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寫于2010年膏燃,為當時的新教育網(wǎng)絡(luò)師范學院而作。
01
新教育核心理念之一何什,是生命敘事组哩,以及生命敘事過程的多重編織。它最核心的意蘊是以下幾條:
一处渣、人的生命是一個不斷書寫中的故事伶贰;
二、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敘事的唯一主角霍比;
三幕袱、成熟了的人暴备,將是自己生命故事的書寫者悠瞬;
四、我們的生命敘事所運用的語言,來自于母語浅妆、文化望迎、閱讀;而所有我們遭遇到的人與事凌外,都將是我們生命敘事的一部分辩尊,無論美好還是丑陋,無論平淡還是離奇康辑;
五摄欲、生命敘事是生命向外暢開自己,不斷汲取的過程疮薇,是不斷創(chuàng)造新語言的過程胸墙,是和經(jīng)典、他者不斷相互編織的過程……
六按咒、任何一次抉擇迟隅,都有可能改寫整個敘事;一次英雄的行為励七,可能會將一個原本平庸的敘事改成難解的生命之書智袭。
正是基于生命敘事的理論,我們可以反思與前瞻:前一個篇章掠抬,我寫得如何吼野?有多少有價值的事物鍥入了那段生命敘事中?有多少創(chuàng)造自那段生命敘事中涌出两波?誰編織進我的生命箫锤,使之豐富?我編織進誰的故事雨女,使之豐盈谚攒?
離開了生命的自我敘述,這本書那本書都只是冷漠的信息氛堕。所以新教育專業(yè)發(fā)展項目(或者說網(wǎng)絡(luò)師范學院)一直謹慎推薦書目馏臭,而一再地強調(diào):閱讀,就是用生命喚醒書本中的故事讼稚;就是用書本中的故事括儒,吻醒自己的生命。所以這幾本電子書锐想,我們不應該視為幾本書帮寻,而應該視為一段段生命的歷程。每一個真誠的穿越者赠摇,都曾經(jīng)在其中迷惑固逗、沮喪浅蚪、懊悔、欣喜烫罩、微笑惜傲、哭泣……
02
關(guān)于生命敘事的思考最先源自神話,理解命運女神紡織生命線的神話贝攒,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命與命運盗誊。
在希臘神話中,命運女神三姐妹不斷地編織著每一個神祇和人類的命運隘弊,連大神宙斯也無法逃脫她們詭詐的安排哈踱。而智勇雙全的俄底浦斯,正是為了擺脫她們紡織并預告的可悲命運(殺父妻母的預言)梨熙,卻最終陷入了宿命的陰謀之中嚣鄙。當然,既然悲哀的結(jié)局來自她們串结,那么榮耀與光輝也自然是她們的安排哑子。在這里,人的英勇性并不體現(xiàn)于他能夠做出什么(因為一切都是宿命)肌割,而體現(xiàn)于面對宿命悲劇的抗爭與詠嘆卧蜓。
我一直好奇的是,她們只是無心地隨機織出每一個人的命運把敞,還是她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編織出每一個人的命運弥奸?如果是后者,那么她們事實上就成了上帝神奋早。 如果是前者盛霎,那么她們也就只是神界的女巫,而命運則或者由更高的力量掌控(這樣就進入了西方的哲學和宗教)耽装,或者一切只能歸屬于偶然愤炸、無常與緣成(這樣就進入了東方的哲學與宗教)。
北歐神話和希臘神話相似掉奄,它們一定有同一個故事原型规个。在北歐神話中,命運三女神(Norns)分別叫做兀爾德(Urd)姓建、蓓兒丹娣(Verdandi)和詩蔻迪(Skuld)诞仓。她們除了織造命運之網(wǎng),還要每天從命運井中汲水來澆灌世界之樹(天速兔、人墅拭、冥三個世界就像是一棵大樹的三大分枝)。三姐妹中的Urd及Verdandi性情溫和涣狗,Skuld脾氣乖張谍婉,她常常把快要完成的手工撕得粉碎舒憾,拋在空中隨風飛散。這實際中是在象征我們存在的三種時態(tài)——長姐Urd表示過去屡萤;二姐Verdandi表示現(xiàn)在珍剑;老三Skuld則象征還不清晰的未來掸宛,所以她通常神秘地罩在面網(wǎng)里死陆,不示人以真面目,連手里拿的那本書也不展開唧瘾。
03
而中國古代哲人早就意識到“天命靡炒胍耄”的事實,但認為人如果能夠誠于心饰序、敬于事领虹,就能夠感應天地,獲得一個好結(jié)果求豫。我們再把這個觀點的潛臺詞向前推一步塌衰,就會得出:這個好結(jié)果完全取決于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努力,只不過人力畢竟有限蝠嘉,許多努力依然會遭遇挫斪罱;但是無論如何蚤告,人若失去敬誠努酸,縱然一時得逞,最終也難逃覆滅杜恰。
這是中國古人對命運的態(tài)度:敬人事获诈,聽天命;謀事在人心褐,成事在天舔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而新教育理論既自然地秉承起中國儒家的這一思想傳統(tǒng)逗爹,同時也把命運女神的編織生命線的意象终抽,嫁接進生命敘事之中。只不過桶至,現(xiàn)在紡織我們每一個人命運的不再是三個虛構(gòu)的女神昼伴,她們只是作為過去、現(xiàn)在镣屹、未來的象征而存在圃郊,現(xiàn)在紡織我們生命之錦緞的,是我們的語言女蜈、傳統(tǒng)持舆、家庭色瘩、學校……最后逸寓,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居兆。
