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6 鄒公子
貝塔閱讀分享會的本期主題是“我是誰”阅虫。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組織……在全國各地的線上讀書分享會做得如火如荼,各創(chuàng)始人圈錢圈到手軟的時候,貝塔還在這樣慢慢的灸姊,只做線下爬虱,不收費隶债,看“無用”之書。
好了跑筝,廣告時間結(jié)束死讹。
今天本著“閱讀實踐”的原則,給各位大朋友們安利了一本繪本《佩澤提諾》曲梗。
“佩澤提諾”源自意大利語Pezzettino赞警,意思是“小片、小塊”虏两;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小小的一塊橙色方塊愧旦。
可是因為它的朋友們都好像是大個子,所以它常常懷疑定罢,自己是某個大個子身上的一小塊笤虫,而不是它自己。
它問遍了身邊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大塊頭,自己是不是它們其中任何一個的一部分琼蚯,大家都說不是酬凳。直到佩澤提諾去了砰砰島,一不小心摔成了很多小小的碎塊遭庶,它才發(fā)現(xiàn)宁仔,原來自己和大塊頭們沒什么不同,也是有很多小小塊組成的峦睡。
這本書除了“發(fā)現(xiàn)自我”這個本身的主題外翎苫,其實還有了點科學和哲學的韻味。
在科學家的世界里榨了,萬事萬物的構(gòu)成都是分子拉队、原子、質(zhì)子阻逮、中子粱快、電子……
在哲學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形態(tài)根本都離不開“唯物”叔扼、“唯心”的爭論事哭。
在人類認知學中,缺陷最大的盲點是關(guān)于自我認知的盲點瓜富。
在我們出生以后接受的教育里鳍咱,不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与柑,我們接受的都是去認知外界事物谤辜,從來沒有接受過對于自我認識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教過你是誰价捧,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學習才能成為“自己”丑念。
我們所有的自我認知都是一種感覺和感觸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因為所接觸的外界環(huán)境结蟋,身邊的人和發(fā)生的事故等等讓我們產(chǎn)生“迷失”脯倚。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嵌屎,反彈回來推正,才會了解“自己”。所以宝惰,跟很強的東西植榕、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尼夺,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尊残,這才是自我炒瘸。
——山本耀司
我們生于這樣一個處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往何方夜郁,也不清楚我是誰什燕。
現(xiàn)實不能給我們?nèi)魏未鸢刚忱铡N覀儫崆械叵胫雷约簭哪睦飦淼胶翁幦ゾ憾耍ㄒ豢捎^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人類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庙睡。這就是科學事富、學問和知識,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乘陪。對我們所置身的時空環(huán)境统台,我們總是盡可能想知道更多。當努力尋找答案時啡邑,我們樂在其中贱勃,并且發(fā)現(xiàn)它引人入勝(或許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在?)
可是好像你連自己都無法看清谤逼。
人體由一千萬億個細胞組成贵扰,細胞數(shù)比銀河系中的星星還多一萬倍。
在這一細胞群體中流部,每天有約六千億個細胞死去和同樣多的細胞再生——每秒約有一千萬個細胞生死戚绕;
皮膚細胞平均僅存活約2周;
骨細胞每3個月就全部更新枝冀;
每90秒鐘就有數(shù)百萬抗體被合成舞丛,每個抗體有約1200個氨基酸;
每個小時有2億個紅血球再生果漾;
根據(jù)O.里奇(Oak Ridge)實驗室所進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結(jié)果球切,在一年時間里組成有機體的98%的原子也被置換了……
軀體中沒有一種物質(zhì)是不變的,盡管心和腦細胞持續(xù)的時間比其他器官的細胞更長一些绒障。而且欧聘,在一定的時間里同時存在的軀體內(nèi)的物質(zhì)每秒鐘都要產(chǎn)生數(shù)千次生物化學反應。
所以你究竟認識的是哪一個自己端盆?
薛定諤說怀骤,我是誰,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焕妙,而且是唯一嚴肅的科學問題蒋伦。
也許,我是誰焚鹊,不僅僅是一個人生問題痕届,而且是唯一嚴肅的人生問題韧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