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兒,我在百度上查找到的文字:
“夏大刀”原名夏景桂酒唉,晚年號稱“榆比道人”墙基,“大刀”為其綽號。道光二十一年(1841)生于長春廳懷惠鄉(xiāng)三甲十八牌添谊,今天的德惠夏家店鄉(xiāng)腰窩堡村捌省。
景桂幼年家境充裕,在家塾就學七載碉钠,攻讀經(jīng)書纲缓。1857年17歲時拜一山東人為師開始習武。他為人豪爽喊废、性格剽悍祝高,相貌非凡,舉止不同一般人污筷。
習武數(shù)載中工闺,他秉承“三更燈火五更雞”之奮勉精神,拳腳棍棒瓣蛀、鞭劍刀槍習練不綴陆蟆,加之武師精心傳技授藝,而使景桂在武壇提早顯露鋒芒惋增,并逐漸成為關(guān)東大漢叠殷、武林壯士。
咸豐末年(1861年)景桂自辦武學诈皿,號“育英堂”林束。并在其宅旁設(shè)有武場像棘,關(guān)東三省之勇武青年多拜于其門下,不數(shù)年即培育武林英才多名壶冒。
同志七年戊辰科缕题,景桂率眾弟子赴長春廳應(yīng)鄉(xiāng)試,欲取得武舉功名胖腾。不料主考官貪婪成性烟零,公然索賄。景桂不諳此道咸作,被做手腳瓶摆,上場之時所舞之刀比其它考生超重數(shù)十斤。雖如此景桂卻舞動如飛性宏,套路嫻熟群井,在場之人莫不嘆為觀止『潦ぃ考官也于座上大聲贊嘆:“斯人誠善使大刀者也书斜!”自此,人們遂稱景桂為“夏大刀”酵使。
因拒不送賄荐吉,此次長春廳武試,他名落孫山口渔,然其弟子卻有數(shù)人中舉样屠,對此人們憤然不平,景桂卻泰然自若缺脉。此后棄絕功名痪欲,歸隱田園。至晚年自號“榆比道人”攻礼。
景桂棄武從文后业踢,酷愛水墨,一心習字練畫礁扮,尤喜蘆雁知举。景桂40歲以后為作畫盛年期。50歲時繪制的聞名鄉(xiāng)里的《百雁圖》太伊,飛鳴宿食雇锡,動態(tài)百異,絕無相似之處僚焦,傳為佳品锰提。景桂水墨丹青、草隸書法亦堪為上乘。凡有索求欲账,無不應(yīng)允。夏大刀之雁畫譽満桑梓芭概,流傳遐邇赛不。
晚年,景桂雙目失明罢洲,但仍能作畫踢故。且雖年近古稀,氣力仍超于常人惹苗。曾以一人之力對挑八名青壯年晚輩殿较,就如今天的拔河比賽,竟能勝出桩蓉。
夏景桂平生剛直不阿淋纲,文武兼優(yōu),傳弟子數(shù)十人院究,入泮者十余名洽瞬。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壽終。其所遺武壇生涯所用之刀业汰、石等器物伙窃、詩畫,已成為珍品样漆,對東北鄉(xiāng)土文史研究为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夏大刀”上了百度,就是真正的歷史名人了放祟,自會有人為他著書立說鳍怨,或?qū)戇M縣志。我不說他跪妥,我要說的人是他的學生京景,我的太姥爺,也就是我媽媽的爺爺骗奖。
我太姥爺出生在哪一年确徙,考證起來費點勁兒,我大概估算了一下执桌,應(yīng)該在一百六十年前吧鄙皇。
太姥爺沒出名的原因我不得而知,可能和特定的歷史時期有關(guān)仰挣,但是伴逸,作為他的后人,我有必要寫寫他的故事膘壶。
太姥爺名叫曲永江 错蝴。吉林德惠人洲愤,他年輕的時候是不是從山東闖關(guān)東過來的,我不知道顷锰,似乎也不是很重要柬赐。
我第一次腦袋里有太姥爺這個概念的時候,是在上小學二年級的那個夏天官紫,我姥爺去世了肛宋,我和表弟去給我姥爺上墳∈溃看到山坡上有三個墳頭酝陈,就有大人告訴說:最上面的是你太姥爺?shù)膲灒乱恍械膬蓚€是你姥爺和他的親哥哥毁涉。據(jù)說沉帮,太姥爺?shù)牧硪粋€兒子早年去了“北荒”(就是現(xiàn)在的黑龍江省某地)。一直也沒有什么聯(lián)系贫堰∮鑫鳎可能去世了也就葬在那邊了,用媽的話說:我二伯的一枝兒(指去北荒的兒子)就算是斷了严嗜。
