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猎物,再一次麻煩到您,同事的兒子也正處于青春期角塑,知道了關于池塘之底的一些文章蔫磨,托我咨詢一下老師,他的兒子在生活中圃伶,偶爾會撒一些謊堤如,打個比方,在吃飯時窒朋,自己不喜歡的菜搀罢,會給父母吃,但是不會直接說侥猩,會找個借口來掩蓋他不喜歡吃這個菜的本意榔至,他的這種行為,是否是耍心機的一種表現拭宁,就如昨天剛剛發(fā)生的事洛退,拿著手機進了衛(wèi)生間瓣俯,他媽媽看見以后杰标,就問他是否在玩手機,他就跑進自己房間彩匕,拿了本書腔剂,說沒拿手機,只是看書驼仪,后來衛(wèi)生間出來掸犬,書還在里面,他媽媽就故意打他手機绪爸,手機就在他口袋里響了起來湾碎,后來他媽媽進衛(wèi)生間,看見書在那里奠货,問他為什么介褥,他就說書是特意為他媽媽拿的,知道他媽媽要看的,他媽媽就是想問問老師柔滔,他的這種行為是否遠遠比撒謊還要來的后果嚴重溢陪,希望能得到老師的指點,謝謝睛廊。
流星雨你好形真,抱歉這么晚才給你回復。
你的來信超全,讓我想起來以前看過的一則TED演講咆霜。
“我不想嚇唬你,但我剛剛發(fā)現嘶朱,坐在你右邊的人是個騙子裕便。”
這是《識破謊言》的作者帕米拉梅爾演講時的開篇語见咒,她頓了頓偿衰,繼續(xù)道:“而且,坐在你左邊的人也是個騙子改览。坐在你位置上的那個人也是個騙子下翎。我們都是騙子”Φ保”
研究表明视事,“每一天,都有人都我們說10次到200次謊言庆揩±”也就是說,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订晌,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謊言的世界中虏辫,我們每天都在面對著謊言,同時也是謊言制造者锈拨。
當然砌庄,有的謊言可能出于善意,有的可能無傷大雅奕枢,當然有的謊言的確是充滿了惡意娄昆,而有的時候甚至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撒謊。
我想缝彬,我們和還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討論小孩的撒謊問題比較好萌焰。
有一次,在一個偶然的時間里谷浅,我見到一個朋友對他的兒子發(fā)火——他將他讀小學的兒子逼在角落里嚴厲訓斥扒俯∽骞海可能剛剛被打過,他兒子的臉上滿是淚水陵珍。
我知道這個朋友是一直以來是怎么對待他兒子的寝杖,他大概是我見過的最愿意在孩子身上花功夫的父親,陪他跑步互纯,陪他騎車瑟幕,每天晚上給他讀小說。教兒子編程留潦,和他一起組裝機器人只盹,但凡兒子想去一個地方,他便會想辦法帶他去兔院,他的收入并不高殖卑,卻會為他買價值不菲的天文望遠鏡。
我問他為什么這么生氣坊萝。
“他撒謊孵稽!”說這句話的時候他仍然憤怒,如同他的兒子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一般十偶。
我想菩鲜,大概你的朋友遇到小孩撒謊的情況,也產生了與我的這位朋友類似的感覺惦积。
我知道接校,在絕大多數父母眼中,孩子撒謊的確是很大的錯誤狮崩。即便我們知道蛛勉,我們自己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制造謊言。
我記得武志紅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這樣的一種觀點:所有孩子的問題睦柴,都是父母與孩子的共謀诽凌。不是原話,大意如此爱只∶罅埽基于父母是這場共謀的主導者,我想還是先來分析一下父母發(fā)現小孩撒謊時的反應——比如我的那位朋友的憤怒恬试,和你朋友的擔心。你在來信中寫道:他的這種行為是否遠遠比撒謊還要來得后果嚴重疯暑。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训柴,大多數憤怒或焦慮的情緒,都跟安全感相關妇拯。事實幻馁,在家庭生活中洗鸵,父母往往是絕對的掌控者。不光父母對孩子如此仗嗦,在家庭領域里膘滨,夫妻雙方經過多年的磨合,往往也會形成都各自有著控制力的領域稀拐。而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火邓,特別是青春期的小孩,時不時會對父母控制的領域造成沖擊和影響德撬。而當這樣的領域受到沖擊铲咨,發(fā)現有的事情不在掌控之中,或者被刻意隱瞞(也就是被騙)后蜓洪,自己便覺得不再安全纤勒,從而產生憤怒或是焦慮。