生命敘事,就是把生命比喻成一個故事竹伸,我們一定是故事的主角泥栖,也可能是故事的清醒的書寫者。而生命編織勋篓,則是擔心上面的隱喻過度強調(diào)了書寫的主體性吧享,卻可能忽略了生命敘事實際上并不只是自我的一意孤行,而強調(diào)“語言是存在的家園”譬嚣,我們生命的質(zhì)量钢颂,還取決于我們所呼吸的語言——精神源自此、思想源自此拜银、靈感源自此殊鞭、創(chuàng)造亦源自此且歸于此。
04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樹下》一書中講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尼桶。幼年的大江健三郎常逃學到山中操灿,自己拿著植物圖鑒去認識植物。一個暴雨的秋日疯汁,他迷失森林中牲尺,第二天才被人們發(fā)現(xiàn)救回。他對媽媽說:“我會死嗎幌蚊?”她母親說:“就算你真的死了谤碳,媽媽還是會再把你生下來∫缍梗”大江說:“但是那個小孩不是現(xiàn)在的我啊蜒简。”母親說:“是同一個小孩漩仙,我把你生下來之后搓茬,就會把你以前所看過、聽過队他、讀過卷仑、做過的事一一講給他聽,那個新的你也將學會現(xiàn)在你在說的語言……”
從此以后麸折,一直到步入老年锡凝,大江健三郎一直沉思著:“教室或運動場上的同學們,是不是也都由他們的爸媽把那些沒長大的孩子所看過垢啼、聽過窜锯、讀過张肾、做過的事反復重述,讓他們代替那些死去的孩子繼續(xù)活下來呢锚扎?而這事的證據(jù)吞瞪,就是我們都繼承了同樣的語言在說話。而我們每個人不就是為了把這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驾孔,所以才來到學校的嗎芍秆?我想不僅因為是國語、理科助币、算術(shù)浪听,就連體操螟碎,也都是為了繼承死去的孩子的語言眉菱,繼承他們所看過、聽過掉分、讀過俭缓、做過的事,才必須學習的東西酥郭!”(轉(zhuǎn)摘自黃武雄《學校在窗外》)
而我們也可以說华坦,每一個人的生命,就是活在一個特定的時代與特定的地方不从,發(fā)現(xiàn)生命的一方寶藏惜姐,并把它記下來(用建筑的形式,用詩歌的形式椿息,用音樂的形式)歹袁,講給其他人聽,講給以后的孩子聽寝优。
他們中講得精彩的条舔,我們就把那些故事叫做名著,名著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乏矾,叫作經(jīng)典孟抗。所有后來人的故事,都需要從以前的故事中汲取靈感钻心,既為了不重復凄硼,又為了不過于簡單潦草。
所以閱讀捷沸,就是把那些最精彩的故事摊沉,編織進自己的生命中,當成自己的語言亿胸、元語言坯钦,當成自己的榜樣预皇、模板。但是不要擔心生命會因此雷同婉刀,會失去自我吟温,因為事實上縱然你背熟了四書五經(jīng)或者《圣經(jīng)》,你一樣會發(fā)現(xiàn)自己必然用新的語言來面對自己的世界突颊,自己仍然是自由的鲁豪,創(chuàng)造仍然是必需的。
05
我不能想象自己的童年沒有《水滸傳》律秃,或者把《水滸傳》改成《紅樓夢》——那些年我吃什么可以換爬橡,多吃幾餐小麥飯,少吃幾餐菜泡飯棒动,我依然會是今天的我糙申,但我無法想象如果換成另一本書,我今天是什么樣子船惨,我會怎樣思考柜裸,怎樣行動。
不粱锐,一切不可想象疙挺,因為那本書就是我生命故事的那一個片段,而那一個片段將決定我后面所有的思考與行動怜浅。
但我仍然沒有成為強盜铐然,或者招安為官軍,我在汲取了某種神秘的性格源泉的同時恶座,仍然是自由獨立地面對這個世界搀暑,而并沒有在額頭上印下宋江或者武松的字號。但是同時我也不能否認奥裸,我的血液里险掀,已經(jīng)永遠地流淌著半部《水滸》。當然湾宙,不只是《水滸》樟氢,因為后面還有《西游記》、“三言兩拍”侠鳄、《莊子》埠啃、“唐詩宋詞”、金庸武俠……他們是我的語言伟恶,他們塑造成我碴开,但我畢竟仍然是自由的我,由我作出最終的每一個大大小小的抉擇,書寫每一個大大小小的故事潦牛,更重要的事眶掌,由我自己決定此生去成為令狐沖或者林平之、楊康或者楊過——其實不可能成為某個純粹的他者巴碗,只不過是說和誰為友罷了朴爬。
與故事中的誰為友?把哪些故事(書籍)編織進自己的生命橡淆?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召噩。新教育人都熟知惠特曼《有個孩子朝前走去》那首詩,都知道朱永新老師“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fā)育史”的格言逸爵。讀什么具滴,將最終決定我們可能成為什么——它不是決定我們,而是決定我們的可能性师倔。
06
也許有人會說构韵,我們不必扮演上帝,去判定哪些書值得讀贞绳,哪些書不值得讀谷醉。但是我們總可以為自己的人生作一規(guī)劃,來自我決定:既然我想要規(guī)劃某種人生俱尼,那么一定有某些書是值得鍥入的吧抖单?
