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聯(lián)心”群的建立患民,是給為了孩子的成長愿意學習寸认、愿意思考的爸爸媽媽們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同時分享有心理科學依據(jù)的育兒理念與方法伍茄。未來,我們還會提供基于心理學的易于操作的趣味早教項目施逾,讓早教成為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教育過程敷矫,也成為爸爸媽媽們育兒的得力助手。
這兩天群里又有了新的討論內(nèi)容音念,特此摘錄如下沪饺,以便大家了解做進一步思考。
12月5日
@Baek Chunhwa 早闷愤,各位最近4歲半上幼兒園中班的兒子會經(jīng)常問:為什么我要上幼兒園,為什么爸爸媽媽要上班件余?我上幼兒園時妹妹會在家里做什么呢(有時會問:妹妹在家里會不會想哥哥讥脐?妹妹今天去哪里玩兒了呢?)啼器?
感覺背后的意思會很多旬渠。一般諸位遇到孩子如此提問,會如何回答呢
@李文怡 @BaekChunhwa?他是對這些問題產(chǎn)生了困惑端壳,還是開始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有了興趣呢告丢?或者,他小小的心里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答案损谦?有時候我會反問孩子她自己怎么想得岖免,也許可以就他的想法探討下去
@Baek Chunhwa
了解下來岳颇,基本是他不想去幼兒園,也很好奇他去幼兒園時我們會做什么颅湘。
相對我與他爸爸的工作他沒有太多好奇话侧,因為從小我們就帶著他工作,即使出差也會經(jīng)常全家出動闯参,所以他沒有太大好奇瞻鹏。給我的感覺,他相對好奇妹妹會不會趁他不在家鹿寨,去游樂場玩新博,吃好吃的什么的。
如果我們回答老大說脚草,的確他上幼兒園時我們會帶妹妹去游樂場吃好吃的叭披,我擔心他會覺得委屈。但事實的確會如此玩讳。
@李文怡 @BaekChunhwa?我覺得這是事實涩蜘,你們刻意隱瞞,他更會敏感熏纯。你們說的心態(tài)正常同诫,語氣也肯定,再加點理解和解釋樟澜,應(yīng)該不會有反作用误窖。是不是可以想辦法讓他理解或者接受,每個階段的任務(wù)的確是不一樣的秩贰。
還有霹俺,是不是在幼兒園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呢?四歲半毒费,是剛上幼兒園么丙唧?
@BaekChunhwa 現(xiàn)在中班。也是觅玻,呵呵呵想际,試著再溝通
@李文怡 我在想,兒子對妹妹的羨慕嫉妒只是表象溪厘,關(guān)鍵是對自己的現(xiàn)狀不滿意
@BaekChunhwa 現(xiàn)狀胡本,會是什么現(xiàn)狀呢
@Nafisa 家里有兩個寶寶,要顧及倆孩子的心理畸悬,日常各個方面侧甫,不容易@BaekChunhwa? 和孩子的溝通,尤其是幼兒園這時期的,怎樣和孩子溝通很重要披粟,你可以從回答里找到很多蛛絲馬跡咒锻。
@BaekChunhwa?噢噢,多對話僻爽。
@Nafisa 詢問問句盡量不要用為什么或者是不是虫碉,這樣的問法。前者范圍大胸梆,會不聚焦敦捧,后者taix可以再細化。后者容易影響孩子只是回答是碰镜,不是兢卵,不一定真的看到原因。
@BaekChunhwa 那要怎么問好呢绪颖?我也擔心太廣秽荤,也擔心太窄限制。
@Nafisa 新的對話需要你慢慢學會柠横,關(guān)于溝通還有專門課程呢 學問很深窃款,慢慢練。平時溝通隨便牍氛,只是當你想要了解他的真實想法的時候晨继,需要有技巧。
@BaekChunhwa 有推薦的書么搬俊?你希望爸爸媽媽或妹妹紊扬,在你上幼兒園時做些什么呢。
@Nafisa 還有嗎唉擂,再想想餐屎,有沒有能問出更多的?或者他能給你更多信息的玩祟。
@BaekChunhwa 你能想象爸媽或妹妹會在家里做什么呢腹缩?
@穎晴圓缺 他應(yīng)該是好奇:自己不看到的時候,世界(和世界上的人)是什么樣子的卵凑。這么一個很哲學的問題庆聘。
@BaekChunhwa 哈哈哈,一說哲學勺卢,我就想到人的意義,哈哈哈象对。
@穎晴圓缺 你們小時候不會想嗎黑忱?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家里是什么樣子的?我在家的時候甫煞,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菇曲?