所以粱檀,我從小到三十歲以前,必在春節(jié)那天相約和我的幾個表兄弟去“三道溝子”那片墳場給我太姥爺和姥爺上墳燒紙漫玄。
雖然茄蚯,我沒有見到過這位太姥爺?shù)拿妫覐牟煌娜四抢锱月犨^他的故事睦优,就立刻有了無比的尊敬和因是他的后代而生的自豪渗常。
我姥家,當年被劃分成地主富農(nóng)的時候汗盘,據(jù)說不是我太姥爺?shù)墓谥宓狻V饕撬膬鹤游业睦褷敗N依褷攧钪緢D強隐孽,勤儉持家癌椿,以一己之力,團結(jié)家族百十號人菱阵,種地踢俄,經(jīng)商,終于成為一方望族晴及。
于是都办,兒子是大家長的我太姥爺,就真的成了“爺”了。
“爺”的日子是什么樣的琳钉?據(jù)我媽媽聽說:我爺爺是什么活計也不干势木,用鄉(xiāng)下話說“油瓶子倒了都不扶起來”。
家里有伙房的師傅歌懒,是給干活的長工和家族里的人做飯的啦桌,而我太姥爺,是由幾個兒媳婦和幾個孫媳婦輪流給做“小灶”的歼培。每天吃什么要事先請示了震蒋,如果做的味道不對或是看出有哪里不精心茸塞,對不起了躲庄,飯桌子就掀翻了,給我重做!
哪個輪值的晚輩若是這一周之內(nèi)沒有被訓(xùn)斥或被摔碗筷钾虐,就謝天謝地了噪窘。
吃的要講究到什么程度?舉例說效扫,豆芽菜要把兩頭兒都掐掉倔监,只留中間的白兒。炒肉絲多長多寬多厚是有要求的菌仁。吃完飯浩习,立刻凈口水端來,手帕遞上济丘,之后谱秽,要把煙袋送到手里,火石點上摹迷。
那你一定會問了疟赊,就這么個難伺候的主兒,是不是就和一個王爺一樣跋康铩近哟?
那你可錯了,他就是要擺出這么一個大家族族長之爹的“譜”而已鲫寄。
其實吉执,他刻苦著呢!
他拜了當時最出名的“夏大刀”為師。學習書法地来,繪畫鼠证,雕刻隅津。
以“夏大刀”的眼光沈跨,不會隨便收徒的,尤其是“文徒弟”估蹄。
而我太姥爺是得了“夏大刀”畫雁的真?zhèn)鞯?據(jù)說,晚年的“夏大刀”只所以慷慨贈畫荠列,十之八九都是拿我太姥爺?shù)漠嬂嗬耍哿怂挠 ?/p>
我無法求真這事情的真假,但是我是真的在十幾歲的時候看到過我太姥爺畫的《百雁圖》肌似。
那時候费就,我四舅,也就是我太姥爺?shù)挠H孫子家川队,每年過春節(jié)的時候力细,都要把幾十幅的畫作拿出來,按序列掛滿四壁固额。水墨丹青眠蚂,神韻非常。我那時候太小斗躏,不懂書畫逝慧,我就記得那水草邊的雁或飛或停,或啄羽或覓食啄糙,或打斗或獨立笛臣,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寥寥幾筆就突出雁的靈動與閑適隧饼。尤其最叫絕的是雁的脖子沈堡,或直或彎,或前或側(cè)燕雁。長長的脖頸中有一大段是不著一墨的诞丽。但是,你決不能說它是沒有脖子或是斷的贵白。
我就只記得四舅一家人率拒,會虔誠而小心的取畫和掛畫,家里必留兩人以上來看守禁荒。
等我再大一些的時候猬膨,四舅去世了,這批畫就留在他的五兒子家里呛伴。
五年前勃痴,四舅的五兒子我叫五哥的,給我打過電話热康,咨詢過如何保存古畫和如何裝裱的問題沛申,我就知道《百雁圖》還在他家。
去年的某天姐军,一個陌生電話打給我铁材,自我介紹說他是太姥爺?shù)挠H外孫子尖淘。問我,知道不知道當年太姥爺留下的《百雁圖》在哪里著觉?他說:按理他是有權(quán)利繼承他姥爺?shù)膫魇乐鞯摹?/p>
第二天村生,我和我媽說起這件事,我媽氣憤的說饼丘,那個姓王的表弟真是臭不要臉趁桃,現(xiàn)在知道古董值錢了,也來厚著臉皮要遺產(chǎn)來了肄鸽。你們當初盡孝了么卫病?人家老曲家留下的東西,跟你們老王家什么關(guān)系!
