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心(代后記)
當我在蓉城的夏夜中寫下這篇名為《文字之心》的文字通熄,感到忐忑不安耙旦,甜蜜中夾雜著幾分不真實脱羡。我竟然有一本屬于自己的散文集了,這是一個青春的句號,更是一個逗號锉罐。文筆不算犀利帆竹,也談不上厚重的數(shù)十篇文章有序地排列著,組成了這本處女文集《生命的芭茅花》脓规。
不知怎的栽连,我想到了兒時在鄉(xiāng)間拾柴火的經(jīng)歷,有些積少成多侨舆、堅持不懈的隱喻秒紧。十二歲以前,我在鄉(xiāng)下生活态罪,是一個勤勞的質(zhì)樸的留守女童噩茄,拾柴火、放牛复颈、打豬草等都是常事绩聘。拿撈松毛來說,與其說是一種責任耗啦,更不如說是年幼的我拿著木耙在林間“寫詩”凿菩,或者給松林撓癢癢,有時撓著撓著松林就颯颯地笑了起來帜讲。其實那是風的杰作衅谷。我把干松毛抱起放進背篼,背回家倒在后陽溝的柴火堆似将,一背获黔,兩背,三背......我家的柴火堆永遠不缺松毛這樣的引火柴在验,時常都是滿滿當當?shù)臉幼印?/p>
回想自己這些年的寫作玷氏,和撈松毛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都是用勤勞的雙手向大地汲取腋舌,都是一點點的積累盏触,“堆柴成山”與“積文成集”有了某種神秘的內(nèi)在關聯(lián)。端坐在電腦前的我把一個個字收攏块饺,就如同多年前的我把一根根松毛扒拉成堆赞辩,都是向大地致敬,都是為生命的爐火增加燃料授艰。
文字的確是我的燃料辨嗽,讓我的生命多了溫暖和光亮。寫下生命的文字離不開閱讀的潤澤淮腾。最初的閱讀是兒時的書本召庞,陪著我度過充實的學習時光岛心,更陪我度過山坡小溪邊的放牛時光。那些印在書上的文字個個都是精靈篮灼,吸引著我進入和現(xiàn)實生活不同的精神領地忘古。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我能否自己寫些文字呢诅诱,哪些時刻會讓我想寫點什么呢髓堪?在月光下,我坐在天樓頂上看對面隱隱約約的山林娘荡,想念遠方的爸爸媽媽干旁;在放學趴在井邊喝水的時候,看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影炮沐,不規(guī)則地在井口邊晃動争群;在夏天烏云密布雷聲轟鳴的時候,我們坐在教室里休息大年,等待狂風暴雨過后再放學换薄;在土家村寨紅白喜事上,聽那些押韻順口的說辭......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個時刻觸動我的心翔试,讓我體驗到哀傷轻要、歡樂、新奇垦缅、焦慮冲泥。于是我在日記本上寫下稚嫩的文字,我想那或許就是寫作的萌芽壁涎。
這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fā)壯大凡恍,對文字的熱愛和優(yōu)秀的語文成績讓我產(chǎn)生了新的文學夢。在中學階段我了解到什么是大學怔球,什么是中文系嚼酝,我很想考進北大的中文系。我天真地認為進了北大中文系就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作家庞溜,我為了北大夢、作家夢努力學習著碑定。然而流码,命運的列車卻把我?guī)У搅怂拇ù髮W經(jīng)濟學院。在單親家庭成長的壓抑延刘、城鄉(xiāng)生活體驗的落差漫试、高考發(fā)揮失利的陰影、專業(yè)的不適應等因素影響下碘赖,一個曾經(jīng)優(yōu)秀開朗的女孩變得焦慮驾荣、頹喪外构、迷茫。是的播掷,我病倒了审编,被診斷為抑郁癥。在那段不堪的歲月里歧匈,是文字解救了我垒酬。我在日記本上寫下孤獨、寂寥的心情件炉,幾行小詩勘究、一些歌詞,甚至是一個不知所云得的片段斟冕。我漫無目的地寫著口糕,寫的過程本身已經(jīng)讓我愉悅,哪管它們寫得好不好呢磕蛇?
