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太甜侥蒙,不如來點xian的提神醒腦?
§
人匀奏,只有作為“類”的存在鞭衩,才顯示出其強于其他動物的力量,否則立馬被動物朋友秒殺攒射。這道理很簡單醋旦,譬如荒島上的魯濱遜肯定干不過一頭黑熊,狼孩必須認狼做父会放,唯狼首是瞻才有活下來的希望饲齐。
抱團是人的天性。只有活在人群中咧最,個體的人才可能獲得安全感捂人、歸屬感御雕、意義感。(注1:請?zhí)貏e注意這句話在邏輯上的必要而不充分關系滥搭,以免誤解酸纲。)無論是安全感還是歸屬感,都是對孤獨感的背離瑟匆。地球人不同于喵星人闽坡,地球人天生逃避孤獨感,雖然孤獨感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愁溜。從邏輯上似乎可以這么說疾嗅,適度的不安感與漂泊感是每個人的繆斯女神,只是很多人忙著奔向集體冕象。心一忙代承,目就盲,根本沒發(fā)現(xiàn)頭頂?shù)呐窠グ纾瓦@樣跌落集體溫情的臂彎论悴。
至于意義感,又分成作為集體一分子的意義感與作為獨立個體的意義感墓律。群體不能消解后者膀估,集體卻可以。集體是大海耻讽,單獨的一滴水味道咸(注2:集體的烙印玖像,無法灌溉和飲用)、體積衅胍(注3:很快蒸發(fā))捐寥,就像一顆螺絲釘,離開了龐大機器就毫無價值祖驱。理想的群體則是森林握恳,每一棵樹都獨自生長,春天結它的種子捺僻,秋天落它的葉子乡洼,形態(tài)各異,價值不同匕坯,生老病死都有它自己的節(jié)奏束昵。
集體生活不等于群體生活,這是本文最重要的前提葛峻。
所謂集體生活锹雏,就是以集體為單位的生活,以及术奖,以集體為單位來生活礁遵。在這樣的生活中轻绞,集體利益絕對大于且優(yōu)于個體利益,集體需要絕對大于且優(yōu)先于個體需要佣耐,因此政勃,個體必須絕對服從于集體。任何的絕對都值得懷疑兼砖,并且危險奸远。基于這個前提讽挟,也可以說任何生活都有其好處和壞處然走,“雙刃劍”之類的論調一直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作為一個(力求)有態(tài)度的相對主義者戏挡,我只想說說集體生活的壞處。說說而已晨仑,不必當真褐墅。
? 壞處之一:循規(guī)蹈矩,個性泯滅洪己,膽小怯懦妥凳。
守規(guī)矩為了啥?為了形成秩序答捕,這是任何群體生存和發(fā)展的必需逝钥。集體要求的循規(guī)蹈矩又為了啥?為了形成秩序拱镐,更為了整齊劃一艘款。整齊劃一又是啥?就是不管高矮妍媸沃琅、環(huán)肥燕瘦哗咆,在集體中看起來都一個樣,從外表到內心益眉。這很好理解晌柬,只有消滅個性差異,才能突出集體的偉大郭脂。這跟成百上千只看上去一模一樣的螞蟻聚在一起形成震撼力年碘,是一個道理。
這個場景出自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展鸡,一群大學新生的第一堂必修課是為期一年的軍訓屿衅,而軍訓的第一課是所有女生剪去長發(fā),剪成班長趙英男同款齊耳短發(fā)莹弊。發(fā)型都一樣了傲诵,再加上衣凯砍、褲、鞋拴竹、帽悟衩、襪全部統(tǒng)一,原本五光十色的個體瞬間變成ctrlC+ctrlV的復制品栓拜。
想要看起來有個性怎么辦座泳?戴副拉風的眼鏡,掛條項鏈幕与、手鏈或腳鏈挑势?對不起,這些都是禁止的啦鸣。我上學時雖沒被強制剪發(fā)潮饱,但曾因戴腳鏈被批評。后來那條漂亮的貓眼石腳鏈就被沒收了诫给,永遠地被沒收了香拉,我至今都沒再見過它一眼。我想念我的腳鏈中狂,卻不敢要回凫碌,因為我才是那個破壞規(guī)矩因而犯錯的人。從此我上學再也不敢戴飾品胃榕。
看到了吧盛险,最初被強制的循規(guī)蹈矩,外表服從而內心不服勋又,但很快苦掘,倔強的內心就會妥協(xié),進而認同外在規(guī)矩楔壤。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有二:一是習慣成自然鸟蜡,二是出于人人具備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甜檸檬心理,即人們天然地傾向于將自己難以接受又無法擺脫的情感挺邀、行為揉忘、處境合理化,以求得心理平衡端铛。集體生活將“I?have to do sth.”變成“I must do sth.”泣矛,不過是潤物細無聲的事。(注4:sth.=循規(guī)蹈矩)
此時禾蚕,整齊劃一已經(jīng)從外表您朽、行為,滲透到了內心。
我想起動畫電影《大護法》哗总,里面的花生人因為無法抗拒和擺脫吉安大神仙的暴政几颜,便只能認同他制定的規(guī)矩:所有花生人都必須貼上一模一樣的假眼睛、假嘴巴讯屈,不準說話蛋哭,不準親吻,必須吃水猴子涮母,必須自相殘殺谆趾。他們是一個集體,有共同的目標——燒燈油叛本,有共同的行為準則沪蓬,但這個集體被一個野心家控制了,野心家告訴他們来候,所有反抗者都是危險分子跷叉,會危害集體的利益。電影里倒真有兩個反抗者营搅,一個是隱婆云挟,一個是小姜,他們的結局如何剧防?你猜,或者自己去看電影辫樱。
