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時間:28天(2017.04.17-2017.05.14)
這本書說是哲學史沫勿,其實更像是一部中國文化史除盏,幾乎包括了所有我們所熟悉的文人薛窥,圣人的文化起源和發(fā)展胖烛,儒家,道家诅迷,佛家佩番,禪宗都涵蓋了,其實本書我沒有仔細去細讀罢杉,因為文中很多文言文讀不懂啊趟畏,理解起來特別困難,所以一有文言文的地方直接略過看后面的文字總結(jié)了滩租,只能說我對中國文化太陌生啦赋秀,畢竟本來就不是一個愛看書愛文字的人,自然就沒有花過時間去了解過律想。 我以前對中國文化史的了解也就僅僅停留在通過小學課本所知道的孔子沃琅,孟子,荀子蜘欲,墨子益眉,莊子,老子等等姥份,僅限于聽過這些名字郭脂,他們具體的來源,是干什么的我都是不知道的澈歉,還有對于道家展鸡,道教,佛家埃难,佛教之間的區(qū)別也是完全不懂得莹弊,更不知道道學,佛學還屬于哲學涡尘,只是停留于每次爬什么什么山看到山下的道觀忍弛,過年去寺廟燒香拜佛,其他一概不知考抄,所以雖然是略讀细疚,讀了后又有一些混淆,但是至少對中國文化川梅,中國哲學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疯兼,知道了什么是哲學涯贞。
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人不再僅僅滿足于現(xiàn)實的物質(zhì)世界彼妻,而是追求更多的精神世界,超越現(xiàn)實的一種世界续担,這是人類內(nèi)心的一種渴望颗胡,在西方大多數(shù)國家都是在宗教中找到了自己的這個世界理郑,可是在中國悲敷,信仰宗教的人太少巷蚪,以前一直不知道什么原因,現(xiàn)在終于知道了啦扬,因為在中國大多數(shù)人更關(guān)注哲學,而宗教意識一點都不濃凫碌,他們在哲學里找到了那個超越現(xiàn)實的世界扑毡,又讓我想起了上大學的時候那個奧地利女孩兒給我講了一年多的圣經(jīng)而我卻毫無感覺的心情了,無論她講得多熱情盛险,多認真瞄摊,多動情,我只能是認真的聽著苦掘,當是了解一種文化换帜,最終也沒有相信,所以后來應該也是放棄我了鹤啡,就再也沒有和我講過圣經(jīng)了惯驼。
以前也覺得哲學是挺厲害的人去研究的,而且是那種衣食無憂递瑰,沒有經(jīng)濟困擾祟牲,錢多的用不完沒壓力已經(jīng)財務自由的人為了獲得更高的精神需求才會去研究的,也認為哲學就是去研究人為什么活著抖部,人活著有什么意義说贝,以及人為什么存在等這些燒腦而沒有意義的問題,讀完本書后我的觀點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慎颗,用四個字來說哲學就是:審視生活乡恕。就像《大問題》開篇導言里蘇格拉底說的那句話:未經(jīng)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書的最后也對哲學做了總結(jié)俯萎,哲學的任務就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傲宜,哲學教人以怎樣成為圣人的方法,聽到這里可能覺得圣人太遙遠夫啊,當然蛋哭,成為圣人是哲學的最高任務,我們可以慢慢開始涮母,至少了解你自己谆趾,審視你自己的生活躁愿。但是也并不是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奇跡沪蓬,天才彤钟,做的也都是平常人做的事,只是在做事的時候有高度的覺解跷叉,知道自己做的事對于自己有何意義逸雹,也就是說在覺悟狀態(tài)做事,而不是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么要做云挟,只是覺得該做梆砸。這個觀點也是我比較認同的,也是對哲學的新的理解园欣。
中國哲學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帖世,既是理想主義的,又是現(xiàn)實主義的沸枯,這并不矛盾日矫,而是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