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圖/攝圖網(wǎng)
1
有個小媳婦兒颤芬,在網(wǎng)絡上問了一個問題。內(nèi)容很簡單站蝠,只有短短一句話:
“公公的退休工資有6000多塊,卻舍不得拿出一分來給孫子買奶粉留荔,我該不該離婚?”
我們可以隔著屏幕腦補出一場家庭大戰(zhàn)聚蝶。
兒子兒媳年輕,收入不高但花錢的地方比比皆是巷挥,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奶粉倍宾、尿不濕胜嗓、衣服玩具,雜七雜八的花銷一股腦涌過來辞州,小兩口多少會有些吃不消。
好在家里有個“相對富圆蹋”的老人牵啦。
對生活在中小城市中的普通人來說妄痪,6000多的退休金不算一筆小數(shù)目。年輕人渴望老人的幫襯衫生,可對方把口袋捂得緊緊的,似乎并沒有為養(yǎng)育孫兒做貢獻的意思彭羹。
一來二去的泪酱,兒媳就惱了。
她的失望轉化為憤恨毡惜,離婚的念頭不知不覺冒了出來——因為公婆對自己不好斯撮。
這倒讓我想起另一種很常見的埋怨。
“婆婆不幫我?guī)Ш⒆游鸸院罄狭丝蓜e指望我養(yǎng)老枣氧!”
兒媳婦們義憤填膺垮刹,對“不作為”的婆婆怒目而視,總覺得自己委屈至極宗挥。女人的苦在肚子里翻江倒海种蝶,最后噴涌出一股無以名狀的恨。
沒辦法螃征,她們都是被生活壓彎了腰的媽媽。
家庭和事業(yè)太難平衡了踢械,生個娃出來魄藕,固然會有愛有暖有希望内列,但也有苦有憂有負擔背率。
2
在帶孩子這個問題上,許多人都會首先聯(lián)想到爺爺奶奶交排、外公外婆饵筑。
在過去的幾十年甚至千百年中,大家都把帶娃默認為老人的工作根资。畢竟孩子的爸爸媽媽基本在二三十歲左右,正是打拼事業(yè)的黃金年華胶征,普通人家不大可能請保姆桨仿,這樣的分工合作倒也合情合理。
老人們也大多愿意發(fā)揮余熱。
一方面是為子女分擔壓力骂铁;另一方面罩抗,隔代的親情更濃烈直接,能夠讓晚年生活多些樂趣和寄托套蒂。
然而萬事無絕對,眾人習以為常的烁挟,未必就一定是真理骨坑。
不是所有老人都甘愿把晚年全部奉獻給下一代的下一代,忙了一輩子欢唾,好不容易捱到有錢有閑的退休時光,自然會想趁著身體尚可時斑芜,多出去走走看看亡脸、享受一下山山水水美味佳肴。
兒女支持倒還好浅碾,否則便會引發(fā)家庭矛盾续语,老人的置身事外極容易被解讀為“自私、涼薄疮茄、不負責任……”
有人放出話來:“不幫我?guī)Ш⒆恿κ裕蛣e指望我給你養(yǎng)老徙邻!”
也有人義正言辭:“眾所周知缰犁,帶孫子孫女本就是婆婆的義務!”
還有人提出了解決辦法:“不帶也可以帅容,公婆出錢請保姆就好!”
……
每每聽到此言并徘,我總會為老人家們難過,真真“春蟬到死絲方盡蕴茴,蠟炬成灰淚始干”姐直,似乎不奉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們就配不上“父母”這個身份简肴。
請容許我澆一盆冷水吧:
無論公婆還是岳父母,都沒有幫子女帶孩子做家務的義務能扒,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法律方面的責任辫狼。
和“贍養(yǎng)老人”相對應的,是他們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yǎng)義務”膨处,這跟帶不帶娃買不買房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買房也好鹃答、生孩子也罷突硝,事件主體是且只是夫妻本身。老人肯幫當然皆大歡喜解恰,不幫也無可厚非护盈。
換言之,他們不欠你腐宋。
3
以上所言檀轨,講的是法理層面围苫。
法理總歸是有點冷的,因為它以客觀條款為標準剂府,白紙黑字地寫下來,代表著不能觸碰的底線淤袜。
但真正的家庭生活衰伯,往往還糅進了情感和道德。假如親人之間談的只有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烦周,那這個家怎顾,也就沒有多少溫情可言了。
而另一方面槐雾,人們也很難接受“不幫是本分,幫你是情分”的觀點株灸。
中國式親情纏繞一生擎值,我們習慣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狀態(tài),那所謂的界限感與分寸感常常是模糊不清的鸠儿。
生成一家人,有今生沒來世,說起來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腐巢。所以會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期待肉瓦、乃至索取。
大部分父母泞莉,也都默認了兒子結婚必須由自己來買房買車;
生兒育女自然也要參與進去斯嚎,盡自己所能地發(fā)光發(fā)熱,畢竟這延綿血脈的事情也和自己息息相關呀。
因為在這些老老少少的潛意識中遍坟,一家人不能說兩家話洲赵。父愛母愛是體面的退出?抱歉臣妾做不到啊牲阁。
其實也可以理解壤躲。
我們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柒爵,因為人生太過復雜龐大,抽象的道理碰到具體的狀況棉胀,未必還能像看書一樣大徹大悟。
人嘛霎挟,誰還沒點私心和欲念呢麻掸?
誰又敢說自己一生理智,永不會被情感情緒左右呢脊奋?
4
現(xiàn)在回到問題的最初,“公公退休金6K卻不出奶粉錢讶隐,我該不該離婚久又?”
站在兒媳婦的角度效五,那是她一生中最慌亂無助的時光炉峰,當家庭和工作夾裹著呼嘯而來時,公婆的支援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困境疼阔。
無論是買幾罐奶粉,還是幫著換換尿布帶帶娃谱仪。
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否彩,其實都會被她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匯聚成那種名叫“孝心”的東西敬尺,直接對老人的晚年生活產(chǎn)生影響贴浙。
畢竟從法律上來講,兒媳對公婆也不存在贍養(yǎng)和孝順的義務崎溃。
那句“爸爸媽媽”其實只是一個稱呼,它因婚姻締結而產(chǎn)生概而,卻不像先天血緣關系那般牢不可破囱修。它需要雙方的維護與付出,用那些暖心小事破镰,來把陌生人變成真正的一家人鲜漩。
不否認啃老族的存在,也的確有人借此來推卸責任孕似,把一切都推給老人。
但請相信霸饲,95%以上的兒媳婦臂拓,都是知恩圖報的好女人,她們會對公婆的付出產(chǎn)生感恩之心胶惰,再通過其他方面來一一回饋。
你對我好中捆,我也對你好坊饶。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看似復雜,其實也無非是簡簡單單一句話蟋滴。
所謂家人痘绎,不就是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嗎?
這是情感層面的考量孤页,也是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跳出的思維邏輯。畢竟你我皆凡人允坚,付出與回報會在大概率上成正比悲龟。
當然,我也不贊同去逼迫強制老人的付出须教。
易地而處,他們的想法做法也不過是人之常情乐疆。小家本來也是兩口子自己的事情贬养,少一分依賴,就能多一分自主仰美,有得有失罷了。
且看成錦上添花咖杂,莫視之為雪中送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