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對好朋友暴凑,同居好幾年了峦甩,只是需要抽個空去領結婚證。
不經意間现喳,男生導演了一個非常浪漫的求婚儀式凯傲,女主在意外驚喜中,感動得稀里嘩啦嗦篱。
問題是冰单,肯定是要結婚的,為什么要浪費錢灸促、浪費精力去搞這么一個求婚儀式呢诫欠?有必要嗎?
如果你是一個有生活經驗的人腿宰,如果你是一個洞察人性的人呕诉,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缘厢。
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吃度,我們是如此的需要場景感和儀式感。
新郎在浪漫的婚禮上許下了莊嚴的誓言贴硫,你感動嗎椿每?
旅游時和大家圍繞著篝火一起跳舞,你開心嗎英遭?
朋友聚會推杯換盞间护、一醉方休,你爽嗎挖诸?
單位開表彰大會汁尺,你站在領獎臺上,你驕傲嗎多律?
沒錯痴突,這些場景、那些儀式狼荞,讓我們感覺自己融入了圈子辽装,不再孤獨與無助。這種場景感偏好相味,是從人類早期傳承下來的拾积。
鋪墊完畢,讓我們回到《西方哲學史》。
羅素說拓巧,任何地方的原始宗教都是部族的斯碌,而非個人的。
人們舉行儀式肛度,就是要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输拇,像魔法一樣將大家凝聚在一起。
比如冬至的時候贤斜,希臘人就會在一起舉行祭祀策吠,祈禱太陽不能再減少威力了。這些祭祀作用非常大瘩绒,因為場景感和儀式感激發(fā)了每一個人的熱情猴抹,大家覺得自己和整個部族融為一體,特別有安全感锁荔。
所以蟀给,人類需要神,沒有神就沒有祭祀阳堕,就沒有希望跋理,就不能帶來集體認同感,就沒辦法通力協(xié)作去生產或作戰(zhàn)恬总。
統(tǒng)治者當然不會放過利用“神”的好機會前普,中國自古有“君權神授”,古希臘的統(tǒng)治者也會和神攀上親戚壹堰,這樣對統(tǒng)治大有好處:以后誰不聽話拭卿,就可以用“對神不敬”的名義來治罪。
我們知道贱纠,蘇格拉底的一條罪名就是“不敬神”峻厚。
說回今天的生活,我們是如此的需要場景感和儀式感谆焊。
比如惠桃,國家大閱兵時,你看到整齊的軍人方陣踢正步走過廣場辖试,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辜王,完全忽略了踢正步在打仗時是用不到的。
比如剃执,生活中的一些節(jié)日誓禁,陪老婆吃一頓美食,送個溫馨的禮物肾档,能保好長時間的太平摹恰。
很多人自認為推崇理性辫继,覺得“沒必要玩虛的”,卻忘了在很多情況下俗慈,形式大于內容姑宽,如果士兵和元帥在一起洗澡,你覺得士兵還會崇拜元帥嗎闺阱?
理解了“形式大于內容”炮车,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明日預告#
古希臘崇拜很多神酣溃,哪些神對哲學的影響最大呢瘦穆?明天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