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起在《大寶積經(jīng).普明菩薩會》中有一段非常美麗動人的經(jīng)文,是佛陀對迦葉尊者說的捞奕,簡直像詩一樣:
心去如風牺堰,不可捉故。
心如流水颅围,生滅不住故伟葫。
心如燈焰,眾緣有故院促。
是心如電筏养,念念滅故。
心如獼猴常拓,貪六欲故渐溶。
心如畫師,能起種種業(yè)因緣故弄抬。
心不一定茎辐,隨逐種種諸煩惱故。
心常獨行掂恕,無二無伴拖陆,無有二心能一時故。
心如怨家懊亡,能與一切諸苦惱故依啰。
心如狂象,蹈諸土舍店枣,能壞一切諸善根故速警。
心如吞鉤,苦中生樂想故艰争。
心如蒼蠅坏瞄,于不凈中起凈想故。
心如惡賊甩卓,能與種種考掠苦故鸠匀。
心如惡鬼,求人便故逾柿。
心常高下缀棍,貪恚所壞故。
心如盜賊机错,劫一切善根故爬范。
心常貪色,如蛾投火弱匪。
心常貪聲青瀑,如軍久行樂勝鼓音。
心常貪香,如豬喜樂不凈中臥斥难。
心常貪觸枝嘶,如蠅著油。
如是迦葉哑诊!
求是心相群扶,而不可得。
在經(jīng)典中像這樣的片段很多竞阐,可見心的變化很大,不只別人難以了解我們的心暑劝,連自己也常常不懂自己的心骆莹。 這是為什么像寒山子這樣能以最淺白的文字寫境界的禪師都要感嘆的說: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担猛, 無物堪比倫汪疮,教我如何說?” --其實毁习,沒有人懂我的心。因為我的菩提心是難以比擬的卖丸》那遥《大日經(jīng)》里說:“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稍浆≡芈担”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如實知道自己的心,那就是菩提的所在衅枫,可見“如實知自心”說來平常嫁艇,卻是極不凡的。 一個人不懂自己的心是政常的弦撩,不然拿兩段經(jīng)文問問:“天下人心步咪,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行益楼,不相顧望猾漫。前者不顧后,后者亦不顧前感凤,草木流行悯周,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陪竿,一念來禽翼,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后不相顧望∪虻玻”(《忠心經(jīng)》)--請問:你可以主宰過去心锐墙、現(xiàn)在心、未來心嗎解总? “心取地獄贮匕,心取餓鬼,心取畜生花枫,心取天人刻盐。作形貌者,皆心反為劳翰。能伏心為道者敦锌,其力最多。吾與心斗佳簸,其劫無數(shù)乙墙,今乃得佛,獨步三界生均,皆心所為听想。”(《五苦章句經(jīng)》)——請問:在六道輪回中马胧,你可以選取要去的所在嗎汉买?你在與心相斗時,有勝的把握嗎佩脊?
當我們講“佛教”時蛙粘,講的不是形式,而是心威彰,是心的教法出牧,是佛陀調(diào)心的經(jīng)驗,面不是一個宗教的標簽歇盼。在我們的生活四周舔痕,能使我們的心更明凈升華的,那是佛法旺遮!能使我們能往善良慈悲邁進的赵讯,那是佛法!能使我們生起覺悟與智慧的耿眉,那是佛法边翼!能使我們更利他無我的,那是佛法鸣剪!能使我們身心更安屯的组底,那是佛法丈积! 佛陀的兩位大弟子,一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债鸡,一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江滨,他們都是聽到一首偈而得法眼凈的,這首偈是: 法從緣生厌均, 亦從緣滅唬滑; 一切諸法, 空無有主棺弊。 佛法是無所不在的晶密,但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這個時代最怕的流于古板形式的佛法模她,那就像把慈悲兩字在紙上寫一百次稻艰,然后把紙張吞進肚里,慈悲也不會增進一絲一毫侈净,即使佛陀在世尊勿,對形式主義的佛教也會大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畜侦!
【想要了解更多佛學知識佛教散文歡迎關注微信號:qq82418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