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衛(wèi)夕老師的一篇文章肄梨,很有意思阻荒,講的是“廣告投放策略”的話題。
我們平時享受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众羡,看文章侨赡、看視頻,往往要順帶看個廣告粱侣,很討厭羊壹,但是我們心里也知道,無可厚非齐婴,畢竟網(wǎng)站也是商業(yè)機構(gòu)油猫,他們要靠廣告賺錢的嘛。
但是話又說回來柠偶,網(wǎng)站和網(wǎng)站也不一樣情妖,有些互聯(lián)網(wǎng)站睬关,看起來就很厚道。比如谷歌旗下的YouTube的視頻網(wǎng)站毡证,他的廣告開頭有個5秒倒計時电爹,5秒以后,你點擊跳過按鈕料睛,廣告立馬消失丐箩。對,你可以選擇不看廣告秦效。誒雏蛮,這用戶體驗很棒,很多人都說阱州,YouTube這真是業(yè)界良心啊。
可是法梯,問題來了苔货,平臺為了用戶體驗,犧牲一點利益立哑,這也說得過去夜惭。但廣告商不是冤大頭,他們可是花了真金白銀的铛绰,他投了廣告诈茧,還不強制你看,你還能跳過去捂掰,他圖啥呢敢会?
文章里說,答案很簡單:為了多賺錢这嚣。
很反直覺吧鸥昏?怎么做到的呢?靠的正是一整套高級的控制策略姐帚。
先說開頭的5秒倒計時吏垮。
為啥是5秒鐘?注意罐旗,這可是一個非常精妙的“控制感”設計膳汪。
畢竟只有5秒,很短九秀,所以你不會去喝水遗嗽、上廁所、或者干點別的颤霎,你大概率會盯著屏幕看媳谁,甚至會提前把鼠標放在跳過按鈕上涂滴。你看,因為你想跳過晴音,所以你必然盯著看柔纵。結(jié)果是他控制了你5秒的注意力。
你說锤躁,我就不盯著看行不行搁料?可能不行。因為人有一種基本的心理需求系羞,叫控制感郭计。你想想,下載東西的時候椒振,你有沒有盯著進度條一直看昭伸,直到下載完成?或者澎迎,更新系統(tǒng)的時候庐杨,你有沒有盯著跳動的百分數(shù)一直看,直到100%夹供?這不是強迫癥灵份,是倒計時給了你明確的預期,你覺得一切盡在掌握哮洽,所以填渠,盯著的時候,會有控制感鸟辅,一旦看完氛什,你還會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人得到的控制感越多剔桨,安全感就越強屉更,做事兒的積極性也就越高。當你知道控制權在自己手上洒缀,你對廣告就不會有逆反心理瑰谜,對廣告就不那么抵觸,也就更有可能被吸引著看下去树绩。它給你制造了一個積極的心理啟動萨脑。
你可能說,好吧饺饭,就算我看了5秒渤早,廣告商能得到啥?
廣告商得到了極高的廣告到達率瘫俊。
什么叫到達率鹊杖?是一條廣告播了以后悴灵,究竟有多少人真的看了。所有廣告商都很看重這個指標骂蓖。廣告商也不傻积瞒,他也知道一場足球比賽,中場休息的時候登下,你一定去上廁所茫孔、開啤酒、叫烤串兒被芳。中場休息那段廣告缰贝,只有第一個進入的廣告才更有可能被人看到,所以畔濒,第一個廣告位是最貴的剩晴,換句話說,廣告商花的錢侵状,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買“到達率”李破。到達率很重要,可怎么控制到達率一直是個難題壹将,美國廣告業(yè)有一句著名的話:“我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被浪費了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毛嫉》谈”
YouTube竟然就靠一個小小的按鈕,解決了這個難題承粤,起碼暴区,他完美地控制了廣告前5秒的到達率。
你看辛臊,把控制權交給你仙粱,你反而被他控制了。
你接著又問了彻舰,就算廣告商控制了我5秒的注意力伐割,但我還是跳過了啊,后面的我沒有看啊刃唤。廣告商的錢還不是浪費了隔心?
文章說,放心尚胞,廣告商的錢一點都沒浪費硬霍,全都花在刀刃上了。
你不是跳過了嗎笼裳?對不起唯卖,跳過的這部分人粱玲,廣告商是不會為你花錢的。YouTube制定了一種特殊的付費模式拜轨,簡單說就是抽减,廣告商只需要為真實觀看的用戶付費,怎么才算真實觀看撩轰?只要廣告播到了30 秒或播放完成了胯甩,才算真實觀看。你想堪嫂,這部分人偎箫,他明明五秒鐘時有權力跳過,卻還是堅持看了30秒或者看完了皆串,說明啥淹办?說明他對產(chǎn)品很感興趣啊,這不就是廣告商要找的潛在用戶嗎恶复?
