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扇公主? 圖|網(wǎng)絡
中午下班出門龙屉,天空開始飄雪。不由得讓我想到17年前的今天满俗,漫天大雪转捕,我的奶奶離我們而去。奶奶走之前唆垃,爸爸和媽媽還是不放心五芝,便抬著奶奶去市醫(yī)院做了個全面的身體檢查。連醫(yī)生都驚嘆辕万,老人家全身沒毛病枢步,就是左小腦有些萎縮了。2001年那個飄雪的隆冬渐尿,奶奶安詳?shù)刈吡恕?/p>
奶奶生于1912年即民國元年7月初9醉途,家中有一姐三妹一弟。奶奶從小就性情溫和砖茸,通情達理隘擎。小時家里曾請家庭教師教他們學習。但后來其母久病凉夯,姐已出嫁货葬,妹弟尚小,不再念書劲够,承擔起侍奉父母震桶,照料妹弟日常家務。從小養(yǎng)成勤勞簡樸之風征绎,針線蹲姐、紡織、大裁小剪炒瘸、料理家務樣樣都行淤堵。
據(jù)爺爺說,1931年奶奶和爺爺成婚顷扩。奶奶嫁過來后拐邪,率先孝敬公婆,團結妯娌和侄媳隘截,家庭逐漸團結和睦扎阶。
當初汹胃,奶奶是不愿意出來的,她認為丈夫在外工作东臀,她理應在家孝敬公婆着饥,且妻隨夫在外,家中無先例惰赋。但天有不測風云宰掉,因為嚴重的饑餓和疾病,奶奶的兩個孩子在老家已經(jīng)夭折赁濒,當時只剩大伯一人了轨奄。奶奶只好帶著大伯在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12月從中原老家來到三秦大地耀縣。從此拒炎,全家人團聚在一起挪拟。
之后,奶奶又隨爺爺奔波東西击你,先后在陜玉组、晉、京丁侄、等地生活過惯雳。1960年奶奶又隨爺爺工作調動來到山區(qū)陜南,此時绒障,他們膝下已經(jīng)有5個兒子吨凑,且這一待就是一輩子。
奶奶雖無文化户辱,沒有參加過社會工作鸵钝,但經(jīng)歷了舊社會的世事戰(zhàn)亂,及前幾十年的政治運動庐镐,鑄就了她吃苦耐勞恩商、勤儉節(jié)約、頑強的品質必逆。
奶奶不僅撫養(yǎng)5個孩子成人怠堪,還照看了我們這輩的大姐、還有兩個哥哥名眉。而我對奶奶的印象是我上初中以后粟矿,那會奶奶爺爺年歲大了,我父親便主動承擔了照顧爺爺奶奶的使命损拢。
奶奶生活上相當節(jié)儉陌粹,這也是上一輩的光榮傳統(tǒng)吧。伯伯們給奶奶買的衣服福压,她舍不得穿掏秩,壓箱底或舞。雞蛋也總是和爺爺分著吃一個。如果不是爺爺看書的話蒙幻,家里的燈幾乎也不開映凳,就摸黑坐在房間里。為了這些事情邮破,爸爸不知跟奶奶說了多少回诈豌,可一輩子的習慣怎能說改就改呢。
奶奶的幾個兒子也繼承了節(jié)儉之風抒和,但是我覺得有點過了队询。我爸就屬于唯一的例外,在買東西上或是生活上构诚,都要比幾個伯伯和叔叔好很多。奶奶總是說我爸沒有他們會過铆惑,這就是老一輩人的思想吧范嘱。
到現(xiàn)在,再回過頭來看我爸员魏,我又覺得我爸太節(jié)約了丑蛤。原來是時代不一樣了,看的角度有些變化了撕阎,但他們的老傳統(tǒng)是根植于心的受裹。
還記得我小學時候寫的一篇作文,90年代的時候奶奶拿出來一雙襪子給爺爺穿虏束,我好奇襪子怎么那么沉棉饶,原來是一雙長滿補丁的襪子。再回憶起那個畫面镇匀,仿佛昨天照藻,原來有的事情是刻骨銘心的。
當時奶奶就跟我說那雙襪子陪爺爺走過了許多地方汗侵,磨爛了幸缕,她就給縫補;接著穿晰韵,爛了发乔,再補,再穿雪猪。還講到那句家喻戶曉的話:新三年栏尚,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浪蹂,最后將將就就又一年抵栈。共十年啊告材,可是當時那雙襪子已經(jīng)陪爺爺走過了58個年頭了。
現(xiàn)在這雙襪子都就像古董一樣還在柜子的角落里古劲,一直沒有扔掉是因為爺爺對往事的回憶還在斥赋,對奶奶的深情還在。我們小一輩每每看到這雙襪子時产艾,感慨爺爺奶奶當年生活之不易疤剑,現(xiàn)在花錢也不能太大手大腳。
奶奶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啥事都不要怕闷堡,只要人平安健康就好隘膘。
在這個寒冬,我也多么想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擦亮一整把火柴杠览,看到奶奶出現(xiàn)在我面前弯菊,好想把奶奶留住。因為她總是那么溫和踱阿,那么慈愛管钳。
想對奶奶說一聲:奶奶,我好想你叭砩唷才漆!
奶奶離我們遠去了,但和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佛点。她雖平凡醇滥,但樸素的話語和生活的點滴始終影響著我和我們,讓我們處在這個社會有著正確的方向超营,并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鸳玩。
此時,飄落的雪花正訴說著我對奶奶的無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