直到一篇叫做《在城市的懷中想念鄉(xiāng)村》的散文發(fā)表在《武陵都市報》景描,開啟了我真正的寫作之路」吕铮看到文字出現(xiàn)在報紙上伏伯,出現(xiàn)在權(quán)威平臺,我的心充滿敬畏和激動捌袜。我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说搅,那么得寫好才行。如何才能把散文寫得更好呢虏等?那得多讀弄唧,一條新的學習之路向我展開。
恢復健康后重返川大霍衫,我轉(zhuǎn)變心態(tài)候引,告訴自己不要在不擅長的領域死磕,要接受轉(zhuǎn)折點的考驗敦跌。完成國貿(mào)專業(yè)基本學業(yè)的同時澄干,我向中文系靠近,向心中的文學夢靠近柠傍。我去舊書店淘了一套川大出版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材麸俘,翻得津津有味,我也選修了文新學院《文學概論》《現(xiàn)當代詩歌鑒賞》之類的課程惧笛。在教材的導引下从媚,又去找了很多作家的作品來看。有時囫圇吞棗地看患整,有時細嚼慢咽地看拜效,我就是一個撲在閱讀世界里的饑餓的小獸喷众。
《德陽日報》的編輯鐘正林老師告訴我先打牢散文創(chuàng)作的基礎,再慢慢拓展寫作視野學習其他體裁的創(chuàng)作紧憾,于是我進一步加大了散文的學習认境。唐宋八大家的經(jīng)典散文是我中學時期的摯愛霍弹,我再次拿起他們的文章仔細研讀,感悟其中深邃的思想,學習精妙的文筆∧等猓現(xiàn)當代作家中笔刹,魯迅算途、周作人煌妈、沈從文、馮驥才煤篙、肖復興斟览、莫言、賈平凹辑奈、遲子建苛茂、閆連科、畢淑敏鸠窗、林清玄妓羊、彭學明、梁鴻等人的作品都極大地滋養(yǎng)了我稍计。蒙田躁绸、培根、惠特曼臣嚣、梭羅等外國作家的作品也給予我精神養(yǎng)分净刮。
生于重慶,學于成都硅则,我深深受到巴山蜀水的文學滋養(yǎng)淹父。四川的文學大家巴金、流沙河等前輩是我文學夢的啟蒙者怎虫;2016年暑认,我獲得第三屆馬識途文學獎,受到鼓舞后我越發(fā)用心讀書寫作大审;現(xiàn)居成都的優(yōu)秀作家和詩人中蘸际,阿來、梁平饥努、龔學敏捡鱼、蔣藍八回、楊獻平酷愧、馬平驾诈、羅偉章等前輩的作品激勵了我。阿來先生的散文《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以精妙的文筆和神奇的想象寫了麗江的風情溶浴,從寫作視角到敘述姿態(tài)等打開我寫散文的視野乍迄。他在《花重錦官城 成都物候記》對各類草木的觀察和書寫,啟發(fā)了我寫那些溫暖士败、啟發(fā)我的花草樹木闯两,并初步形成了“草木物語”這一系列。楊獻平先生的《自然村列記》著眼于古老村莊及其普通人的習性谅将、文化漾狼、精神傳統(tǒng),講述著近代和當代交替中的卑微命運饥臂,給予我書寫鄉(xiāng)土很大的啟示逊躁。除此之外,稅清靜隅熙、文佳君稽煤、楊俊富、貝史根爾囚戚、陳川酵熙、笑崇鐘、饒昆明驰坊、吳明泉等前輩的優(yōu)秀作品匾二,以及文學交流群里文友們的精彩作品,也都給予我很大的養(yǎng)分庐橙。
在閱讀假勿、寫作的過程中,我越發(fā)體會到故鄉(xiāng)之于文學的意義态鳖。故鄉(xiāng)不僅是生命的起點转培,也是文學的起點。近幾年浆竭,我系統(tǒng)地梳理鄉(xiāng)土記憶浸须,感悟鄉(xiāng)土人事,反思自己往返于成渝兩地的成長體驗邦泄,寫下稚嫩的文字删窒。先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從童年和鄉(xiāng)土出發(fā)顺囊,再到達更遠的遠方肌索。《生命的芭茅花》是過去27年生命的小結(jié)特碳,更是對未來生命和寫作之路的開啟诚亚。我愿意化作一支芭茅花晕换,以一顆“文字之心”對著天空揮毫潑墨,在歲月的時空生生不息站宗,在文字的世界筆耕不止闸准。
如今,我是一名寫作教師梢灭,和更多年輕的學子探索寫作的秘密夷家。看到他們青澀的臉龐敏释、靈秀的文筆库快,我想到曾經(jīng)的自己。我期待和學生一起進步钥顽,不斷成長為更為成熟的寫作者缺谴。在人生和文學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學徒耳鸯。
感恩生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湿蛔,武陵山的沉穩(wěn)和阿蓬江的靈動是我行走世間的底氣,豐富絢爛的土家文化也是文學永恒的源泉县爬。
感恩我的母親陳美瓊女士阳啥,含辛茹苦養(yǎng)我長大,在我曾經(jīng)絕望之時用生命救贖我财喳,并一直支持我的創(chuàng)作夢想察迟。
感恩在川大期間文家成、干天全耳高、王炎龍扎瓶、盧希芬等老師的指導和關愛,我的學業(yè)和寫作不斷進步泌枪;感恩在寫作路上鼓勵和陪伴我的文友們概荷,他們筆耕不輟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
感恩母校四川大學給予的寶貴機會碌燕,讓我能夠擁有一本自己的散文集误证。我永遠是川大的孩子,我的青春她見證修壕,我的不足她包容愈捅。這次“明遠星辰文庫”校園文學出版工程,我的散文集有幸入選慈鸠,我更加體會到“川大媽媽”對我的深愛和期待蓝谨。能夠與王學東、何競、楊正波譬巫、許淳彥等師兄師姐師妹共同入選第一輯作品稽亏,文字之緣與母校之情將我們連接,在今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打撈寶藏缕题。
岷峨挺秀,錦水含章胖腾。巍巍學府烟零,德沃群芳。祝愿更多的校園文化精品出版咸作,匯聚為璀璨的明遠之光锨阿、川大之光!
2021年6月8日
于成都文理學院靜遠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