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4--45/70 ? ? ?晚打卡
三國時期有三場戰(zhàn)役最重要:官渡之戰(zhàn)授瘦、赤壁之戰(zhàn)醋界,還有孫權(quán)劉備之間爆發(fā)的夷陵之戰(zhàn)竟宋。這三場戰(zhàn)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以少勝多”。
袁紹身上最大的迷題是官渡之戰(zhàn)形纺。大家對于官渡之戰(zhàn)都覺得有點匪夷所思丘侠,為啥?因為袁紹的優(yōu)勢實在是太大了逐样,他的地盤占了整個中國北方的三分之二蜗字,叫冀、青脂新、幽挪捕、并四州。更重要的是他的地點非常好争便,身后沒有其他的威脅级零。
反觀曹操,不僅地盤小滞乙、糧食少奏纪,更重要的是,他的地盤乃四戰(zhàn)之地斩启,四邊的人都能來揍他序调。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四句半評價袁紹“色厲而膽薄兔簇,好謀而無斷炕置,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男韧,非英雄也朴摊。”
袁紹為什么不挾天子而令諸侯呢此虑?
兩個原因:
第一甚纲,沒辦法擺脫存量的恩怨;
第二朦前,沒辦法面對增量的麻煩介杆。
而這兩個方面,曹操都做得非常好韭寸。首先春哨,擺脫存量的恩怨,對曹操根本就不叫個事恩伺。比如說赴背,那個殺掉他長子曹昂和愛將典韋的張繡,后來居然又一次投降了曹操,曹操很高興就這么接受了凰荚。
還有燃观,對于增量的麻煩,曹操是隨時準備承擔便瑟。比如說缆毁,他當時已經(jīng)特別明白劉備就是個梟雄,手下的很多謀士也說宰了劉備到涂,千萬別讓他走脊框。可劉備后來是從曹操手里借兵跑掉的践啄,而且舉起大旗反對曹操缚陷。
曹操為什么這么做呢?其實很簡單往核,他說我不能因一人而傷天下人之心箫爷。我要永遠這樣寬容地對待其他人,劉備跑了不要緊聂儒,我這份寬容的名聲打出去虎锚,天下歸附我,我就能獲得新的力量衩婚。
世界上的輸贏窜护,其實就是兩種人。一種人他永遠想著靜態(tài)邏輯非春,跟董卓和袁紹一樣柱徙。只愿意處理現(xiàn)在這個格局里的麻煩,至于新麻煩奇昙,根本不愿意面對护侮。甚至這些人在面對失敗的可能的時候,他會進入一個更為靜態(tài)的邏輯储耐,簡直就是烏龜殼邏輯羊初。這種思維的缺陷是什么?試圖用存量那個堅硬的外殼什湘,來抵擋增量的沖擊长赞,這在亂世是根本不可能奏效的。
所以袁紹的悲劇就是一個癡迷于存量闽撤,而畏懼增量的悲劇得哆。
這種悲劇在我們今天的生活當中,也隨時可以看到哟旗。
比如說贩据,一個年輕人就問我栋操,說我現(xiàn)在在一個三線城市,也知道這個地方生活很好乐设,但還是向往北上廣深,該怎么選擇绎巨?
我說我怎么能代替你做這個選擇呢近尚?因為所有的利弊你都清楚,你只不過是癡迷于那個存量场勤。而且戈锻,你對到北上廣深的所有麻煩都知道,你只是不敢承擔這個增量給你帶來的麻煩和媳。
過去我們總是強調(diào)格遭,做人應(yīng)該會權(quán)衡利弊。
但利弊這個東西只存在于一個靜態(tài)結(jié)構(gòu)中留瞳,而如果你身逢亂世拒迅,如果這個時候社會結(jié)構(gòu)正在劇烈地重組,那利弊的權(quán)衡就不重要了她倘。
因為聰明人都會做得到璧微,關(guān)鍵是你有沒有智慧可以抓到新的利,有沒有勇氣去承擔新的弊硬梁,這才是勝者和敗者真正的分水嶺前硫。
理解了這一層意思,我們就可以重新解讀曹操對袁紹提出的四句半的評價荧止。啥叫“干大事而惜身屹电,見小利而亡命”呢?就是在過去的好處里面跃巡,你沉迷糾纏危号,而在未來的利益面前,你躊躇不前素邪。
那啥叫“色厲而膽薄葱色,好謀而無斷”呢?
就是在過去的靜態(tài)結(jié)構(gòu)的麻煩里面娘香,你籌劃個不停苍狰,但你絕對沒有膽量去承擔下一個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