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67公孫丑章句上2-20》
? ?今天是丙申年丁酉月甲辰日,八月十九攘乒,2016年9月19日星期一贤牛。
【曰:"伯夷、伊尹何如则酝?"曰:"不同道殉簸。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堤魁;治則進喂链,亂則退,伯夷也妥泉⊥治ⅲ‘何事非君,何使非民盲链?’治亦進蝇率,亂亦進迟杂,伊尹也”灸剑可以仕則仕排拷,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锅尘,可以速則速监氢,孔子也。皆古圣人也藤违,吾未能有行焉浪腐;乃所愿,則學孔子也顿乒。"】
? ?一议街,孟子之志。
? ?1璧榄,公孫丑因孟子不愿以孔門諸子如子夏特漩、子游、冉牛骨杂、閔子涂身、顏淵自處,于是又舉了兩位古代的圣人伯夷和伊尹腊脱。
? ?公孫丑問:"伯夷访得、伊尹怎么樣呢?"
? ?孟子說:"伯夷陕凹、伊尹之道悍抑,與我不同。"
? ?"伯夷之道杜耙,非可事之君則不事搜骡,非可使之民則不使。世道太平就出來做官佑女,世道昏亂就隱退记靡。其行高世絕非俗"
? ?"伊尹之道,任何君主都可以服事团驱,任何百姓都可以使喚摸吠。太平也做官,不太平也做官嚎花〈缌。慨然自任,以救世濟民為心紊选。"
? ?"孔子之道啼止,應(yīng)該做官就做官道逗,應(yīng)該辭職就辭職,應(yīng)該繼續(xù)干就繼續(xù)干献烦,應(yīng)該馬上走就馬上走滓窍。惲然無跡,無意必固我之私巩那。"
? ?"這三位的修養(yǎng)吏夯,都是不思而勉、從容中道拢操,都是圣人锦亦,我沒有他們那樣的德行,至于內(nèi)心的愿望令境,則是希望學習孔子。"
? ?二顾瞪,孔子與伯夷舔庶、伊尹之別。
? ?1陈醒,從漢朝的趙岐先生到宋朝的二程先生惕橙、朱子、明朝的張居正先生至清朝的焦循先生钉跷,都是描述了三位圣人一生行跡的特點弥鹦,沒有一位說明過為什么。
? ?師父教我們解決問題要問三個問題:是什么爷辙?為什么彬坏?如何做?這三個問題能量很大膝晾,能撬動思維大廈栓始。
? ?只說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血当、可以久則久幻赚、可以速則速",但是臊旭,這四樣并沒有說明為什么孟子學孔子而不是另兩位同樣是圣人的伯夷和伊尹落恼?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孔子和另外兩位圣人的差別在哪兒"?
? ?孟子要學孔子离熏,難道要去學孔子的這四樣嗎佳谦?想想也不現(xiàn)實啊,正如曾國藩先生所言"做官是偶然之事撤奸,做人是畢生之事"吠昭,并且喊括,仕、久矢棚、止郑什、速,如何是則仕蒲肋、則久蘑拯、則止、則速呢兜粘?分寸是什么呢申窘?沒有入手處。我們跟孟子一樣孔轴,只能欣賞而并不能體驗剃法。如果沒有孔子的修養(yǎng),照葫蘆畫瓢路鹰,就很容易跟王莽學周公一樣了贷洲。
? ?2,這個千古謎底晋柱,王夫之先生解了优构。也只有船山先生"六經(jīng)責我開生面"的大才,才敢解雁竞。
? ?船山先生開局立言:化由德顯钦椭,德自學成。
? ?分明就是大大的"學以至圣"四個大字嘛碑诉!
? ?孔子早就透露過消息:下學而上達彪腔。下學,就是博學联贩、審問漫仆、明辨、慎思泪幌、篤行的功夫盲厌;上達,就是化境祸泪,就是通達吗浩,聰明睿智,是謂上達没隘。
? ?化境是學不來的懂扼。但是,化境由學而達,連孔子也是如此阀湿,更何況學孔子的人呢赶熟?
