第三禁偎、無意犯錯腿堤,即孩子在清醒狀態(tài)下知道不好,但還是會無意中造成的不當行為届垫。
如寫作業(yè)粗心释液、踢球時把玻璃窗砸了。有這些行為的孩子已經(jīng)有一定的是非對錯觀念装处,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當误债,也不是故意要犯錯浸船。這時的父母要告訴孩子,一個人會犯錯是正常的寝蹈,但我們需要從錯誤中學習和借鑒李命,避免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比如砸了別人的玻璃箫老,可以學習到的是:怎么保證自己和別人的安全封字?怎么承擔自己的責任,包括向鄰居道歉耍鬓、賠償阔籽、孩子需要承擔的經(jīng)濟損失等。怎么在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又不影響孩子的踢球興趣牲蜀?
如果父母能夠處理好了笆制,這樣的錯誤往往是培養(yǎng)孩子正確面對錯誤、解決問題的能力涣达、責任感在辆、自信心的絕好機會。
第四度苔、故意犯錯匆篓,這時孩子明知道不好,卻依然會去做的不當行為寇窑。這種情況往往跟孩子的情緒和內(nèi)在需求有關(guān)鸦概。個體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魯?shù)婪虻吕卓怂乖?jīng)把孩子這時候的行為目的分成四種,即求關(guān)注疗认、追求權(quán)利完残、想報復、自暴自棄横漏,同時提出了針對性改善建議谨设。父母可以根據(jù)面對孩子不良行為時的感受來判斷孩子的真正目的。
無論孩子的行為缎浇,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評指責扎拣,而是先去關(guān)注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不良行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素跺,然后再告知他正確的行為是怎樣的二蓝,應該怎么去做才是符合自己和父母的共同目標?
如果父母的感受是心煩指厌、著急刊愚、歉疚等,孩子的目的一般是求關(guān)注踩验。父母就需要提醒自己在平時給孩子足夠的關(guān)注鸥诽,跟孩子約定特殊時光商玫,告訴孩子我們在有空的時候會全心全意的陪他,關(guān)注他牡借,跟他一起玩游戲拳昌,一起看書,一起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钠龙。
如果父母的感受是被挑戰(zhàn)炬藤、被威脅、憤怒等碴里,孩子的目的一般是尋求權(quán)力沈矿,這就提醒父母,可能平時給孩子太少的選擇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咬腋。父母要記得區(qū)分自己的事情和孩子的事情细睡,把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在手把手教會孩子各種能力之后帝火,就逐步放手,讓孩子去決定自己湃缎,該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犀填。當孩子覺得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感的時候,他才更愿意為了自己好好努力嗓违。
如果父母的感受是受傷害九巡、難以置信,那孩子的信念可能是報復蹂季,認為自己受到了傷害冕广,所以也要讓父母同樣受傷。
這時父母需要先關(guān)注孩子的感受偿洁,要去了解他出現(xiàn)情緒的原因是什么撒汉,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事,他對事情的理解是什么涕滋,可以先認同感受睬辐,用共情的方式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和理解,然后當孩子平靜下來再討論問題的處理宾肺。
如果父母的感受是絕望溯饵、無能為力、不知所措锨用,那孩子的信念可能是自暴自棄丰刊,這表示孩子的極端不自信,對自己非常不認可增拥。
這時候需要父母對孩子加倍的認可接納啄巧,以及幫助孩子重新樹立信心寻歧。我們可以從孩子的點滴行為中去,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棵帽,去鼓勵他的進步熄求,認可他的努力,幫助他逗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弟晚,發(fā)現(xiàn)自己人生的價值。從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和價值感逾苫。
當孩子故意犯錯時卿城,無論孩子的目的是哪一種,請父母一定要記得铅搓,錯誤是學習的絕好機會瑟押。每一個錯誤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向的動機,都應該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星掰。只要能堅持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多望,讓孩子學會用正向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就能夠引導孩子走出不良行為氢烘,形成良性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怀偷。
或許有的家長會覺得懲罰的效果來得更快送讲,但事實上懲罰帶來的是短期效果胚嘲,而忽視了長期對孩子品質(zhì)的影響。無論是哪種懲罰方式翘簇,都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蜀踏、不自信维蒙、膽小、推卸責任果覆、說謊颅痊、報復、叛逆局待、無能八千、無責任心等各種負面品質(zhì)。比如因為害怕孩子把衣服弄臟就不讓他玩泥巴燎猛,孩子就會失去對自然的探索機會恋捆;因為孩子粗心就打罵會讓孩子關(guān)注如何應對父母而不是如何解決問題;時時刻刻提醒孩子別犯錯誤重绷,會讓孩子沒有機會培養(yǎng)自己的是非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沸停。更多的社會上出現(xiàn)的形形色色的青春期孩子的問題,也大多由于父母錯誤的管教方式昭卓,尤其是不當懲罰造成的后果愤钾。
而如果我們能夠堅持采用正面的方式去管教孩子瘟滨,堅持關(guān)注孩子的感受、尊重和理解孩子能颁,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和解決問題杂瘸,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就一定能夠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為自身成長和社會化而發(fā)展出的各種優(yōu)良品質(zhì)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