在你朋友兒子的案例中隆檀,他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菜不直接說摇天,而是找借口來掩蓋本意,這樣的謊言其實和惡意并不相關恐仑。類似的事情幾乎每天在成年人身上發(fā)生闸翅,有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是來自他人的善意(直接說不喜歡吃,大概會傷害到做菜的人吧)菊霜。但作為母親坚冀,卻為這樣的事情感到擔心——這顯然是雙重標準,明顯對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要求鉴逞。
那么记某,我們再從小孩身上來分析“撒謊”(其實我不大喜歡用這個詞,它有太強的感情色彩)构捡。在嬰幼兒時期液南,小孩就會出于本能學習一切他可以學習本領。對那個時期的小孩來說勾徽,萬事并無善惡之分滑凉,只有是否有效的差別。從這個角度來講喘帚,小孩撒謊不可避免畅姊,連一歲不到的小孩,都會通過假哭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吹由,所以這很正常若未。當然,我們能過教育對其行為進行糾正倾鲫,讓他明白粗合,很多時候萍嬉,撒謊是不好的。所謂善惡好壞這樣的概念隙疚,也是我們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壤追,不斷教育所造成的結果。
但是供屉,你朋友的小孩行冰,明顯已經過了這個時期,他理應已經知道撒謊是錯的贯卦。但為什么還是會那么做呢资柔?而且,幾乎每個父母每個教師大多數的書籍都在反復告誡小孩不要撒謊撵割,但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小孩撒謊贿堰?
那是因為小孩成長到了一定時期,說教將不再有效啡彬。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羹与,已經開始試著觀察成人掩藏在語言背后的復雜行為,觀察到成人許多言語后的言不由衷庶灿。既然每個人每天都面臨著10次到200次的謊言纵搁,那么他們怎么可能不被不被影響,不被言傳身教往踢,怎么可能不撒謊腾誉?
所以,遇到小孩撒謊的情況峻呕,先別急著憤怒利职,或是焦慮——當然這樣的情緒往往難以控制,那么先去思考自己為什么憤怒或焦慮瘦癌,是真的小孩的謊言充滿了惡意猪贪?會造成嚴重后果?還是因為自己的安全感受到了沖擊讯私?
當然热押,若是小孩的謊言明顯過多,那么還是得思考自己的教育問題:自己有沒有為小孩說真話創(chuàng)造條件斤寇?比如說桶癣,自己是否有過因為小孩的坦白而懲罰過他?是否對某些看似合理但經不起推敲的事情視而不見抡驼?是否經常坦誠的和小孩溝通自己真實的感受鬼廓?有沒有覺得有的話題不適宜小孩知道而故意制造謊言……安全感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很重要的東西致盟。對小孩更是如此碎税。如果相比撒謊,他們選擇誠實所付出的代價更大馏锡,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選擇誠實雷蹂?
對于這一點,我傾向于認為責任在家庭的主導者一方:如果小孩不能誠實杯道,那應該是父母沒有創(chuàng)造讓小孩誠實的環(huán)境匪煌。
當然,這其實也是一種選擇——你是否希望小孩成為那種非常坦白的人党巾?人坦白到一定程度萎庭,是足以讓人畏懼的。
所以齿拂,從這個角度來講驳规,若是小孩的謊言不是出于惡意,那么理應選擇寬容署海。若是想創(chuàng)造屬于母子或是父子之間的坦誠相見吗购,那么無論對其他人如何言不由衷,也一定要試著對自己的孩子有足夠的坦誠砸狞。
有的時候捻勉,你甚至應該去觀察自己,洞察自己什么時候會撒謊刀森,那樣踱启,就可能更能理解言不由衷的孩子。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羅杰斯曾經說過: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研底。我深以為然埠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