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格
-01-
我經常給大一的同學布置一個作業(yè)題目——我的過去轨淌、現(xiàn)在和未來控妻。
交上來的作業(yè)中州袒,有兩個字會以極高的頻率出現(xiàn)——迷茫。
這似乎是每個人在邁入大學之后的一種感受弓候,你我都不曾例外郎哭。
每次看著這群二十左右的孩子,心底似乎有兩個我也要躍躍欲試地發(fā)表對于“迷霉酱妫”的感慨彰居。
三十歲的我——“大家要珍惜當下啊,不要等到結婚生子之后才發(fā)覺時間的珍稀和寶貴撰筷,blablalbla……”
二十歲的我——“于老師陈惰,您隨意,您繼續(xù)毕籽,反正叨叨了也沒用抬闯,該迷茫還是要迷茫……”
出于過來人身份的碎碎念关筒,毫無用處與價值溶握。
今天,不想寫蒸播,我們該如何去應對迷茫睡榆。
我想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生活不曾有過迷茫萍肆,會變成什么樣子?
可能胀屿,中學也好塘揣,大學也罷,每一個新的階段宿崭,你都前景明確亲铡、目的清晰;
可能葡兑,生命的不同時期奖蔓,你都斗志滿滿,朝著那個唯一的愿景去努力去奮斗讹堤;
可能吆鹤,幾十年的歷程中,你都不曾改變過生活規(guī)劃和人生目標洲守,并為之驕傲檀头;
可能,……
各種可能岖沛,聽起來暑始,似乎很美好。
可是婴削,從始至終廊镜,不曾有過別的可能性進入你的意識,不曾幻想過另一種不同的選擇和道路唉俗。這樣的生活嗤朴,像是一條筆直的線,一路從起點看到終點虫溜,難道雹姊,不是很無趣嗎?
并且衡楞,如果存在“生活不曾有過迷弥ǔ”的先例,試問瘾境,在最初的起點歧杏,是誰定下了那個讓你不用再迷茫的人生目標?
真的是你自己嗎迷守?
-02-
十三年前犬绒,高考落下帷幕、塵埃落定兑凿,家里最年長的哥哥建議我凯力,選個師范專業(yè)吧茵瘾,女孩子當老師挺好。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咐鹤,剛剛結束了逼仄的高中教育拗秘,心里像是住著一頭撒了歡兒、不受約束的小野鹿慷暂,這頭小野鹿大聲在喊,打死都不要當老師3况āP腥稹!
我按照自己內心的意愿餐禁,選擇了一個難就業(yè)的冷門專業(yè)血久,帶著想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的夢想,一頭扎進了我的母校山東師范大學的懷抱(PS帮非,心理學是師范院校的非師范專業(yè))氧吐。
如今,十三年過去了末盔,我依然感激在那個人生的十字路口筑舅,樸實的家人給了我充分的自由,讓我選擇了為之熱愛的心理學陨舱。
十年前翠拣,作為一名實習生,我生平第一次站上了講臺游盲。
第一堂課很“尬”误墓,主題是“想象”,我自以為準備了兩節(jié)課的內容益缎,但十五分鐘就講完了谜慌,和學生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眼瞅著校方的指導老師按捺不住要沖上來救場了莺奔,為了不給母校丟人欣范,我眼一閉心一橫,開始給學生忽悠心理學令哟,講夢熙卡,講潛意識,講弗洛伊德励饵,撐過了余下的三十分鐘……
就是這樣“尬尬”的經歷驳癌,卻讓我突然發(fā)覺,和別人分享知識原來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役听,從別人的表情和神態(tài)中得到反饋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颓鲜。
自此之后表窘,“當老師”這個想法,慢慢從腦子里冒出來甜滨,并漸漸演變?yōu)橐粭l越來越清晰的路途乐严,指引著我走到了今天。
這學期衣摩,我把這段經歷講給學生們聽昂验,想告訴他們,沒有嘗試之前艾扮,不要輕易否定一件事情既琴。
故事的最后,我成為了一名老師泡嘴,回到了哥哥為我規(guī)劃的起點甫恩,但似乎又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起點。
-03-
人為什么會迷茫酌予?
我想磺箕,大概是因為未來有無數(shù)種可能性,而我們不知道哪種可能性是最適合自己的抛虫。
從這個角度看松靡,迷茫的背后代表著一種摸索,對價值和意義的探求建椰。
那么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击困,到底在哪里?
也許在最開始广凸,這種價值和意義的賦予阅茶,來自于家人,來自于社會谅海,來自于我們所見所聞的各種“標桿”脸哀。
可這些外部的“標桿”、適用于他人的規(guī)則扭吁,在未曾經歷之前撞蜂,對你來說只是虛無。
有些迷茫侥袜,也許是外部標桿和內心探求的對抗蝌诡,是世俗價值和自我價值的沖突。
前段時間看沈復的《浮生六記》枫吧,“浮生”二字引自于李白的詩:夫天地者浦旱,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九杂,百代之過客也颁湖。而浮生若夢宣蠕,為歡幾何?
看到這幾句詩的時候甥捺,感覺仿佛天地與光陰抢蚀、時間與空間,澎湃而來镰禾,呼嘯而去皿曲。與萬物相比,人這一生吴侦,極其短暫屋休,甚至渺小。
我們匆匆忙忙妈倔,焦躁不安博投,以此為代價去追求的那些東西绸贡,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盯蝴?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听怕。有哪些追求是內心真正所求捧挺,又有哪些追求是迫于社會對比而生的貪欲?
或者尿瞭,兩者糾纏在一起闽烙,當人心不夠平靜的時候,追求也不甚分明声搁。
-04-
歐文·亞隆在《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中寫道黑竞,我們人類似乎是一種追求意義的生物,但是不幸我們被拋入一個沒有內在意義的世界疏旨。
這個內在意義很魂,沒有人能給你,只有你自己能給檐涝。
更惱人的是遏匆,這個內在意義,不僅沒有標準答案谁榜,還并非一勞永逸幅聘。
所以,十九歲窃植,上大學的時候帝蒿,我會迷茫,二十六歲巷怜,走出校園的時候陵叽,我會迷茫狞尔,三十而立,擁有婚姻和孩子的時候巩掺,我依然會迷茫偏序。
迷茫這個階段性的主題,會帶來每一個新階段的思索和探求——我在乎的胖替,我追求的研儒,真的是應該去在乎和追求的嗎?
可能在人生這條很漫長的道路上独令,我們會一次次修正所提交的答案端朵,在一次次的迷茫中,不斷地質疑和重建燃箭,探求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冲呢。
史鐵生曾說,人招狸,就是歧途敬拓,是歧途養(yǎng)育了我們這種動物。
因為裙戏,沒有誰能夠保證乘凸,自己腳下的道路和方向是獨一無二的正確。
但也正是因為迷茫和迷茫背后的摸索累榜,我們會漸漸從混沌中找出一絲光亮营勤,從浮躁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當然壹罚,這種光亮和方向未必是人生的標準答案葛作,又或許,根本不存在人生的標準答案猖凛,而活著的意義赂蠢,就在于這個不斷迷茫和探求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