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姑姑在家“家族群”里抱怨充甚,說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表妹身上霸褒,可是今年大二的表妹伴找,暑假回家也不幫著做家務(wù),根本不懂得體諒父母废菱,每天就只知道吃吃睡睡技矮。
聽見阿姨這樣的抱怨,我莫名的為她心疼殊轴。
是啊穆役,姑姑很辛苦,姑姑家教很嚴梳凛,為了能讓表妹考個好學(xué)校耿币,平常幾乎不讓她做任何家務(wù),按她的話說:只要孩子學(xué)習(xí)好韧拒,其他什么事都不重要淹接。
久而久之,表妹也慢慢習(xí)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叛溢,除了讀書塑悼,也似乎感覺沒什么事可做。
后來表妹考上大學(xué)楷掉,姑姑這才漸漸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了厢蒜。已經(jīng)上大二的女兒,假期回家之后白天忙同學(xué)聚會烹植,晚上忙看電視玩手機斑鸦,家對她來說只是旅館和飯店,有時自己做家務(wù)累得腰酸背痛讓她搭把手草雕,還一臉不情愿巷屿,一點都不知道體貼父母……
在群里能看到一切的表妹一言未發(fā),我看得心情沉重墩虹。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嘱巾,和朋友帶著她四歲的女兒小不點一起逛街憨琳,小不點看上什么就要什么,給她買的好吃的不準別人碰一下旬昭,就因為媽媽開玩笑吃了一口她的冰淇淋篙螟,她就生氣到把冰淇淋摔在地上,哭鬧不停问拘。朋友就很無奈闲擦,跟我們說,對孩子多好都沒用场梆,長大了肯定是個小“白眼狼”墅冷。
姑姑和朋友的抱怨,那語氣簡直就是一個模板或油。
其實寞忿,孩子“自私”的行為大多是在父母溺愛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當(dāng)一家人以孩子為核心顶岸,忙著為孩子服務(wù)的時候腔彰,孩子就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dāng)然的。
有時候孩子不懂得心疼你辖佣,不是因為你付出的太少霹抛,而是你付出過多。所以卷谈,孩子也不是天生的“白眼狼”杯拐,而是你無限度給予的結(jié)果。
如果家長朋友們不想自己所有的付出換來的都是傷心和失望世蔗,那首先就要做到有限度地去給予端逼,在付出的同時向孩子索取回報,主動示弱污淋,學(xué)會拒絕顶滩,讓孩子從小意識到父母也需要保護和被關(guān)愛,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對家庭的責(zé)任感寸爆。
然后礁鲁,生活中也不要忘記讓孩子分擔(dān)做一些家務(wù),體會父母的辛苦與不易赁豆,讓孩子從小認識到奉獻和付出的快樂仅醇。
同時,要改變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歌憨,總是溺愛孩子着憨、百依百順固然是不好的,但是喜歡用指責(zé)或命令式的語氣务嫡,也會起到消極的作用甲抖。
家長應(yīng)該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dān)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只要語氣是平和的心铃、態(tài)度是真誠的准谚,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還有就是要坦誠地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樣做去扣,不要總是讓孩子去猜你的想法柱衔,也不要總是用開玩笑的方式去“騙”孩子。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逗孩子的經(jīng)歷愉棱,孩子在吃什么東西的時候唆铐,去跟孩子要,當(dāng)孩子拿起東西給你吃奔滑,你又說不吃不吃給寶寶吃艾岂。孩子和成年人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你這種所謂的開玩笑會讓孩子很難明白你到底要做什么朋其,長此以往王浴,孩子要怎樣去體貼你呢?
總之梅猿,只有這樣和孩子坦誠相待氓辣,才能真正教會孩子關(guān)心父母,學(xué)會感恩袱蚓,懂得奉獻钞啸,孩子也才能在生活中真正體貼父母,關(guān)心他人喇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