看來典徘,媽是對舊事有了解的蟀苛,我因為對舊家族的事不知情,也不能發(fā)表意見烂斋,只能勸媽不要生那份閑氣罷了屹逛。
媽說础废,我爺爺當年汛骂,可也是個人才呢!是真正的藝術(shù)大師评腺。只是他性格安靜帘瞭,不喜張揚,很多事情蒿讥,默默地做蝶念,卻不炫耀。
媽說芋绸,我爺爺是有大智慧的人媒殉,是看透名利和人生的人。他活出了自己的風采摔敛,他成就了別人的成功廷蓉。
媽說,我爺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马昙,從上世紀三幾年到四幾年桃犬,中國農(nóng)村發(fā)生了最重要的土地革命,也就是土改行楞。那個輝煌的大家族瞬間土崩瓦解攒暇。房屋,土地子房,私有財產(chǎn)形用,全部分給“窮人”就轧。這下,他們百十口人的大家族也分成了若干個也是窮人的小家田度。
我太姥爺钓丰,看到他三兒子的家口重多,就想以自己年老之軀盡幫扶之力每币。主動要求和他最窮苦的那個兒子一家住在一起携丁。
可是,那個特殊的年代兰怠,怎么可能就會因一個年邁老人的悲憫而使生活有所改變呢梦鉴?
他是那么睿智的老人,他有那么通透的徹悟揭保。
于是肥橙,在他七十九歲,身體還硬朗的情況下秸侣,他看透了生死存筏,他不愿再看到人間的困苦,他不忍心再連累別人的照顧味榛,他沒有宗教信仰椭坚,但是他遵從了自己的人生信條:他七日不曾水米進肚,最后絕食而死搏色。
人生不滿百善茎,要怎樣過自己的一生?尤其在那種亂世频轿?
太姥爺不是大人物垂涯,但是,他用他的一生經(jīng)歷來告訴他的子孫后代要過一種怎樣有意義的人生!
太姥爺在晚年的時候航邢,精心做了三把拂塵耕赘。鄉(xiāng)下用來驅(qū)趕蚊蠅,所以膳殷,也叫:蠅甩子操骡。
他留下話說:他的三個兒子,每家一把秽之,希望傳承下去当娱。
我不知道另外的兩把在幾十年里流落到哪里去了。
留給我姥爺?shù)倪@一把考榨,在我手里跨细。因為,我姥爺無兒河质,只有三女冀惭。我媽是他最心愛的女兒震叙,當年招我父親做上門女婿。我姥爺在我家八十九歲壽終散休。就留下了這么一把我太姥爺親手做的拂塵媒楼。
多年來,我喜愛至極戚丸,不是它多名貴划址,是因為它有紀念意義。是我太姥爺?shù)母叱妓嚨囊娮C限府。
媽說:那桿上的雕刻是有名字的夺颤,叫:鳳凰戲牡丹。
但是胁勺,我從另一位長者那里得到的名字好像是:雙鶯朝鳳世澜。
無論叫什么名字,都可見實物的絕美署穗。
我一直不知道那堅硬的木料為何種材質(zhì)寥裂。但是,那刀功案疲,那紋路封恰,那技法,那巧妙利用原料而生的花鳥络拌,真是只有嘆服的份了俭驮。
我不惜送上幾副圖片給你也是我再欣賞一下
這東西唯一感到可惜的是可能保存不善或時間長久回溺,我記得當年是雪白的馬尾鬃毛已經(jīng)變色了春贸,發(fā)黃和暗淡了。只是頂端的那一綹被染成紅色的還依然那么火紅遗遵。我真不知道當時是什么技術(shù)和什么顏料把馬尾毛染色的那么徹底萍恕。
常常是睹物思人,一把蠅甩子车要,就見證了一個人的一段歷史允粤。
我也希望翼岁,在五哥家的《百雁圖》能夠好好的保存下來类垫。
那是研究關(guān)東文化的學者和研究“夏大刀”歷史的專家需要的素材吧悉患。
我只是遵從一個后代的責任榆俺,來記錄一段我太姥爺?shù)墓适隆?/p>
希望坞淮,我的文字會讓更多的人知道一個叫曲永江的人曾和他的畫作及雕刻留在這個世界上陪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