@BaekChunhwa 有可能他在想為什么爸媽會再生個妹妹。最近也經(jīng)常問抚吠,為什么我們會生他和妹妹常潮,而不是其他人有時說,媽媽你不聽話楷力,我和妹妹就到你肚子里去搗蛋了噢喊式。
@Nafisa 很有可能是好奇,當然也有可能擔憂自己因為上幼兒園錯過精彩萧朝,也有可能還有其他岔留。所以慢慢的了解了解,就豁然開朗了检柬。
@BaekChunhwa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杜穎穎?我從沒想過献联,因為幼兒園也很好玩兒。
好奇還好何址,我擔心他想其他的里逆。
哈哈哈 突然發(fā)現(xiàn)是我好擔心焦慮啊。
接他回來后再問問他吧用爪,看他是不是有想法還是只是好奇原押。
@Nafisa 我兒子如果問我,我會問他: 你怎么會想到問媽媽這個問題项钮?
@穎晴圓缺 你從哪里感覺出他在幼兒園是不開心了班眯?@BaekChunhwa
@BaekChunhwa 這個問過,他說:我擔心你們自己去游樂場玩沙子還有吃冰淇淋和爆米花烁巫。
@Nafisa 小孩兒的思維很容易跟著問題走署隘,所以這樣的問題比較能得到關(guān)于這個問題的回答。
問的時候可以充滿好奇的問亚隙。
那從這個回復(fù)你應(yīng)該能感受到什么了磁餐,不是嗎?
@穎晴圓缺 他的回答好像都是你關(guān)注的問題吧阿弃,你的擔心@BaekChunhwa诊霹。
@BaekChunhwa 噢噢 是的。近期發(fā)現(xiàn)我問的問題要么太大渣淳,他回答的很擴散脾还。有時問的太簡單,或給他設(shè)了局限回答入愧。
@小睿媽媽?他擔心我們自己嗨皮去了鄙漏?嗤谚?
@Nafisa 他想傳達的信息接收到以后,安撫孩子很重要怔蚌,這就是家里倆孩子或多子女常會遇到的巩步。
@BaekChunhwa 噢噢,這個嚴重贊同桦踊。
@Nafisa 哈哈椅野,表面可以這樣說,那你覺得這背后籍胯,他更擔心什么竟闪?
@BaekChunhwa 功力不足的我好自卑。
更愛妹妹芒炼?
不上幼兒園好處更多瘫怜?
12月6日
@慧敏斷舍離 請教老師,尋夢環(huán)游記這類喪失死亡話題的動畫片適合給多大的孩子看本刽?如果孩子初步有了這方面的好奇鲸湃,可是并沒有體會深層次的意義尚未連接情緒,觀看誘導(dǎo)他產(chǎn)生這些感受是否不合適子寓?同時陪伴觀看的成人反應(yīng)也需要考慮對吧暗挑。
@李文怡 @慧敏斷舍離?我沒有看過這部影片,不過看到有陪孩子看過的家長評論還不錯斜友。關(guān)于死亡喪失這一類話題炸裆,其實孩子在幼兒時期已經(jīng)開始有了思考,當然也因人而異鲜屏。你也可以配合適合年齡的相關(guān)主題繪本和孩子一起讀烹看,看看孩子自己會提出什么問題,會有什么反應(yīng)洛史。
@慧敏斷舍離 @李文怡?謝謝李老師的回復(fù)惯殊,生與死的繪本他一直有在看,只是五歲左右才開始比較感興趣這個話題也殖,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更深層的體會土思,所以不知道如果這部片很觸動,包括陪同家長很觸動忆嗜,會不會對本來懵懂的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己儒,所以相對比較謹慎。
@雪琴 看過了捆毫,孩子沒有特別反應(yīng)闪湾。
@李文怡 看過的爸爸媽媽不妨一起討論下。
@嚴婷 我兒子10歲绩卤,看完后感觸很深响谓,他沒有很多言語來形容损合,但是表情看得出他有感悟省艳,說還想再看一遍娘纷。
這部片子不適合太小孩子看,個人感覺這部片子還是非常有深意的跋炕。
@雪琴 5歲后可以看了赖晶。
@嚴婷 提前覺得西方人更注重自我發(fā)展,但是這部片子刻畫了家庭辐烂,大愛遏插。
@慧敏斷舍離 嗯嗯,看來大家還是比較推薦的纠修。
@Hell 陶 哦哦胳嘲,這個我看過了,我女兒六歲扣草,說看懂了了牛,還要快哭了最后結(jié)尾。
@11 我女兒六歲半辰妙,上周帶她去看鹰祸,笑著進去,哭著出來密浑。今天放學路上還問我蛙婴,媽媽,你有一天也會變成骨頭人嗎尔破?
@慧敏斷舍離 所以街图,我們五歲多現(xiàn)在看早不早呢,心理基礎(chǔ)還沒有懒构。
@嚴婷 是的餐济,年齡小的孩子還是適合看喜劇。
這部片子個人覺得不適合太小孩子
理解不了里面的深度痴脾,只能感受到悲傷颤介。
@Hell 陶 不適合我覺得有點兒夸張了。
@嚴婷 不能感受到悲傷之外的東西赞赖。
@慧敏斷舍離 這樣的主題國外不知道會不會分級滚朵,還是就是真實的從小曝露給孩子。
12月7日
@梁云娟 分享帖 哈佛大學校長:教育是培養(yǎng)你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