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在職場當中看到牛人顯著的幾個標志:1.動手能力極強的牛人遇到一個問題,不會首先去做伸手黨逸寓,他總是會第一時間查詢資料居兆,反復(fù)去推敲問題當中所蘊含的邏輯,進而提出一個解決方案竹伸,即使沒有解決方案泥栖,他所綜合考量后得出的結(jié)論也能把團隊的注意力放在應(yīng)該解決的重心上。2.大腦極度活躍佩伤,問題不斷聊倔,時時刻刻關(guān)注行業(yè)動態(tài),設(shè)問題生巡,從而解決問題耙蔑。3.敢說敢做,遇到了需要攻堅的問題不退縮孤荣,會調(diào)用身邊的資源甸陌。
這也是為什么我在不停地鼓勵大家踐行须揣,因為只要你開始實踐就會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被“ 怕麻煩 ”這三個字擋在外面的钱豁。
因為他們沒有踐行過耻卡,所以他們并不知道這個過程中會遇到怎樣的麻煩。為了合理化自己不踐行的結(jié)果牲尺,他們會臆測出很多可能根本不存在的問題卵酪,讓自己的放棄看起來沒有那么不堪。沒辦法谤碳,人總歸有合理化自己行為的傾向溃卡。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其實是把著眼點放到眼前蜒简,不去考慮太遠的事情瘸羡,先把能做的事情搞定,然后再一步步向外延展搓茬。
比如寫文章犹赖,不要想著這幾千字的文章要怎么寫完,甚至不要考慮第一段卷仑,你只要把第一句寫完就好峻村。跟著就寫第二句,第三句系枪,慢慢地一篇文章也就寫完了雀哨。解決問題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先從最簡單的問題開始解決私爷,然后再去想下一層面的問題,即便你最終沒有完全解決它膊夹,你也收獲了一個好問題衬浑,和與此相關(guān)的知識框架。
生活的本質(zhì)就是兩個字: 交換 放刨。我之前很喜歡做一個練習工秩,就是在一張白紙的中間畫一條豎線,左邊寫上“我擁有的”进统,右邊寫上“我想要的”助币,然后看看能用哪些左邊的資源交換右邊的選項。這個過程多半不會很開心螟碎,因為右邊的條目明顯多于左邊的眉菱,我猜如果你做一次這種練習,情況應(yīng)該也差不多掉分。
了解這一點之后俭缓,我們就會知道克伊,很多人所面臨的問題不是“想不想換”,而是“能不能換”的問題华坦。
當你沒有能力去作選擇的時候愿吹,最好的方式只有一個:
努力增加左邊自己擁有的資源。
聽起來有點無奈惜姐,但這是每個人的起點犁跪,沒有人能夠邁過去,所以我們都不得不耐心地接受這一點歹袁。不過大家并不用太過擔心坷衍,左邊和右邊的條目總是動態(tài)變化的。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宇攻,就會發(fā)現(xiàn)過不了多久你就可以交換一些東西惫叛,并且這個過程一旦啟動,便會成為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逞刷。
尤其是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嘉涌,希望你們能夠利用最初的這幾年,為自己積累下啟動這個良性循環(huán)的資本夸浅。
我曾經(jīng)一度非常羨慕那些擁有“急智”的人仑最,似乎他們總是可以在突發(fā)狀況發(fā)生時,從容地應(yīng)對帆喇,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警医。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依靠后天努力培養(yǎng)出的能力坯钦。培養(yǎng)“急智”最簡單的方法预皇,就是列舉出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對它們一一制定應(yīng)對策略婉刀。
開始的時候吟温,一定會有疏漏,但是隨著這種“情景模擬”的進行突颊,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預(yù)測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鲁豪,并且在做事的過程中,會根據(jù)情況的變化律秃,自動調(diào)整對未來的預(yù)期爬橡,以及相應(yīng)的對策。而我們提出問題的過程其實也與此類似棒动,你需要大致猜到對方會從哪些方面回答這個問題糙申,并找出繼續(xù)追問的可能性,只有這樣才能一步步問到真正核心的部分迁客。
