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 young”的人基本沒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著自我的成長倚评。
文章整理自一鳴同學在“2016今日頭條Bootcamp”上對研發(fā)&產品部門應屆畢業(yè)生的寄語浦徊。
在演講中,一鳴分享了自己剛畢業(yè)時的工作狀態(tài)天梧,以及他看到的一些同學盔性、同事和朋友們的成長經歷。在一鳴看來呢岗,優(yōu)秀年輕人總結起來有5個特質:1.有好奇心冕香;2.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3.不甘于平庸后豫;4.不傲嬌悉尾,能延遲滿足感;5.對重要的選擇有判斷力挫酿。
道理可能大家都懂构眯,但具體怎么才能做到?聽聽一鳴怎么說早龟。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Bytedancer(ID:Bytedancer)惫霸,原文地址:猛戳這里
大家好葱弟!
各位都非常年輕,我今天來的時候挺有壓力茫打。因為我畢業(yè)快11年了,看到你們制市,真是覺得“長江后浪推前浪”祥楣。
我去年參加了武漢的校招误褪,感覺新一代年輕人的素質確實都非常好兽间。我昨天就在想嘀略,今天應該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題目擬出來帐姻,把喬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卖宠,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扛伍。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畢業(yè)后的工作經歷和體會刺洒。另外,我作為面試官因俐,過去10年里抹剩,可能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澳眷。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衷敌,有的去了別家
公司缴罗,他們發(fā)展差別其實非常大。從算法層面上講侧但,我們把這叫做“正例”和“負例”禀横。我想分享一下:為什么“正例”和“負例”發(fā)展差別這么大?
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粥血?“Stay hungry”柏锄,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复亏、求知若渴趾娃、上進心。但為什么要說“Stay young”缔御?
我覺得年輕人有很多優(yōu)點:做事不設條條框框抬闷,沒有太多自我要維護,經常能打破常規(guī)耕突,非常努力笤成、不妥協、不圓滑世故眷茁。
10年過去了炕泳,有的年輕人,依然保持著這些很好的特質上祈。我覺得這就算“Stay young”培遵。
“Stay young”的人基本沒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著自我的成長登刺。相反籽腕,很多人畢業(yè)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個天花板后塘砸,就不再成長了节仿。
我先分享一下自己畢業(yè)后的個人經歷。
2005年掉蔬,我從南開大學畢業(yè)廊宪,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訊。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員工之一女轿,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工程師箭启,但在工作第二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個人的
團隊蛉迹,負責所有后端技術傅寡,同時也負責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有人問我: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長很快北救?是不是你在那個公司表現特別突出荐操?
其實不是。當時公司招聘標準也很高珍策。跟我同期入職的托启,我記得就有兩個清華計算機系的博士。
那我是不是技術最好攘宙?是不是最有經驗屯耸?我發(fā)現都不是。后來我想了想蹭劈,當時自己有哪些特質疗绣。
第一個,我工作時铺韧,不分哪些是我該做的多矮、哪些不是我該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哈打,對于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工窍,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前酿。當時患雏,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碼我都看過了。新人入職時罢维,只要我有時間淹仑,我都給他講解一遍。通過講解肺孵,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長匀借。
還有一個特點,工作前兩年平窘,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點一點回家吓肋,回家以后也編程到挺晚。確實是因為有興趣瑰艘,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是鬼。所以我很快從負責一個抽取爬蟲的模塊肤舞,到負責整個后端系統(tǒng),開始帶一個小組均蜜,后來帶一個小部門李剖,再后來帶一個大部門。
另外還有一點:做事不設邊界囤耳。當時我負責技術篙顺,但遇到產品上有問題,也會積極地參與討論充择、想產品的方案德玫。很多人說這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但我想說:你的責任心椎麦,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動力宰僧,會驅動你做更多事情,讓你得到很大的鍛煉铃剔。
我當時是工程師撒桨,但參與產品的經歷,對我后來轉型做產品有很大幫助键兜。我參與商業(yè)的部分凤类,對我現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記得在07年底普气,我跟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
一起去見客戶谜疤。這段經歷讓我知道:怎樣的銷售才是好的銷售。當我組建頭條招人時现诀,這些可供參考的案例夷磕,讓我在這個領域不會一無所知。
以上就是我剛畢業(yè)時的特點仔沿。
后來坐桩,我陸續(xù)加入到各種創(chuàng)業(yè)團隊。在這個過程中封锉,我跟很多畢業(yè)生共處過绵跷,現在還和他們很多人保持聯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成福,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況碾局。總結一下奴艾,這些優(yōu)秀年輕人有哪些特質呢净当?