? ?但是,既然清楚了不是從仕陷嘴、止映砖、久、速中學習灾挨,那么邑退,學孔子的方法仍然要回歸到知言、養(yǎng)氣劳澄。
? ?其中地技,養(yǎng)氣,就是集義秒拔。前面學習過莫矗,"是集義而生也"。能集義而無暴其氣溯警,能養(yǎng)氣而不餒趣苏,則"其為氣也,至大至剛梯轻,充塞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事兒則足以勝任尽棕。這是孔子喳挑。那么,伯夷滔悉、伊尹呢伊诵?在這一點上的功夫也是一致的。一方面回官,他們也都善養(yǎng)浩然之氣曹宴,"行一不義、殺一不辜歉提,得天下而不為"笛坦,"君百里之地,而足以有天下"苔巨,在這一點上版扩,他們和孔子沒有差距。養(yǎng)氣功夫侄泽,是三位圣人的共同點礁芦,不是孔子的不同點。
? ?3,不同點在"知言"二字上柿扣。
? ?如何知言呢肖方?還是孔子自己說的,我們需要會聽未状,即"學而不厭俯画,教而不倦"。
? ?錢穆先生也以此為孔子一生三大事業(yè)排序:處于中心地位的是"學不厭娩践、教不倦"活翩,于這一句中"尋術(shù)孔子畢生為學日進無疆,與其教育事業(yè)之博大深微翻伺;其次是政治事業(yè)材泄;最后是著述事業(yè)。
? ?遙隔三百年吨岭,錢穆先生與船山先生一拱手拉宗、哈哈大笑±北瑁互為知己旦事,所見一致啊急灭!
? ?4姐浮,我信。我信船山先生葬馋。他不是寫論文卖鲤,他是照著自己的體會寫的心得〕胨唬《讀通鑒論》蛋逾、《宋論》、《詩廣傳》窗悯,船山先生的著作区匣,這么說吧,任何一本蒋院,翻到任何一頁亏钩,讀上幾句,那一番領(lǐng)悟刺激是時時處處排山倒海式的悦污。晚年铸屉,71歲那年,清朝大員想拜訪船山先生切端,備了厚禮求見彻坛,船山先生雖在病中,拒絕接見,一直到去世昌屉,一直以明朝遺臣身份生活钙蒙。曾國藩先生打下金陵后辦了兩件跟文化相關(guān)的大事,一件是即刻恢復(fù)科考间驮,一件就是出版船山先生全集躬厌。這樣的船山先生,沒有"為了職稱寫論文"這種扯淡動機竞帽。
? ?5扛施,知言是什么呢?只有象孔子這樣"學不厭屹篓、教不厭"疙渣,才有那即物窮理,才有那一番豁然貫通于我心的全體大用。什么叫全體大用呢?可以理解為義驯鳖,義,就我心的裁決力荞下。這不正是《大學》的"格物、致知直到至善而止"的過程嗎!這樣得來的明明德的明,就是知言了篷角;這么做的過程就是集義的過程,也即是養(yǎng)氣的過程系任;行至其極内地、大而代之即為圣。
? ?6赋除,知言的關(guān)鍵:往里走。
? ?學不厭非凌、教不倦举农,是下學之功,之所以能夠做到即此以學而即此以達敞嗡,道理在"盡吾性之善颁糟、充吾心之義",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喉悴,我們通過格物棱貌、致知所得之明,實際上就是人人自有之德本該明的明箕肃。
? ?7婚脱,伯夷、伊尹并不是知之不真,他們知得也真切障贸,故為圣人错森。但是沒到孔子"隨時而中",所以他們不能如孔子般從容于仕篮洁、止涩维、久、速的毫無澀滯之義袁波⊥卟可見,到了圣人地界里面篷牌,還有程度與方法之分睡蟋。
? ?這是孟子學孔子的道理所在。
?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