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通識教育書單中的書需要承擔四個功能:
讓大家真正了解一些大家似乎很熟悉,其實一知半解的學科(比如國學谭网,比如馬克思)
糾正一些中小學教育給大家?guī)淼腻e誤認識(比如……中國近代史……)
讓大家了解一些以往未曾了解的學科(這個就太多了)
在已知的學科內汪厨,提供一種新的觀點與思路(比如黃仁宇的歷史觀)
0.思維方法與學習方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方法)
*金克木《書讀完了》(讀書方法)
*《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思維方式)
*《拖延心理學》(時間管理)
1.中國歷史與中國哲學:
*楊伯峻《論語譯注》
*楊伯峻《孟子譯注》
*王伯祥《史記選》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李澤厚《美的歷程》
*錢穆《國史大綱》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圣嚴法師《正信的佛教》
2.中國文學:
*吳楚材《古文觀止》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錢鍾書《宋詩選注》
*舒夢蘭《白香詞譜》
*王國維《人間詞話》
*張中行《詩詞讀寫叢話》
*張中行《文言津逮》
3.世界歷史與世界哲學: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房龍《人類的故事》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4.科普:
*伽莫夫《從一到無窮大》
*比爾布萊森《萬物簡史》
*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記記》
五十本確實太少了,單單國學一項愉择,梁啟超先生的《國學入門要目及其讀法》中就推薦了141種書劫乱,精簡再精簡后的《最低限度之國學書目》尚且有 25 種。
50 種可能都不敢稱得上為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锥涕,也許僅僅算是一條門縫衷戈。我覺得大家還是應該堅持閱讀,熱愛閱讀层坠。學無止境殖妇,勉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