第一,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學習新事物像啼、新知識和新技能俘闯。今天不太謙虛,我把自己當做正例埋合,然后再說一個負例备徐。我有個前同事萄传,理論基礎挺好甚颂,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秀菱,但對網上的新技術振诬、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賴別人衍菱。當他想要實現一個功能赶么,他就需要有人幫他做后半部分,因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脊串,前端辫呻、后端、算法都去掌握琼锋、至少有所了解的話放闺,那么很多調試分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缕坎。
第二怖侦,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比方說頭條最開始時谜叹,我跟大家講:我們要做1億的日啟動次數匾寝。(當然,現在不止1億了荷腊,我們現在的日啟動次數已經差不多5億艳悔。)很多人覺得,你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女仰?大公司才能做得好猜年。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嘗試。只有樂觀的人會相信董栽,會愿意去嘗試码倦。其實我加入酷訊時也是這樣。那家公司當時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沒有做成锭碳,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袁稽。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覺得很興奮擒抛。我確實沒有把握推汽,也不知道怎么做补疑,但當時就去學,就去看所有這些相關東西歹撒。我覺得最后也許不一定做成莲组,或者沒有完全做到,但這個過程也會很有幫助——只要你對事情的不確定性保持樂觀暖夭,你會更愿意去嘗試锹杈。
第三,不甘于平庸迈着。我們在座各位竭望,在同學中已經非常優(yōu)秀了。但我想說裕菠,其實走向社會后咬清,應該再設定更高的標準。我見到很多大學期間的同學奴潘、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旧烧,有很多非常不錯的人才,技術画髓、成績都比我好掘剪。但10年過去,很多人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覺得他應該能做得很好雀扶,但他卻沒有做到杖小。
很多人畢業(yè)后,目標設定就不高了愚墓。我回顧了一下予权,發(fā)現有同事加入銀行IT部門:有的是畢業(yè)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時間后加入浪册。為什么我把這個跟“不甘于平庸”掛在一起呢扫腺?因為他們很多人加入,是為了快點解決北京戶口村象,或者當時有些機構有分房補助笆环,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
后來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厚者,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躁劣,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話,其實不會為這些東西擔心:是否有北京戶口库菲,是否能買上一套經濟適用房账忘?如果一個人一畢業(yè),就把目標定在這兒:在北京市五環(huán)內買一個小兩居、小三居鳖擒,把精力都花在這上面溉浙,那么工作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他的行為會發(fā)生變化蒋荚,不愿意冒風險戳稽。比如我見到以前的朋友,他業(yè)余做一些兼職期升,獲取一些收入惊奇。那些兼職其實沒有什么技術含量,而且對本職工作有影響吓妆,既影
響他的職業(yè)發(fā)展赊时,也影響他的精神狀態(tài)吨铸。我問他為什么行拢,他說,哎诞吱,快點出錢付個首付舟奠。我覺得他看起來是賺了,其實是虧的房维。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沼瘫。我說不平庸,并不是專門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術很好咙俩,而是你對自己的標準一定要高耿戚。也許你前兩年變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阿趁,肯定會非常不一樣膜蛔。
第四,不傲嬌皂股,要能延遲滿足感。我在這里舉個反例:兩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年輕人命黔,素質呜呐、技術都蠻不錯,也都挺有特點悍募。我當時是他們的主管蘑辑,發(fā)現他們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況始終不好。他覺得其他同事比他做得差坠宴,其實不是:他們確實可以算作在當時招的同事里面TOP 20%洋魂,但他們覺得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礎一點的工作,比如要做一個調試工具忧设,他就不愿意做刁标,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址晕。
本來都是資質非常好的人才膀懈,人非常聰明、動手能力也強谨垃,但沒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嬌情緒启搂。我覺得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跆眨“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標要設得很高胳赌,“不傲嬌”是你對現狀要踏實。
這2000個樣本當中匙隔,我見到很多我原來覺得很好的疑苫,其實沒有我想象中的發(fā)展好,我原來覺得不好的纷责,其實超出我的預期捍掺。這里我也舉個例子。當時我們有個做
產品的同事再膳,也是應屆生招進來挺勿,當時大家都覺得他不算特別聰明,就讓他做一些比較輔助的工作喂柒,統(tǒng)計一下數據啊做一下用戶反彈啊之類不瓶。但現在,他已經是一個
十億美金公司的副總裁灾杰。
后來我想想蚊丐,他的特點就是肯去做,負責任吭露,從來不推諉吠撮,只要他有機會承擔的事情,他總盡可能地做好讲竿。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別好泥兰,但我們總是給他反饋。他去了那
家公司后题禀,從一個用戶量不到10萬的邊緣頻道負責起來鞋诗,把這個頻道越做越好。由于這是一個邊緣頻道迈嘹,沒有配備完整的團隊削彬,所以他一個人承擔了很多職責全庸,也
得到了很多鍛煉。
第五融痛,對重要的事情有判斷力壶笼。選什么專業(yè)、選什么公司雁刷、選什么職業(yè)覆劈、選什么發(fā)展路徑,自己要有判斷力沛励,不要被短期選擇而左右责语。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蓋了這一點目派。比如當時很多人愿意去外企坤候,不愿意去新興的公司。06企蹭、07年白筹,很多師弟、師妹問我職業(yè)選擇练对,我都建議他們去百度遍蟋,不要去IBM、微軟螟凭。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慮:外企可能名氣大它呀、薪酬高一點螺男。雖然這個道理,大家都聽過很多遍纵穿。剛畢業(yè)時薪酬差三五千塊下隧,真的可以忽略不計。短期薪酬差別并不重要谓媒。但實際上淆院,能擺脫這個、能有判斷力的人句惯,也不是特別多土辩。
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謝謝抢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