于是在承認生命是自由與開放的同時遇八,我們在有限的視域內(nèi),為自己選擇也為朋友推薦那些我們認為是名著與經(jīng)典的書刃永,當然還有切近的階梯書,以及有效的工具書斯够。
我們決定選擇它們,把它們當成生命的經(jīng)線读规,一根根抓督,一字字束亏,一句句铃在,一天天地編織進自己的生命。
我們確實有一個規(guī)劃,我們確實構(gòu)想過這匹可能成型的生命錦緞的式樣定铜,但是我們?nèi)匀粓孕叛粢海肋h是一種自由,是一種原創(chuàng)揣炕,因為不僅這經(jīng)線是由我們自主抉擇(我們終得抉擇)趁舀,而且生命中還有另一股線,完全來自我們自身祝沸,來自我們自己遙遠的過去——我們的經(jīng)歷矮烹,我們以前的思考,我們以前的閱讀和抉擇罩锐。
經(jīng)線奉狈,六經(jīng)注我,經(jīng)典名著源源不斷地注入我原本有限的生命涩惑。
緯線仁期,我注六經(jīng),我只有用自己的卓越竭恬,才能證明自己配得起這些名著跛蛋,我只有用自己的靈感與思維,才能喚醒這些沉睡在字句中的思想痊硕。
而只有經(jīng)緯既分明又一體的錦緞本身赊级,才算得上是生命意義與名著價值通過我的存在而獲得了雙重證明。
07
我們倡導一種古典的閱讀法:批注岔绸。也就是用筆為刻刀理逊,在原著上刻下自己的印痕。
也許只是一道道或直或曲的線條盒揉,一個個或重或輕的加重符號晋被,一次次疊加的彩色標記,也許只是潦草不清的片言只語刚盈,也許可能是洋洋灑灑的“我認為”……
我們并不在乎四平八穩(wěn)的讀后感羡洛,也不在乎精妙到令人嘆服的書評,我們只在乎努力跟上經(jīng)典名著的呼吸藕漱,聽懂它的聲音欲侮,嘗試著和它對話。
也許這些聲音最初確實很幼稚谴分,但是我們堅信這樣的牙牙學語將最終使我們掌握這種神秘深邃的語言锈麸。
到最后,我們會難以分清是我們改變了充實了名著牺蹄,還是名著改變了忘伞、充實了我們,或許應該這樣說,是我們共同織出了生命的新的錦緞氓奈。
許多人到旅游名勝去游玩翘魄,都喜歡在大樹和墻上留下自己的痕跡暑竟。
但是他們?yōu)槭裁床辉诟鼮殡h永的著作里,同樣留下自己的刻痕呢但荤?
這二者顯然有著完全不同的來源與背景涧至,但看起來又是如此相似——因為生命總是恐懼于自己無名的消逝,而總想獲得一點點證明的痕跡纺非。但每一年赘方,檢點自己的書架,總會發(fā)現(xiàn)只有極少的殿堂上曾刻下自己到此一游的痕跡炕淮。這真是令讀書人遺憾的事泳梆。
08
2009年,哪些書鍥入了你的生命?你鍥入了哪些書的生命憎账?
2010年,哪些書鍥入了你的生命邪意?你鍥入了哪些書的生命反砌?
雖然說讀書不是儒家精神的第一義:在方式上,“行”比“知”更重要策菜;在義理上,“仁”比“學”更重要翠霍。但是孔子一生蠢莺,不敢以“仁”自詡,而惟敢自稱是一個讀書人躏将,一個好學不倦者。閱讀不斷地充沛著我們的生命語言棵癣,這樣我們書寫自己生命故事的時候夺衍,才不至于落于平庸而不自知。
請告訴自己河劝,2010年將繼續(xù)編織矛紫,以名著為經(jīng),以批注為緯务甥,編織一段精致純粹的網(wǎng)師生涯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