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就把蔡崇達的《皮囊》看完了,一直遲遲沒有寫讀后感慨蓝。遇到一本好書就像開篇序文里寫得一樣感混,有時候特別想一口氣讀完,有時候又舍不得那么快讀完礼烈。
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弧满,至少我自己認為它是好的,所以我想推薦給你們济丘。就像書的最后引用的一句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于他內(nèi)心的東西谱秽。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摹迷。
同樣的一段故事在不同的人讀來可能就有不一樣的感觸疟赊,因為每一個我和每一個你自己有著不一樣的故事和經(jīng)歷,因而所感知到的也不盡相同峡碉。
我從《皮囊》這本書里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近哟,又或者說作者寫到的很多經(jīng)歷我都有看到和聽說過。
作者用開篇的《皮囊》當作這本書的名字也在昭示著整本書的基調(diào)鲫寄,通過回憶身邊親人朋友的故事來表達對人生的理解吉执,在書的最后作者寫到:人各有異,這是一種幸運:一個個風格迥異的人地来,構(gòu)成了我們所能體會道德豐富的世界戳玫。但人本質(zhì)上又那么一致,這也是一種幸運:如果有心未斑,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咕宿,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府阀。
第一篇文章就寫了和99歲阿太的故事缆镣。我標記了兩句話: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试浙,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董瞻;死不就是腳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誠心想念我田巴,我自然會去看你钠糊。因為從此之后,我已經(jīng)沒有皮囊則個包袱固额,來去多方便眠蚂。豁達的阿太把身體看作一副皮囊斗躏,她相信人死了靈魂還在逝慧。可能當一個人的人生活得足夠長啄糙,像阿太那樣笛臣,就會越發(fā)地從容淡定吧,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爺爺也都是那么的慈祥安定淡然隧饼。
作者的母親是個要強的女人沈堡,父親癱瘓失去勞動能力,她硬是靠著自己的堅韌撐起了整個家燕雁,最讓人唏噓的是為了讓父親年輕時候的諾言得以實現(xiàn)她幾乎把所有辛苦掙來的積蓄都花在了蓋新房子上面诞丽,作者寫到:我知道這房子是母親的宣言,以建筑的形式驕傲地立在那拐格。
在這個時代僧免,無論是農(nóng)村還是城市,房子是溫馨的港灣捏浊,也是負擔和壓力懂衩。雖說是身外之物,但也是復雜情感的載體金踪。它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鋼筋混凝土那么簡單浊洞,那里還住著我們最在乎的家人,無法割舍胡岔。
書中用了較大的篇幅寫父親的癱瘓法希,寫因為父親的患病給整個家庭帶來的改變。母親起早貪黑地拼命掙錢靶瘸,孩子卯足了勁讀書上學铁材、畢業(yè)工作掙錢尖淘。在無能為力的時候母親把所有的信仰都寄托給了神明,把所有的苦難都留在了心底著觉。因為母親的堅持和一家人的相互扶持,父親最后雖然離開人世惊暴,但長久以來的這些日子卻還算過得下去饼丘。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者生在這樣苦難的家庭有志氣辽话,成功在北京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工作肄鸽。母親就像一位勇士從來沒有被打敗過,作者寫到:這么多年來油啤,我一直想象母親穿過亂流的樣子典徘,或許像撒潑的小孩子一般咬牙切齒,或許臉上還有種不畏懼天地的少年狂氣……但也正是因為對生活的亂流益咬,絲毫不懂也因此絲毫不懼逮诲,才有可能靠著一點生命的真氣,混亂掙扎開一個方向幽告,任性地拜托了一個可能的命運梅鹦。
很多時候我們回頭去看那些難走的路,其實都不愿再去經(jīng)歷一次冗锁。只是過程中除了前進別無選擇齐唆,要么被迫卷進生活的漩渦里迷失方向,要么拼死掙扎冻河,當一切都成為過去箍邮,我們才發(fā)現(xiàn)一個人竟然也可以堅強地熬過去。
人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叨叙,當面對無情的病痛才懂得珍惜生命里的那些美好锭弊。因為疾病,也能讓與之相關(guān)的人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成長摔敛,當一個人知道向死而生的時候廷蓉,他就沒有理由再去頹廢地過活。書中的作者因為父親的癱瘓被“臨危受命”做起了一家之主马昙,他必須要學著以一個男子漢的身份去擔當去做決定桃犬。所以,生活中很多時候都不是我們自由選擇要走的路行楞,只是被猝不及防的現(xiàn)實推著往前走攒暇,沒有退路也無法逃避。
在作者一路接受教育到畢業(yè)工作的長時間里子房,他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同學形用、玩伴就轧,他們幾乎都來自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田度,但最后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妒御。有人甘于平庸,有人追逐夢想镇饺。關(guān)于他們眼中的大城市北京乎莉,作者寫得很多話都能直接擊中我的內(nèi)心——
偌大的城市,充滿焦灼感的生活奸笤,每次走在地鐵擁擠的人群里惋啃,我總會覺得自己要被吞噬,覺得人怎么都這么渺小监右。而在小鎮(zhèn)边灭,每個人都那么復雜而有生趣,覺得人才像人健盒。
生存現(xiàn)實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绒瘦,容易讓人會開發(fā)出不同的想象來安放自己。我相信味榛,他腦子里藏著另外一個世界椭坚,很多人腦子里都偷偷藏著很多個世界。
在北京發(fā)生的任何理想和夢想搏色,需要的是扎扎實實善茎,甚至奮不顧身的實踐。
我沒把握频轿,當他看到夢想背后那蕪雜垂涯、繁瑣的要求時,是否會有耐心航邢,是否具有能力耕赘,是否能有足夠的接受度——夢想原來是卑微的執(zhí)著。
或許能真實地抵達這個世界的膳殷,能確切地抵達夢想的操骡,不是不顧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熱,而是務實的赚窃,謙卑的册招,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憐的隱忍。
一輩子很長勒极,我們注定要永遠都像個學生一樣地去學習新知識是掰、獲得新想法、認識新的自己辱匿。在《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一文里键痛,作者這樣寫到:生活從來不是那么簡單的夢想以及磨難炫彩,不是簡單的所謂理想還有陰謀,生活不是那么簡單的概念絮短,真實的生活要過成什么樣是要我們自己完成和回答的江兢。或許丁频,生活就是張這樣的問卷划址,你沒有回答,它會一直追問下去限府,而且你不回答這個問題,就永遠看不到下一個問題痢缎。
再普通的人生都有很多故事值得記錄和分享胁勺。作者來自農(nóng)村,生在貧苦的家庭独旷,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都拿來掙扎署穗、付出和奮斗,所有才有了那么多刻骨銘心的領悟?qū)懗晌淖帧?/p>
看《皮囊》這本書更多的都是學習和借鑒嵌洼,所以寫到這里案疲,此篇短文算不上讀后感,更像是一篇文摘麻养,我把那些觸動我的文字連在一起記錄下來褐啡,也分享給你們,希望沒有白白閱讀過作者的人生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