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膘魄,抱小侄兒在胡同口乘涼,夜幕降臨竭讳,他抬頭望向天空创葡,興奮地叫著:“嘎嘎!嘎嘎绢慢!”
嘎嘎灿渴?嘎嘎是什么?
回家問媽媽胰舆,原來小侄兒說的是月亮骚露。一歲半的他還不會說更多的話,卻把這個方言說得很地道缚窿。
后來幾天棘幸,月亮出來得晚了。小侄兒鬧著看“嘎嘎”倦零,可是“十七十八坐著等”误续,小孩子哪有這個耐心呢?只得一次次走出門去扫茅,抬頭尋找月亮的影蹤蹋嵌。終于在萱姐姐家屋頂上看到了那一輪明月,小侄兒又開心地叫起來:
“嘎嘎葫隙!嘎嘎栽烂!”
稚嫩的童音,讓人感覺月亮是一個很特別的事物,是一個讓孩子為之興奮的事物腺办。頓時覺得焰手,以后我可以忘記很多家鄉(xiāng)話,卻不能再忘掉月亮這個稱呼怀喉。
有“月亮城”之稱的揚州册倒,天氣原因,中秋節(jié)無月可賞磺送。昨天終于晴了,晚上朋友圈里便曬出好多月亮照片灿意」啦樱“三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缤剧∠谠”空中一輪明月,地上萬家燈火荒辕,都給人很溫暖汗销、很溫馨的感覺。
與聲名顯赫的揚州月相比抵窒,家鄉(xiāng)月亮普通得似乎不堪一提弛针。但是,月是故鄉(xiāng)明啊李皇,家鄉(xiāng)的月亮給了我們許多難忘的記憶削茁。浸在月光里的地方,土話叫作“月亮地兒”掉房。幼時茧跋,我們大概也像小侄兒一樣,眼巴巴地等著月亮升上天空卓囚,興奮地朝她呼喊瘾杭。長大一些,有月亮的晚上是閑不住的哪亿,小伙伴們在月亮地兒里丟手絹粥烁、唱兒歌,玩得不亦樂乎锣夹。
我們回家那晚页徐,一出站,就看到皓月當空银萍,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变勇。雖然后面兩天又是小雨又是陰天,卻沒影響我們中秋賞月。在那一刻搀绣,好像月亮懂得了人們的心意一般飞袋,月圓人團圓,沒有什么比這更值得感恩的了链患。
還記得最先會背的兒歌巧鸭,是那首: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麻捻,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纲仍,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要有多幸運贸毕,才能做到眼前月是心上月啊郑叠。
(文字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