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xù)的學習路上,我越來越明白:一個人如果能很好地與他人溝通,還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那么他的人生該是多么幸福!就家庭教育而言,一個家庭的溝通品質(zhì)約等于爸爸媽媽與孩子的溝通品質(zhì).
以前,我了解過的溝通,更多的是強調(diào)的主觀情緒方面的因素.比如雙方都是處于溝通的狀態(tài),雙方心平氣和,對方愿意和你有聯(lián)接.這些是溝通前的準備.
聽了楊老師對溝通的講解,我又加深了對溝通的理解.溝通的雙方還有些隱性的客觀因素,也對溝通起著重要的影響.這些條件分別是一,溝通雙方必須具有相同的背景知識;二,溝通雙方必須具有相同的詞匯定義;三,溝通雙方必須具有相同的立場;四,溝通雙方必須具有相同的價值觀:五,溝通雙方必須具有相同的思維方式.
老師用"時間"這個詞講解.不同的人生閱歷,不同的背景知識,對于時間的理解是不一樣的.聽到這兒,我馬上明白,為什么我們這些家長能坐到一起說孩子如何如何不努力,不抓緊時間學習?我們家長的觀點想法一樣,因為首先我們先具備了相同的背景知識,我們也具有相同的立場,表明上看去,都是為孩子好.所以我們溝通很好,聊得也很投機.
想起最近和兒子談今后的學習,我和老公總是覺得時間很緊迫,只剩下一年半的時間.更準確地說,初二這一年是至關緊要的.可是,兒子卻不以為然.我們以為是他不懂事,心智不成熟.聽老師這么一說,孩子的背景知識決定了他的淺薄的理解.
學習這么長時間,回想起來,我和兒子溝通成功的次數(shù)也是屈指可數(shù),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前行的路任重而道遠.觸類旁通,與老公的溝通相對能好一點,但好多時候還是互相傷害.越是親近的人,傷害愈深.沒學習之前,和老公說話,從來不過腦子,也不打草稿.
還有和家人的溝通,與同事的溝通,對于我的日常行為工作,都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