不是所有人都具備打破成規(guī)的勇氣峭拘,因此長期而不間斷的集體生活,不僅會磨滅人的個性狮暑,更要命的是鸡挠,會挫掉人的銳氣和勇氣。
? 壞處之二:害怕落單搬男,喪失獨處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拣展。
集體生活嘛,除睡覺做夢外缔逛,吃飯上廁所甚至洗澡备埃,都是集體活動,個人空間幾乎沒有褐奴,個人活動被視為閑游浪蕩按脚,個人隱私根本不存在。這種生活一開始會讓人很不適應敦冬,很想逃離辅搬,時間久了,也就只能從認命轉化為依賴脖旱。(注5:原因請參考上一部分提到的“甜檸檬心理”堪遂。)由于習慣了與他人同吃同睡同勞動介蛉,且隨時要接受集體的檢閱,集體的每一份子都會把“合群”當作最基本的言行標準溶褪,不合群的話不說币旧,不合群的事不做,畢竟身在集體竿滨,被孤立就意味著一系列麻煩接踵而至佳恬。
習慣于合群會造成兩個后果,一是害怕落單于游,喪失獨處能力毁葱,二是亦步亦趨,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贰剥。喪失獨處能力則無法認清自己倾剿,總要向外尋求存在感,特別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蚌成。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前痘,則無法明辨是非。如同納粹黨徒艾希曼回想起二戰(zhàn)中的暴行担忧,形容自己只不過是“一座機器里的螺絲釘”芹缔,只負責聽話、配合瓶盛,至于這架龐大的機器要去干什么最欠,是救人還是殺人,螺絲釘們既無權過問惩猫,也無能力過問芝硬。
薩特在說“他人即地獄”的同時,也說過人是自由的轧房,不管在什么情況下拌阴,人都有選擇權,就算是面對行刑隊奶镶,也可以選擇抬起頭或是低下頭迟赃。對于螺絲釘而言,這個理論同樣成立厂镇。
? 壞處之三:動輒劃分陣營,缺乏共情能力剪撬。
有集體摄乒,就有“體內”與“體外”的差別;有甲集體,就有乙集體馍佑、丙集體斋否、丁集體……由于所有集體都強調“集體利益”,集體的每一份子都要把集體利益當作最高利益拭荤,把集體需要當作第一需要茵臭,那么劃分“我方”與“對方”并進行區(qū)別對待就必然成為常態(tài)。
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認為人類有“二分的本能”舅世,由此不難理解為何小孩子總喜歡劃分“好人”和“壞人”旦委。利己也是人類的本能,因此“我方”往往代表光明雏亚、偉大缨硝、正確,值得所有同仁為之付出一切罢低,而“對方”則意味著黑暗查辩、矮小、錯誤网持,我方必須堅決與之劃清界限宜岛。這當然是較為極端的情況,但并不鮮見功舀,想想中外歷史上眾多的社會運動便知萍倡。比較常見的情況是,我方與對方未必勢不兩立辟汰,但一定是涇渭分明且相互較勁列敲。好比學校里的班際競爭、校際競爭莉擒,軍隊里班酿炸、排瘫絮、連涨冀、營……之間的競爭,都是為了爭奪先進麦萤,此時對方陣營里一兩個笨拙的錯誤鹿鳖,是否會引起你真切的惋惜?對方精彩的表現(xiàn)壮莹,又是否會引起你真心的贊賞翅帜?
同情共感的能力,對于獨立個體命满,比對于那些“集體螺絲釘”涝滴,要來得容易。
§
其實集體生活的壞處,其根源歼疮,是用集體掩蓋個體杂抽,用集體代替?zhèn)€體,而那些懶得思考或不敢冒頭的個體韩脏,慢慢慢慢缩麸,默認了這種掩蓋和代替,慢慢慢慢赡矢,他們與集體同呼吸共命運杭朱,慢慢慢慢,忘了如果沒有他們每一個吹散,集體什么都不是弧械。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對安迪說:“監(jiān)獄是個有趣的地方送浊,開始你恨它梦谜,接著你適應它,日子久了袭景,你開始離不開它唁桩。”從適應到離不開耸棒,這就叫做“體制化”荒澡,如同老瑞德,終獲假釋后卻無所適從与殃,整日被恐懼包圍单山。電影里的“監(jiān)獄”分明是個喻體,若替換成“集體”幅疼,也并非不可米奸。
如何避免“體制化”? 學學蒂姆·羅賓斯飾演的安迪爽篷,就算沒有他的能力悴晰,也得像他那樣時刻準備著,越獄逐工。
最后铡溪,非常感謝閱讀到文末的你。
如果覺得我言過其實危言聳聽泪喊,那么大概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你的集體生活還為時不長或時斷時續(xù)棕硫,二是你已經(jīng)被體制化且無知無覺。
其實還有第三種可能性:你也許忽視了本文的理論前提——集體生活不等于群體生活袒啼。
假如排除以上三種可能哈扮,你還是覺得我在胡說八道纬纪,那么請相信,我就是在胡說八道滑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