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我是韓語老師卦羡,就一定會說韓語自學不了啦,必須跟老師學啦麦到。绿饵。。
自學的人當然有很多瓶颠,不過有學好的拟赊,也有學不好的。而且考慮到可投入的精力和時間粹淋,自然是有很多人不適合自學吸祟。而且如果所有人都能自己學,我也不會做了五年的網(wǎng)絡教師桃移,而且學生越來越多了……
而且屋匕,我也不覺得有老師教,就不需要“自學”了借杰。再好的老師过吻,也沒法替學生背單詞練語法,替學生聽說讀寫蔗衡,替學生去考試……還是需要自己學習纤虽!語言學習中,老師最大的作用绞惦,是輔助學生逼纸。
“自學韓語要特別注意哪些問題?會遇到哪些困難济蝉?”這是知乎網(wǎng)友提的問題杰刽,我就去答了一發(fā),答案共享王滤。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贺嫂,我是拒絕的。因為如果是自學的學生淑仆,用的材料不一樣涝婉,學習方法不一樣哥力,各人所認為的難點也不一樣蔗怠,遇到的問題肯定也不一樣墩弯。所以沒有一個通用的“通關秘籍”這樣的東西。
好在我的學生里寞射,有一大半人都有過自學的經(jīng)歷渔工,然后又過來跟我上課學習的。非要整理的話桥温,也能整理出那么十個八個的吧~(好忙……先說幾個……)
1. 發(fā)音混亂
有些人并不追求發(fā)音多么的準確引矩,聽上去差不多像就行了,就不會覺得這是個問題侵浸。
但是大部分人開始學習的時候還是會很糾結的旺韭。網(wǎng)上的各種教程、材料都聽過了掏觉,有那么幾個音区端,就是不會發(fā),甚至這些老師發(fā)的都不一樣(比如?,?,?)澳腹。
之所以會這樣织盼,我覺得基本是歸于兩個原因。
1)老師發(fā)的音的確都不一樣酱塔,因為他們學的時候也不一樣沥邻。舉個例子吧:就像?這個音,在朝鮮族和韓國的某些方言里羊娃,發(fā)音偏向于e唐全,但首爾音里面?比漢語拼音的e口型要大,發(fā)音位置要靠后蕊玷。不要說網(wǎng)上的老師芦瘾,就是實體的老師,也并不都是首爾音集畅。
2) 你的聽覺騙了你近弟。就是我常跟學生說的那句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挺智。
舉個例子:?這個音祷愉。我見過最多的說法就是,放句首發(fā)k赦颇,不在句首發(fā)g二鳄。這是一種很簡單的講法,學生最容易接受媒怯,但確實是錯的订讼。因為一個輔音不會有兩種發(fā)音,輔音實際是發(fā)音器官的樣式(這個要講的話就比較麻煩了…先不說…)扇苞。?在韓語中是“松音”欺殿,在中文里沒有完全相同的音寄纵。?在發(fā)的時候,是介于k和g之間的一個音脖苏,不能像k一樣噴氣程拭,也不能像g一樣把音發(fā)的那么實。但的確棍潘,當松音位于句首的時候恃鞋,由于一些老師也懶得解釋的原理,會有略多的氣流送出來亦歉,導致學生聽上去恤浪,就有了“放句首發(fā)k,不在句首發(fā)g”這樣的聽覺錯誤肴楷。對于這種音资锰,我目前聽到的,感覺最好最簡潔的說法是
“開頭輔音半送氣”阶祭。
怎么規(guī)避這個問題绷杜?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
雖然我教課的時候濒募,都會把每一個音的發(fā)音方法說的盡可能詳細鞭盟,怎么練,注意什么瑰剃。但是發(fā)的標準好聽的學生齿诉,幾乎都是反復模仿練習的人,一步到位的很少晌姚。把自己的發(fā)音錄下來粤剧,和教材里的去比對。找出不一樣的地方挥唠,再去模仿抵恋,再比對。
2. 學完發(fā)音之后宝磨,不知道該怎么學了弧关。也就是被問爛的“學韓語有什么好方法嗎”。
網(wǎng)上信息太多唤锉,也未必是件好事情世囊,你可能今天想試試這個人的方法,明天又覺得另一個人的經(jīng)驗說的更好窿祥。其實也不用搞得那么麻煩株憾,選一個教材,堅持學晒衩,堅持學嗤瞎,堅持學墙歪。在初級階段,能把一兩本教材學到毫無死角猫胁,每個單詞都背過了箱亿,每個語法都知道怎么用跛锌,每個例句都能看著中文自己寫出來弃秆,每個練習都知道為什么選這個,不選其它的髓帽。這個工作量就很大了菠赚,其他的,等學完了初級再說吧郑藏。
3. 為什么自己“聽力不好”“閱讀太慢”“單詞記不住”“語法不會”“口語不好”衡查?
書上的單詞背了嗎追驴?例句都會了嗎假抄?課文都搞懂了嗎?自己能復述課文嗎撮珠?錄音跟讀了嗎歌粥?模仿錄音的語速語調(diào)了嗎塌忽?練習做了嗎?練習都搞懂了嗎失驶?有沒有試著用語法自己造三個句子土居?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肯定會給我一個“No”的回答嬉探。因為做了這一系列事情的學生擦耀,肯定沒有時間,也覺得沒有必要來問我這個問題涩堤。
以上這些都是比較籠統(tǒng)的問題眷蜓,也是我這么敲敲鍵盤就能解答的。但實際上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胎围,都會遇到一些很細碎的問題账磺。如果語言那么容易自學,那現(xiàn)在肯定有一大把一大把的多語言人才了痊远,但事實并非如此垮抗。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問題碧聪,所以一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提問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