所以怜森,這種付費模式,實際上是把傳統(tǒng)的為“廣告付費”——也就是播了谤牡,就得付錢副硅。轉(zhuǎn)變成了為“廣告效果付費”——也就是播了,有效果了翅萤,客戶找到了恐疲,才付錢。這好比說套么,你去玩抓娃娃機培己,抓到了給錢,抓不到不給錢胚泌。是不是很爽省咨?
沒錯,你已經(jīng)聽出來了玷室,靠著這個按鈕零蓉,廣告商又完成了一次高效的“成本控制”。
廣告商的成本是控制了阵苇,YouTube網(wǎng)站不是吃虧了嗎壁公?不吃虧。YouTube獲得的是更大的優(yōu)勢绅项。
這就牽涉到廣告行業(yè)的一個有趣邏輯了紊册。
你想,如果你是廣告主,你投的廣告囊陡,效果并不確定芳绩。那你投的時候,會很猶豫撞反,媒體的廣告價格也就賣不上去妥色。但是如果你投的廣告,效果非常確定遏片,你會怎么做嘹害?你會把賺到所有的錢全部投到廣告上去。這筆賬很好算啊吮便。如果你投100塊的廣告笔呀,確定性地能賺10塊錢,你會投髓需。能賺1塊呢许师?你也會投。因為確定嘛僚匆,1塊錢也是錢啊微渠。如果不賠不賺呢?你也會投咧擂,因為你畢竟拿到了一些新用戶逞盆,新用戶會給你帶來未來的價值啊,所以即使不賺錢你也會投松申,只要不賠就行纳击。
那我們跳出來一想,廣告效果越確定攻臀,廣告主就越傾向于把所有賺到的利潤都投向廣告,久而久之纱昧,企業(yè)刨啸、廣告主就成了給媒體打工的了,所有賺到的錢都歸媒體识脆。這是人類價值鏈的一個規(guī)律设联。那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的價值越大,價值越穩(wěn)定灼捂,在價值鏈的利益分配中离例,就拿到最大頭。
YouTube讓你可以選擇跳過廣告不看悉稠,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宫蛆。這一回,他們是要控制的是你的行為和選擇的猛。
廣告商最想花力氣去吸引的耀盗,不是那些對他一點都不感興趣的人想虎,比如5秒就跳過的人,他最關注的是那些看了廣告叛拷,但沒有看完舌厨,沒有點擊的人或者點擊了,沒有購買的人忿薇。這些人有什么特點哮缺?他們對這個產(chǎn)品好像有點興趣,但最后在下單之前又放棄了岩瘦,這才是最有可能轉(zhuǎn)化成潛在用戶的人啊掸哑。只有監(jiān)控到這部分人的真實行為和想法,廣告商才能對癥下藥瑰抵,找到優(yōu)化和提升的方向你雌。
怎么監(jiān)控呢?靠的還是交到你手上的那個“5秒鐘跳過按鈕”。
因為權力交給你了二汛,所以婿崭,你的每一個行為,就代表著你的真實想法肴颊。你是在第7秒跳過還是在第23 秒跳過氓栈,都精確反映了廣告的吸引力程度。廣告商通過收集這些行為數(shù)據(jù)婿着,然后有側(cè)重授瘦、有方向地去優(yōu)化廣告,也許竟宋,下一次就能吸引著你看完提完。而傳統(tǒng)的廣告商完全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只能看到一個數(shù)據(jù)丘侠,就是點擊率結(jié)果徒欣,但是,大部分廣告點擊率都不超過2% 蜗字,剩下98%的用戶是怎么拋棄他的打肝?在什么時候拋棄他的?對廣告是什么態(tài)度挪捕?廣告商一無所知粗梭。
好啦,你明白了级零,這一波操作断医,本質(zhì)上都是在反向控制你的行為和選擇。所以,YouTube不是給了你一個權力孩锡,而是獲得一個跟你互動的機會酷宵。增加一個跳過按鈕,你就變成了他免費的廣告質(zhì)量測評師躬窜,甚至是廣告推薦人浇垦。
好的,結(jié)論來了:
表面上荣挨,YouTube給用戶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產(chǎn)品體驗男韧。
事實是,YouTube和廣告商更好地控制了用戶行為默垄,實現(xiàn)了雙贏此虑,而用戶感受到的“爽”,只是一個附帶的結(jié)果而已口锭。
最后分享一下我看完這篇文章的兩點感受:
第一朦前,所有看上去違背商業(yè)本質(zhì)的現(xiàn)象,可能都是個假象鹃操。我們需要深思背后的邏輯韭寸。
第二,更高級的控制荆隘,不是做絕對的權力主恩伺,而是要讓渡一部分控制權出去,給對方一個跟你互動和反饋的機會椰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