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芭芭拉·庫尼雏吭,1917年和她的孿生兄弟出生于紐約的布魯克林,曾祖父是一位藝術家淮悼,他從德國移民到曼哈頓咐低,父親是一位證券商,母親是一位油畫與水彩畫家袜腥。母親總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见擦,從不在意他們弄亂她的畫筆及畫布,但一定要求孩子洗干凈畫筆羹令。
二戰(zhàn)期間鲤屡,大多數(shù)藝術家在四處逃亡尋找避難所,但是芭芭拉小姐居然參了軍福侈。不但參了軍酒来,還在服役期間找到了帥帥的老公——一位隨軍記者。獅子座的女人就是霸氣癌刽!
可惜這段婚姻只維持了短短幾年役首,1949年她第二次結婚,嫁給了鄉(xiāng)村醫(yī)生显拜。再婚后衡奥,她搬到了緬因州一個靠海的地方,住在一幢建于19世紀远荠、新英格蘭風格的大房子里矮固,直到2000年3月10日逝世。她的最后一本書《籃子月亮》在她去世前六個月出版。
1996年档址,緬因州州長宣布每年12月12日為“芭芭拉庫尼”紀念日盹兢,以此表示對庫尼女士的嘉獎。今年雙十二我們在血拼的時候守伸,是否能想起緬因州有位大師級的女藝術家叫芭芭拉庫尼绎秒?
學業(yè)
芭芭拉·庫尼1938年畢業(yè)于麻薩諸塞州史密斯學院,主修藝術史尼摹。之后她一邊在紐約市的藝術學生聯(lián)盟學習石版印刷及蝕刻版技法见芹,一邊開始向出版社毛遂自薦自己的作品。
事業(yè)
1940年蠢涝,芭芭拉·庫尼的第一本插圖作品《卡爾·馬姆伯格的阿奇和他的世界》出版(Carl Malmberg’s Ake and His World)玄呛。1941年,她出版了自寫自畫的圖畫書《毀滅島之王》(King of Wreck Island)和二。在此后的近六十年里徘铝,她陸陸續(xù)續(xù)創(chuàng)作200多本圖畫書。
先后于1959和1980年2次獲得美國凱迪克大獎惯吕,198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惕它,1994年獲得安徒生獎提名,是美國最偉大的圖畫書畫家之一混埠,尤其是那個年代少見的女性圖畫書大師怠缸。
她是一個習慣挑戰(zhàn)的人,總是喜歡不斷地嘗試各種新的技法與媒材钳宪。比如她用刮版畫(Scratchboard)的技法來畫《金嗓子和狐貍》揭北,用壓克力顏料(俗稱丙烯畫)來畫《駕牛篷車的人》。
刮畫板是一種有特殊涂料的版紙吏颖,這種版紙通常涂有光滑的石膏底搔体,畫家先在上面涂上墨水,然后在墨水上刮出線條和區(qū)塊半醉,露出下面底板上的白色疚俱,制造成白線素描。類似現(xiàn)在有一種給小孩子玩的刮畫類似版畫缩多,就是在黑色的幕布上任意刮出孩子想畫的內(nèi)容呆奕。
她是一個喜歡真實的人,讀者能在她的畫里讀到事物和人物的代入感衬吆,《花婆婆》里的這張畫像極了她居住并深愛著的緬因州梁钾。
她是一個喜歡嚴謹?shù)娜耍試栏癜盐兆髌返馁|(zhì)量而聞名逊抡。她曾為了圖畫的準確性姆泻,向鄰居借小雞來觀察;她曾遠赴英國去驗證倫敦警察制服上的鈕扣;她曾親自攀登阿帕拉契山拇勃,拜訪山區(qū)原住民四苇,與他們共同體驗夕陽怎樣照亮整個山谷……
芭芭拉·庫尼曾經(jīng)說過:“圖畫書象是一串珍珠項鏈,圖畫是珍珠方咆,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細線月腋,細線沒有珍珠不能美麗,項鏈沒有細線也不存在峻呛÷奘郏”
作品
Chanticleer and the Fox辜窑,1958 (1959年凱迪克獎金獎的)
《金嗓子和狐貍》這個故事改編自十四世紀英國作家喬叟(Geoffrey Chaucer,1314-1400)的《坎特伯里故事集》钩述,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金嗓子是一只漂亮神氣的公雞穆碎,和七只母雞住在農(nóng)莊里牙勘,有一天,一只黑狐貍溜進農(nóng)莊所禀,對金嗓子說了許多捧它的話方面,金嗓子一時不小心,就被狐貍咬住脖子色徘,拖進樹林里恭金,最后還是金嗓子運用機智,救了自己褂策,從此以后它再也不敢相信別人吹捧它的話横腿。
