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彩匕。和工作日一樣地在早上六點醒來,不一樣的杏愤,是沒有起床靡砌。想著在床上看會書,不想又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珊楼,再次醒來時通殃,明亮的陽光已經(jīng)照到我的床頭,看看手機厕宗,9點了画舌。女兒竟也起床了,正在陽臺上弄著什么已慢。這有點出乎意料曲聂。
妻子在醫(yī)院工作,沒有周末的概念佑惠,早已上班去了朋腋。廚房電飯煲里煮著粥,煤氣灶上小鍋里有煮好的雞蛋膜楷,都是妻子上班前弄好的旭咽。冰箱里有昨天買的饅頭。喝粥赌厅,就著咸菜穷绵,吃雞蛋,吃饅頭察蹲,和女兒這樣簡單地吃過早飯以后请垛,她進她的房間學(xué)習(xí),我到陽臺的陽光下讀書洽议。
讀書的是《廣欽老和尚開示錄》宗收。這本書是我前幾天在蘇州旺山上的寶禪山寺里拿的。那里有一個小圖書館似的房間亚兄,里面放著很多佛學(xué)方面的書籍混稽,供需要者免費取閱,我拿了兩本,還有一本是講解《了凡四訓(xùn)》的匈勋。
讀著《廣欽老和尚開示錄》礼旅,我在想像著老和尚的一生歲月。老和尚的一生洽洁,九十五年的歲月痘系,于人而言,算是漫長的歲月了饿自。這如許多的歲月之中汰翠,大部分都是孤寂的修行。曾有十三年的時間昭雌,一個人在山間洞中复唤,打坐修行,與虎為伍烛卧,與猿同食佛纫,從人世的社會完全轉(zhuǎn)到了自然之中。這十三年的歲月是如何一天一天的過去的总放,只有老和尚自己知道呈宇。俗世庸人很難想像得到。佛家講入定间聊,講三昧攒盈,皆是求得一念全無抵拘。人自詡高于其它動物的地方就是思考哎榴,老和尚雖未讀過多少書,這十三年中肯定也是想了很多僵蛛。一人獨處山中尚蝌,所聞皆風(fēng)聲,所視盡草莽充尉,能與自己對話的飘言,開始的時候也只有自己的心了。日日觀心驼侠,求證菩提姿鸿,最終的境界當(dāng)是與山中草木鳥獸皆可共語。俗世所傳的老和尚在十三年的獨處修行中使猛虎皈依使猿猴送食倒源,其中真假苛预,亦無所證,亦不可證笋熬,相信就是有的热某,這個世界,什么樣的事都可能發(fā)生。
十三年后昔馋,老和尚再入人世筹吐,是帶著度眾生的心愿來的。據(jù)說老和尚已證悟秘遏。老和尚是如何證悟的丘薛,世人無處得知,亦無力得知邦危。境界不到榔袋,是無法理解的。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铡俐,所謂禪定凰兑,所謂三昧等,俗語說就是一念全無审丘,但這種的一念全無吏够,肯定和石頭的無知無識是不一樣的。這應(yīng)該是一種否定之否定后達(dá)到的境界滩报。是思想的最高境界锅知,或者說是高于思想的東西。人皆能思考脓钾,這無足為奇售睹,但通過思考,最終所達(dá)到的“不思考”可训,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的了昌妹。以我的理解,佛的最高境界“入定”握截,應(yīng)該就是超越思考的一種“不思考”飞崖。絢爛之極歸于平淡,人世的理谨胞,想來都是相通的固歪。
有過這種“不思考”的禪定境界后,再來看人世胯努,看人生牢裳,看人,想來都是不一樣的了叶沛。完全的慈悲之心也許就在這個時候產(chǎn)生蒲讯,看到的都是苦,所以老和尚要來人世度眾生恬汁。老和尚的一生伶椿,大部分是山中歲月辜伟。如果讓紅塵中的飲食男女來過老和尚這種孤寂的山中歲月,估計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的脊另。但是导狡,當(dāng)紅塵中的飲食男女們在俗世的燈紅酒綠中感覺累了的時候,感覺困惑了的時候偎痛,卻都想起了老和尚旱捧,想起了山中歲月。當(dāng)這些紅塵中的迷途男女來到老和尚面前的時候踩麦,不知道老和尚看著這些人是怎樣的心情枚赡。
這是兩種人生的碰撞。老和尚的山中歲月在凈化著滾滾紅塵谓谦。老和尚的山中歲月中一定也是有苦悶困惑的贫橙,但那苦悶困惑在日日觀心中隨著山風(fēng)流云散盡了,只剩下靜謐自然反粥,只剩下老和尚一顆安靜的心在歲月中安然卢肃。
就這樣想著老和尚的一生歲月,我又想到了我自己才顿。像這樣一個清閑的周末莫湘,從睡夢中自然地醒來,和女兒一起吃飯郑气,然后讀書幅垮。中午又躺在陽臺的躺椅上,在暖暖的秋日陽光下小睡片刻尾组,醒來時原本湛藍(lán)的天空卻又布滿了云朵忙芒。然后去菜場買菜,然后做晚飯……這一切演怎,和老和尚的山中歲月相比匕争,有什么不一樣呢?老和尚的那種山中歲月和滾滾紅塵的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呢爷耀?我想,應(yīng)該是心拍皮,那顆讓我們或悲或喜的心歹叮,心,是我們悲喜的根源铆帽。如果我的心能和老和尚一樣安靜超然咆耿,那我的這種世俗歲月也即是老和尚的山中歲月。
生活在山中的老和尚不會羨慕紅塵的繁華爹橱,而生活在紅塵中的我們卻會在某個時刻羨慕山中歲月的靜好萨螺。這其中的關(guān)鍵是人心。說到底,我們都活在一顆心里慰技。心靜椭盏,萬事靜;心動吻商,萬事動掏颊。人生所有的修行,最終都是指向人心艾帐。
我們都經(jīng)受著一樣的歲月乌叶,但我們的心各不相同。細(xì)細(xì)想來柒爸,我們的心不外三種狀態(tài):最下者是無心地活著准浴,人世之大惡者當(dāng)屬此類,他們沒有心捎稚,無須多言兄裂;居中者有心地活著,紅塵中的飲食男女大率如此類阳藻。他們或悲或喜晰奖,心是動的。最上者亦是“無心”地活著腥泥,但這種無心和最下者的無心是完全不同的匾南,這種無心是否定之否定之后的無心,老和尚們當(dāng)屬此類蛔外,他們無悲無喜蛆楞,心是靜的。
《心經(jīng)》中說:“心無掛礙夹厌,無掛礙故豹爹,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矛纹,究竟涅槃臂聋。”究竟涅槃的前提是心無掛礙或南。但人世中有多少讓人牽腸掛肚的東西啊孩等,所以,這“無掛礙”三個字確是很難做到采够。所以肄方,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俗人。能達(dá)到像廣欽老和尚那樣境界的蹬癌,畢竟是少數(shù)权她。
人生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安靜的心虹茶,讓自己不悲不喜。只是在對安靜心的追求中隅要,也許蝴罪,我們永遠(yuǎn)只能在路上……