大家可以在平時工作的過程中郭宝,試著用這種方法練習一下辞槐。另外建議大家去看看我曾經(jīng)推薦過的那本《領(lǐng)導(dǎo)梯隊(The Leadership Pipeline)》,會讓你對于每一層領(lǐng)導(dǎo)以及員工的工作粘室,有不一樣的認識榄檬。
如何自己找出大多數(shù)問題的答案。
很多時候衔统,你會發(fā)現(xiàn)為了提出一個值得回答的問題鹿榜,你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查找很多的資料锦爵,了解很多的背景信息舱殿。等到自己終于覺得準備充分的時候,原來的那個問題可能已經(jīng)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解決了险掀,而我們的能力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提升沪袭。
你一定要作出主動選擇。
為了作出主動選擇樟氢,你會查找大量的資料冈绊,你會根據(jù)邏輯去分析利弊,你會主動尋找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埠啃。最重要的是死宣,你不會被現(xiàn)在所擅長的事情困住,而不敢拋棄那些“安全感”碴开∫愀茫回顧我人生中重大的改變,幾乎全都是我主動選擇的結(jié)果潦牛,甚至是主動放棄的結(jié)果眶掌,但是最后證明當初的決定多半都是正確的。
其實不光涉及到工作巴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畏线,我們都要學會“主動選擇”,因為很少有好結(jié)果是通過被動選擇獲得的良价。
一、只要是搜索引擎能回答的就別問別人
在過去蒿叠,長輩們總是會說:鼻子底下長著一張嘴呢明垢,問唄!
對市咽,有問題問別人不丟人痊银。可時代變了施绎,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這樣的: 問人之前不先問問搜索引擎是可恥的 溯革。一個點點鼠標就能輕松找到答案的問題贞绳,很難期待有人會主動花時間去回答。我們早就說過致稀,人們最寶貴的資源是注意力冈闭,而你連最基礎(chǔ)的搜索工作都希望別人幫你完成,這其實就是不尊重他人注意力的表現(xiàn)抖单。
事實上萎攒,如果你經(jīng)常使用搜索引擎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
相信我,你并不孤獨矛绘。
大部分問題耍休,尤其是技術(shù)性的,事實性的問題货矮,很多都已經(jīng)有了解決方案羊精。因為世界上這么多人,只有你一個人碰到此類問題的幾率非常小囚玫。所以碰到問題之后喧锦,不妨先打開搜索引擎看看能有什么收獲。
另外劫灶,關(guān)于一些觀點和想法類的問題裸违,即便有了答案你可能也希望聽到一些更多的意見,尤其是你信任的人的想法本昏。這個時候搜索引擎其實也能排上用場供汛,它可以幫助你補充背景資料,讓你在提問之前對提問的范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涌穆。
不論是哪一類的問題怔昨,問別人之前多去搜索一下一定是對的。關(guān)于具體的搜索技巧宿稀,大家可以去“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公眾號上回復(fù)“搜索”兩個字來查看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趁舀。
二、你要知道自己提問的目的是什么
你要搞清楚自己提問是為了什么祝沸。很多人會覺得矮烹,這還用說嗎,當然是獲得答案解決問題啦罩锐!但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奉狈,還記得我們說過:有些事就是因為看起來太簡單,所以大家都習慣性忽略它涩惑,而那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問題仁期。
舉個例子。
很多人在讀不懂一個英文句子的時候,通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這句話(應(yīng)該)怎么翻譯磅说啊熬的? ”看起來無比的自然,對吧赊级?
