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之前肴裙,大多數人都給自己列了一堆的 to do list,決心要重新做人,改頭換面涌乳。
我也一樣蜻懦。還沒開始期末考試就想好了要如何認真地學習英語,練習專四夕晓。然而在假期結束的今天宛乃,發(fā)現(xiàn)一切 to do list 都不了了之。惰性時強時弱蒸辆,須受環(huán)境所迫征炼。姑且這樣笑笑自己,不過40天的假期躬贡,也確實做了些和學習無關的益事谆奥。
宋朝詩人黃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拂玻,面目可憎酸些。林語堂說這是你三日不讀書,別人就會覺得你語言無味檐蚜,面目可憎魄懂。周國平說這是自己三日不讀書,就會覺得自慚形穢闯第,羞于對人說話市栗,覺得沒臉見人。
對書的癡迷,我雖還遠不達如此填帽,但古人的話總是有些道理智厌,讀書能給人一些不可見的好處。于我而言盲赊,假期是個補書的時期。
書單
《無出路咖啡館》| ?嚴歌苓
《心理醫(yī)生在嗎》 | 嚴歌苓
《島上書店》| 加布瑞艾拉·澤文
《我不是潘金蓮》| 劉震云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D·H 勞倫斯
《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
《極簡力》| 小野
《活著活著就老了》| 馮唐
《19》| 落落等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 特立獨行的貓
《不要讓未來的你敷扫,討厭現(xiàn)在的自己》| 特立獨行的貓
《中式英語之鑒》
書的喜好也在隨著年齡改變哀蘑,最近看著言情小說卻覺得沒什么意思了。比如《19》葵第,好像對現(xiàn)在流行的青春文學作家慣用的意識流寫作绘迁,再加上特立獨行的修辭以示文筆的手法產生了閱讀疲倦,對少男少女們高中大學時期的愛情起伏跌宕也沒什么強烈的興趣卒密。倒是喜歡看大媽大姐們的故事缀台。
馮唐在《活著活著就老了》剛開頭就說: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的意見還是和魯迅一樣哮奇,如果喜歡小說膛腐,多讀外文小說,少念鼎俘,或是不念中文哲身。而中文小說整體水平低下有兩點原因,一是中國文字太精通簡要贸伐,難負重勘天;第二是中國文人外儒內莊,不吃苦捉邢。但是好小說需要絲絲入扣的邏輯脯丝、毫發(fā)畢現(xiàn)的記憶和自殘自虐的變態(tài)兇狠,需要內在的憤怒伏伐、表達的激情和找抽的渴望宠进。我們的文人怕疼。
嘗試著去理解到馮唐這番話藐翎,不過的確也是書讀的少了砰苍,不能深刻感受得到。拿《島上書店》舉例阱高,雖然翻譯過來讀起來有些生澀赚导,但若光論故事,邏輯的絲絲入扣前后呼應的的確確是比許多中文小說優(yōu)秀一些赤惊,以及故事中的情節(jié)爆發(fā)力總是能給人深刻的印象吼旧。不過個人而言,卻還是苦于中文翻譯過來的外文小說在語言表達上又確實枯燥了許多未舟,不及讀原著讀的痛快圈暗。
舉個例子來說: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原著是如此寫的:But I am sure that no one else has ever loved you so slavishly, with such doglike fidelity,with such devotion, as I did and do. 然而譯文是這樣翻譯的:沒有什么能比得上一個孩子那不為人所察覺的愛掂为。因為這種愛渺無希望,卑微低下员串;矢志不渝勇哗,熾烈深厚。
只有在閱讀原版的時候寸齐,你才知道那種愛是doglike欲诺,是像狗一樣的卑微的忠誠。中文譯過來是“卑微低下”渺鹦,遠不如:像狗一樣的卑微更能切其意了扰法。然而中國文人又愛文縐縐的一套,自然不會說是像狗一樣的愛了毅厚。其他爾爾就還需要讀者自己感受了塞颁。
再者,假期讀的書中吸耿,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嚴歌苓的著作祠锣。敘事的手法純熟,故事性極強咽安。不做中文文學的研究锤岸,也不敢枉然評價什么寫作技巧之類的。只是很喜歡那些故事板乙,和敘述的語言是偷。后來查閱了一些她的相關資料,是一位美籍華人募逞,中英文雙語作家蛋铆,有人點評說:她的作品無論是對于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放接、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刺啦,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纠脾,和批判意識玛瘸。
不過對我們來說,最為熟悉的應該是她的《金陵十三釵》和《陸犯焉識》了苟蹈。二者都被張藝謀排成了電影糊渊。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慧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