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07-83班的開班介紹中關(guān)于加入007的動機典徊,我是這樣寫的:走出舒適區(qū)颤专,在大家的監(jiān)督下寄啼,擺脫惰性逮光,活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當時的我以為所謂的“舒適應(yīng)”對應(yīng)的就是輕松安逸穩(wěn)定的生活狀態(tài)墩划,人改變自己就應(yīng)該擺脫舒適涕刚,而擺脫舒適區(qū)的方法就是就是不犯懶,不貪圖安逸穩(wěn)定乙帮,到自己不舒服的地方去杜漠,吃苦耐勞、不畏艱難察净。
但聽了哲大陳海賢老師在得到上開講的《自我發(fā)展心理學》課程驾茴,我才知道根本不是這么回事。舒適區(qū)是指你習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氢卡。跟這個方法舒適不舒適沒關(guān)系锈至。解決什么類型的問題呢?就是那些讓你很焦慮的問題译秦,比如怕被人看不起峡捡,怕沒有成就击碗,怕失去感情等等。如果你習慣用抱怨他人棋返、可憐自己來解決這些問題延都,即使你非常不喜歡這些手法,這也是你的舒適區(qū)睛竣。
認識到自己誤解了“舒適區(qū)”這個概念晰房,我開始盤點檢視自己的行為習慣,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在舒適區(qū)打轉(zhuǎn)而不自知射沟。比如求學階段殊者,因為小學幾乎每次考試都第一,家里人一直引以為傲验夯,特別是母親把家族崛起的重任也放在我身上猖吴,而自己也要強,想讓村里那些覺得“女子讀書無用論”的人刮目相看挥转,所以給自己定了每次都要爭第一的目標海蔽。倘若有哪次沒拿到第一就覺得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打了自己的耳光绑谣,以至于心思都放在如何拿第一而不是尋找讓自己成長進步的方法上党窜。每逢到考試就非常焦慮,心理的緊張甚至產(chǎn)生頭暈借宵、惡心和感冒發(fā)燒等生理表征幌衣。初中階段因為病情嚴重請病假在家休養(yǎng)了將近一個學年,但病情并限于在家的時候得到控制壤玫。每到考試的時候豁护,特別是對考試沒把握的時候,就會給自己心理暗示:試沒考好并不是自己不努力欲间,而是因為生病落下太多課程楚里。在這種心理暗示,病態(tài)的心理表征很快也出現(xiàn)了猎贴,所以直到上了大學這種狀態(tài)還在持續(xù)班缎,多方求診問藥也不見效,出來工作后通過自己兩三年的調(diào)理才完全擺脫嘱能。但自己一直不覺得這是心理行為方面的問題吝梅,而是把問題歸咎為體質(zhì)差、抵抗力不好惹骂。有了這個認識后我覺得非常震驚苏携,這個方法我用了十幾年,越用越讓我焦慮对粪、頹廢右冻,并讓我的人生變得不堪装蓬,但我卻對它上了癮,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就把它用上纱扭,遇到想逃避或是沒把握做好的事就一直給自己找借口找理由牍帚。
但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就像那句話說的“即使知道很多人生道理乳蛾,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暗赶。雖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也想通過學習來改變肃叶,繼加入007不寫就出局堅持每周一篇文章后蹂随,除了在得到上訂閱了很多專欄,還在千聊等網(wǎng)絡(luò)授課平臺到處聽課因惭,學習時間管理岳锁、寫作技巧、投資理財蹦魔,培養(yǎng)運動激率、早起習慣,但是并不見效勿决。時間方面還是覺得不夠用乒躺、家庭工作和個人成長沒辦法找到適合的平衡點;寫作方面也沒有什么大的改進剥险,每周的作業(yè)都是拖到最后兩天才嘔心瀝血把字數(shù)湊出來聪蘸,學過的那些寫作套路只是在學習的那刻在腦海飄過就不留蹤跡了宪肖,看書或?qū)W習偶爾碰發(fā)出一些想法也因沒有及時記錄表制,等自己得空想整理時就怎么也想不起了;投資理財方面更是覺是走馬觀花控乾,這里看一下那里楸一會么介,也沒有實踐操作,生活微習慣方面雖然有所進步蜕衡,但對生活質(zhì)量和個人成長的改變并不明顯壤短。
回過頭想想,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習慣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決問題慨仿,不愿意久脯、或是說潛意識里拒絕用自己不擅長的方法去處理問題,不愿意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镰吆,好比電腦了安裝了新的程序卻沒有去啟用帘撰,久而久之,這新的程序就被我們遺忘了万皿。比如看書的時候不愿意思考記錄摧找、學到新方法沒有在實踐中去檢驗拓展核行。
知道做到才能讓我們真正擺脫舒適區(qū),從今天起蹬耘,每次學習都寫點反思記錄芝雪,長篇大論沒法做到,就從50到100字開始综苔;盡量多嘗試自己不敢或不愿意做的事情惩系,多事情多想想除了自己常用的方法,是不是還有其他辦法如筛。少說多思多做蛆挫,擺脫舒適區(qū)從“做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