我們之前就提到過押框,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會限制我們的思維,而這句話里“翻譯”這個詞其實就給英語學習者造成了非常嚴重但又看不見摸不著的障礙此衅。
首先强戴,翻譯并不是大多數(shù)人學習外語的目的。大多數(shù)人學習外語的目的是使用外語挡鞍,而“翻譯”骑歹,只不過是外語的眾多用處之一而已。但是墨微,“這句話怎么翻譯道媚?”這個問法,卻無形之中把這只不過是“之一”的用處變成了全部翘县,正是所謂的本末倒置最域。
其次,翻譯起碼可以分為兩種锈麸,直譯和意譯镀脂。其實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樣提問的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問的實際上是“這句話怎么直譯忘伞?”可事實上薄翅,很多時候,哪怕很多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句子都很難直譯氓奈,甚至沒辦法直譯翘魄。于是,這種提問很可能遇到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其實舀奶,對英語學習者(將來的英語使用者)更為重要的是“理解”暑竟,而非“翻譯”。就算是有時需要翻譯才能理解育勺,那么需要的往往更多是“意譯”但荤,而非“直譯”。
所以涧至,當遇到一個不能理解的句子之時纱兑,最正確的提問方法可能是這樣:“ 這句話應(yīng)該怎么理解呢 ?”或者“ 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化借?”
盡管表面上來看這樣提問和“這句話怎么翻譯?”區(qū)別不大捡多,但實際上卻有著天壤之別蓖康。首先自己清楚地知道發(fā)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理解句子)铐炫,其次,被問的人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如何答才能讓提問者弄明白蒜焊。只有這樣倒信,才是有效的溝通。
你看泳梆,僅僅是對于目標定義的不精確鳖悠,就讓一個原本可能被回答的問題變成無解的問題。我們在提問的時候优妙,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乘综,我有沒有局限于局部而忘記了整體。
三套硼、要方便他人回答
即便是一個簡短的問題卡辰,也要完整,這樣才能方便他人回答邪意。比如“《動物農(nóng)莊》和《圍城》那本書更好九妈?”就不如“我要去海南度假一周,每天會有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雾鬼,希望找本書讀一讀萌朱,不知道《動物農(nóng)莊》和《圍城》應(yīng)該選哪一本?或者有什么其他書可以推薦嗎策菜?”
完整并不需要長篇累牘晶疼,只要言簡意賅地把主要信息說出來就可以了。
如何才能方便他人回答做入?這個問題其實也只能是“看情況”冒晰,比如對于演講者來說,提問一定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竟块,但是能否得到聽眾的回應(yīng)就需要演講者仔細思考了壶运。
比如不要把設(shè)問當做提問。設(shè)問浪秘,就是不需要對方回答的問題蒋情。可是耸携,經(jīng)常有演講者把這些原本應(yīng)該由自己回答的問題甩給聽眾棵癣,導(dǎo)致尷尬。假設(shè)在時間管理講座中夺衍,我要是這樣問:“大家知道我是如何管理時間的嗎狈谊?”并且在提問之后竟然停頓下來等聽眾的回應(yīng),那我就是愚蠢的,現(xiàn)場一定很“冷”河劝。
還有一個常見的尷尬是演講者問了一個“三歲小孩都能回答”的問題壁榕,乃至于聽眾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那有沒有一個相對穩(wěn)妥的方法能夠保證對方好回答呢赎瞎?答案是:
盡量問對方選擇題牌里。
一來你提供的選項會讓對方覺得你花了時間去研究解決方法,二來他們在這種基礎(chǔ)上的回答也會更有針對性务甥。如果你怕自己提供的選項不足夠好牡辽,不妨加上一個開放式的選項,讓對方如果想展開敘述敞临,也有相應(yīng)的機會态辛。
最后如果自己折騰了半天也沒有搞定,提問過后也沒有得到解答(所有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哟绊,那就把這個問題記在本子里因妙。這些年來,我發(fā)現(xiàn)的一個很神奇的事情是票髓,大量過去積攢的問題攀涵,都會在某一天自動出現(xiàn)解決方法。當然這個前提是你還要記得那個問題洽沟。不過話說回來以故,如果你都不記得這個問題了,估計它也已經(jīng)從你的生活里消失了裆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