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詩作為詩歌中的幸運兒,它之所以能夠吸引人注目隙弛,進而長久不衰架馋,自然是因為其自身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人是感性的生物全闷,花落傷心叉寂,月缺動情,“借物寄情”总珠、“托物寓意”屏鳍,自然成為詩人常用的手法【址孔德紹這首小詩《落葉》钓瞭,里面就包含著沉重的思故之情。然而腌逢,這里需要思考的問題在于,他所謂的“故”到底是哪里超埋?結合其身世搏讶,這真是一個大大的疑問。
在古代時候霍殴,生活的便利性肯定無法與現(xiàn)在相比媒惕,那么除了進行較少的娛樂活動之外,大多有識之士来庭,都會沉浸于思索自身與自然與宇宙的關系妒蔚。“天人合一”,既是中國古代哲學最高境界肴盏,同時也間接影響到中國古代的方方面面科盛,比如詩歌。世間萬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著的菜皂,大都在不同之中求同存異贞绵,互惠互利,跟進恍飘、促進著彼此的發(fā)展榨崩。詩歌反映著作者的一定思想理念,當然也會如此章母。
沈約《郊居賦》有云:“惟至人之非己母蛛,固物我而兼忘∪樵酰”詠物詩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彩郊,基本上可以確定與“物我兩忘”存在著重要聯(lián)系。詩人所主導的“我”的思或想舞肆,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焦辅,與“物”達到渾然一體的程度,才能產生相應的審美觀念椿胯,體現(xiàn)相對的美學概念筷登,最后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的詩歌作品。
孔德紹哩盲,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前方,投夏王竇建德成為隋朝叛逆,被任命為內史侍郎廉油,曾經草擬檄文惠险,激烈地數落李世民惡事。后來抒线,竇建德兵敗班巩,孔德紹亦被俘虜,最終遭到殺害嘶炭。其相關事跡抱慌,大都湮滅于歷史塵埃,不過是小人物命運可憐的悲哀眨猎。個人相對于整個歷史長河抑进,宛如草芥∷悖《全唐詩》錄其詩十二首寺渗。
《落葉》
[唐]孔德紹
早秋驚葉落匿情,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信殊,猶言惜故林炬称。
這首詩又說是孔紹安所寫,根據他的人生履歷鸡号,我是有些選擇不相信的转砖。在前面介紹過孔紹安寫的《侍宴詠石榴》,根據其積極投奔李淵的行為鲸伴,在他的情感上出現(xiàn)此詩所言的“猶言惜故林”的想法府蔗,是有些難以自圓其說的。然而孔德紹的叛隋舉動汞窗,又令人拿不定他的思想姓赤。真是矛盾,還是留給考據派思索這個難題吧仲吏。
首句“早秋驚葉落”不铆,緊扣題目,點明因季節(jié)變換之故裹唆,樹木開始落葉誓斥。此處用“驚”字,本意是說秋天過早來臨许帐,樹木還沒有做好準備劳坑,葉子已經紛紛墜落。這只是其中包含的一個內容成畦,另外還帶有觀葉落之人的情緒距芬,當他看見葉落的瞬間,才發(fā)現(xiàn)時間已經臨近秋天循帐,一年就那么又過去了框仔。樹木之驚,落葉之驚拄养,觀葉落者之驚离斩,三者之驚相聚,盡顯歲月流逝瘪匿,時光無情跛梗,命運無常。
次句“飄零似客心”柿顶,接著首句而來茄袖,落葉飄零操软,凋落的場景有些凄涼嘁锯,有些觸目驚心,此種狀況分外符合流浪在外之人的心情〖页耍“一葉落而秋至”蝗羊,作為異鄉(xiāng)人觸景生情,心生“落葉歸根”之感仁锯∫遥可是,又能怎么樣业崖?畢竟成為叛逆之徒野芒,回歸故國全部成了夢幻泡影。詩人至此双炕,頓起思念故國之情狞悲,這才驀然驚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矣!
末尾兩句“翻飛未肯下妇斤,猶言惜故林”摇锋,似乎直接描寫著現(xiàn)實場景:黃葉從樹上飄落,紛紛揚揚站超,堅持著不肯往下墜落荸恕,仿佛在不惜一切地做著掙扎,向天吶喊著自己的不甘死相,就是不愿離開生養(yǎng)自己的樹木之母融求。然而,結合詩人身世媳纬,便可以理解其中含意双肤,此處所有的描繪,都指向詩人自身钮惠,不過是借落葉而曲折表達自己的故國之情茅糜。等到一切都回不去的時候,那一刻才驀然覺悟素挽、徒然難過蔑赘,真正的是因“驚”而“傷心”!
綜觀全詩预明,詩人巧用擬人手法缩赛,把自身的情感代入自然物象之中,以“自我”之內情來觀感“外物”撰糠,物我兩相宜酥馍,不知何是我,不知何是物阅酪,物我交集旨袒,達到情感上的互通汁针。以自然季候的遷移來襯托內心世界的變化序无,用此來托付自我難忘又難堪的情懷嘉竟,必須要做到合情又合理马篮。此處空凸,秋之肅然喉脖,秋之凋零繁调,秋之凄惻洪规,恰好與詩人當時情愫兩兩交匯蚜印,從而融會貫通敷搪,達到合一地步兴想,完整詮釋了詩人心靈里涌現(xiàn)出來的真摯情感。
孔德紹流傳下來的詩歌赡勘,大多是紀游襟企、行役、送客或應制之作狮含,除了此首《落葉》最佳顽悼,其余紀游詩和送別詩尚可一觀。如《夜宿荒村》有句:“故鄉(xiāng)萬里絕几迄,窮愁百慮侵蔚龙。秋草思邊馬,繞枝驚夜禽映胁∧靖”如《送蔡君知入蜀二首》,其第一首為上好:“金陵已去國解孙,銅梁忽背飛坑填。失路遠相送,他鄉(xiāng)何日歸弛姜∑旯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