早期彩色印刷使用在兒童書仍然是略嫌奢侈的,大部分的出版社都以出版黑白印刷作品為主斤寂,所以當芭芭拉要制作這本書時耿焊,花許多時間與她的編輯溝通,后來編輯才同意她以套色印刷的方式呈現(xiàn)遍搞。
趕牛車的人 Ox-Cart Man罗侯,1979(1980年凱迪克獎金獎)
一位父親把一整年里全家人種的、動手做的東西裝進牛車里溪猿,然后長途跋涉到樸茨茅斯大市場去賣钩杰,把所有的東西賣光以后,又一路步行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才回到家诊县。
這是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的居民日常生活情形讲弄,書中把普通人的故事在如畫如詩的意境中漸次展開,將一家人簡樸翎冲、互助垂睬、勤奮的生活態(tài)度表露無遺。
唐納德霍爾(Donald Hall)美國桂冠詩人,1928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驹饺,少年時開始寫詩钳枕,16歲發(fā)表處女作。他是一個極其勤勉的作家赏壹,已出版了23本詩集鱼炒、11部兒童書和二十余本散文集、傳記等其他作品蝌借∥羟疲《趕牛車的人》最早于1977年發(fā)表在《紐約客》雜志,發(fā)表前曾不斷斟酌菩佑、修改多達19次自晰。
花婆婆Miss Rumphius 1982
這是一本自傳書,故事中的花婆婆不是她本人稍坯,但她在畫里填充了很多自己的生活痕跡酬荞,像最后一頁中聽故事的雙胞胎,大家知道瞧哟,芭芭拉也有個雙胞胎弟弟混巧。
故事描述一個小女孩告訴她爺爺,她長大要做三件事:一是要跟爺爺一樣住在海邊勤揩,二是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旅行咧党,三是要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等到小女孩一天天長大陨亡,她真的實現(xiàn)前兩個愿望傍衡,卻不曉得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麗。于是数苫,她走到哪兒聪舒,就將花種子灑到哪兒。幾年后虐急,花開了箱残,世界真的變漂亮了,于是大家都稱她為花婆婆止吁。
Island Boy, 1988
講述的是一個叫Matthias的男孩為了尋找自我環(huán)游世界的故事被辑,最終回歸家鄉(xiāng)的故事,像極了曾經(jīng)四處游歷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的芭芭拉敬惦。
Hattie and the Wild Waves 1990
這是芭芭拉的第三本自傳書盼理,故事關于一個在紐約的德裔移民家庭,妹妹鋼琴學習全能俄删,但姐姐Hattie除了畫畫對其他都不感興趣宏怔,經(jīng)過無數(shù)次與大海的對話和內(nèi)心的思索奏路,姐姐宣布要成為一個畫家。
籃子月亮 Basket Moon 1999
芭芭拉的最后一本書臊诊。
很久以前鸽粉,在山林里有一個小男孩,他對父輩巧奪天工的編籃藝術十分佩服抓艳。每當月亮變圓的那天爸爸都會到哈德遜城去賣籃子触机。男孩非常期待著有一天能夠跟爸爸一起進城去賣籃子。
直到他九歲那年玷或,終于如愿儡首。男孩見識到城市里的熱鬧與繁華,所有的一切都令他興奮不已偏友。但是蔬胯,在返程途中發(fā)生的不愉快經(jīng)歷讓男孩終于明白為什么父親不愿帶他進城,他開始懷疑編籃藝術的意義和價值约谈。男孩能找回曾經(jīng)的自己嗎笔宿?
本書作者在博物館研究美國工藝美術,編寫Taghkanic籃子制造史的時候棱诱,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靈感。她從一個九歲兒童的視角重現(xiàn)了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涝动。
部分引進的中文版本
資料整理自網(wǎng)絡和田宇老師的繪本公開課迈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