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余華老師出版了5部長篇,1993年出版的《在細雨中呼喊》严里、《活著》,1998年的《許三觀賣血記》伤靠,2008年的《兄弟》,2013年的《第七天》。最早看過余華老師的小說是《活著》宴合,他的文字真實焕梅、有力、直擊心靈卦洽,看似簡單的幾個字贞言,卻可以讓人笑、讓人哭阀蒂,讓人感覺冷该窗。
《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老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一本被記憶貫穿起來的書”蚤霞,以孫光林的視角酗失,回憶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人物涉及他的親生父母昧绣、兄弟规肴、祖父、養(yǎng)父母夜畴、以及若干小伙伴拖刃。開始,因為擔心有劇透會影響閱讀贪绘,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先看序言兑牡,結(jié)果在讀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結(jié)構(gòu)上的邏輯税灌,甚至讀著讀著便感覺亂了发绢,不知怎回事就跳到另一些人,另一段事垄琐。讀完全篇再回過頭看序言,好像明白了一些“記憶的邏輯”经柴。小說沒有按照時間軸講述狸窘,因為時光一旦成為回憶,就變成了像拼圖一樣的單元坯认,由著人的大腦來拼裝組合翻擒,最終呈現(xiàn)的是可能僅是自己想看到的樣子。正如自序中提到牛哺,在小說結(jié)構(gòu)中“時間成為了碎片陋气,并且以光的速度來回閃現(xiàn),因為在全部的敘述里引润,始終貫穿著今天的立場巩趁,也就是重新排列記憶的統(tǒng)治者”(意大利文版自序)。
小說共有四章淳附。第一章從1965年一個細雨飄揚的夜晚開始议慰,描述了孫光林6歲以前在南門的生活蠢古。哥哥孫光平試圖和命運抗爭,弟弟孫光明天真單純卻夭折别凹,而他的死亡卻成為父親和哥哥作為改變命運的契機草讶。當幻想破滅,父親孫廣才越發(fā)變得荒唐無恥炉菲,最終導致父子二人的決裂堕战。
第二章是孫光林的中學時期,進入青春期的少年對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茫然而不知所措拍霜,他們被荷爾蒙催發(fā)著嘱丢,受著性沖動的控制做出種種“出格”的事。少年孫光林是孤獨而敏感的沉御,他渴望友情屿讽,在被孤立的學校里,他從童年伙伴蘇宇那里得到了長久的溫暖吠裆,然而死亡將這溫暖的來源也帶走了伐谈。
第三章回到了遙遠的時光,那是舊時代的尾巴试疙,社會巨變和戰(zhàn)亂頻發(fā)顛覆著人們的命運诵棵。一貧如洗的祖父孫有元遇到奄奄一息的祖母,便是整個故事的起點祝旷。祖父老年的境遇履澳,是許許多多鄉(xiāng)村老人的縮影,失去獨立生存能力的老人在兒女間輪流寄養(yǎng)怀跛,受盡凄涼地過完風燭殘年距贷。
第四章是孫光林被王立強夫婦領(lǐng)養(yǎng)5年的城鎮(zhèn)生活,這是一個過于強壯的男人和一個過于虛弱的女人吻谋,陰陽的嚴重失調(diào)導致了這個家庭的悲劇忠蝗,最終十二歲的孫光林又變回了孤兒。也是一個雨夜漓拾,伴隨著一場大火阁最,少年又回到了南門,回到親生父母的家骇两,但他已經(jīng)被隔絕在這個家庭之外速种。
弟弟、朋友低千、祖父配阵、養(yǎng)父的死,為他們的一生畫上了句號,也不斷改變著孫光林的人生闸餐。生老病死是人生中無法抵抗的命運饱亮,余華用他的文字為我們展現(xiàn)在變遷的時代中,一個個普普通通的生命舍沙,在各自命運中起起伏伏近上,悲歡離合,有時荒誕拂铡,又冷徹入骨壹无。人被命運牽引著,推搡著感帅,即便人性的虛妄讓人做出小小掙扎斗锭,在命運面前卻顯的那么微不足道,終被淹沒失球。
2017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